圖片發自簡書App
己亥上元,故宮博物院燈會喧鬧之勢,兩天前已鬧得滿城皆知,就連背后的景山,也早早宣告門票也預約殆盡。上元日,恰逢雨水節氣,水氣氤氳,清晨的天揚著細細的春雪,蓋在紅墻黃瓦綠琉璃上。午后,細雪初霽,太陽的余光就冒了出來,光陽微暖,白天里的積雪便在春風微陽中化為無形。
黃昏,掌燈,那是屬于上元節的風俗。晚上八點鐘,景山前街上人潮洶涌,公安,輔警,保安,游客,手機,單反。我和妻行走在人群之中,在層層人群的阻隔中,晚風吹面不寒,御河畔的柳樹卻還沒有發出新芽。景山之巔的萬春亭,掛滿了文雅的紅燈籠,沿山坡而種的松柏,染上了一層清幽的綠光,周賞觀妙富覽輯芳亭子也點亮了燈,次第而下的,綺望樓連同景山南門,也都是夜光燦燦。
上元月明如白霜,東風夜放花千樹,入夜的京城處處點燈,天空幻出一種淡紫的微光,并沒有一顆星子,明月與燈籠照亮著路上游樂的人群。從景山前街出發,經東北角樓,角樓倒映著河面的冬冰,角樓往東的深處,城市遠方國貿玻璃幕墻的寫字樓也用點點夜燈回應。人群正對著宣仁廟發白的屋脊拍照,屋脊上一輪圓月升上槐樹的枝頭,北池子大街去往東華門的方向,古老胡同的屋檐下也掛上了大紅燈籠。
京城無處不放燈,炫耀的射燈自午門城樓四處散開,魚龍舞上城墻,暢音閣,太和殿,神武門,絢麗飛揚的紅色,毗鄰了乾隆朝時期的光芒。熱鬧,繁縟,十全,并沒有得到文化中文雅壯麗的那一面。燈會的明清宮殿,也遙遙遠遠望不見唐宋時期大方細膩的印子。只是映在黃瓦上青綠的千里江山圖,城墻上的唐寅詩,四方萬春亭的紅燈籠,照舊映出上元之節的光彩。
——李綦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