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今晚要選擇這樣的一個話題呢?
是因為昨天群里有討論頸椎病的問題,益百分有很多醫生代理,和他們交流,我給大家分享下心得。
在正式分享前,不管過去的這兩天,你們是在加班寫字,還是在瘋狂的看電視,我都想問下大家你們的脖兒梗還好嗎?
給大家一分鐘時間,大家輕輕的用脖子寫下這個字“糞”。
現在開始寫吧,慢動作,寫幾遍,然后再看手機。我聽到脖子的響聲了。
OK,接下來,我就要一本正經的、嚴肅的給大家講講頸椎病的成因、表現和預防及治療
在生活中,我們大家經常有聽到這樣的對胡,爸爸媽媽我腰疼,小孩子哪來的腰呢,大家說是不是?
但是,頸椎呢,越來越年輕化。再也沒有人敢說,小小年紀,哪來的頸椎疼。
隨著智能手機電腦的普及,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低頭族”,很多人經常是手機不離身、電腦前久坐,殊不知“頸椎病”已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而至。
頸椎病本好發于中老年,男性多于女性。
但是,隨著工作、生活、學習的壓力以及人們不好的生活習慣的影響,頸椎病越來越“年輕化”。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什么是頸椎病?
(高能預警,晦澀難懂)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
看起來覺得挺復雜的,其實就是就是頸部的血管經絡被壓迫,然后氣血運行不暢
中醫認為,造成此病的原因是由于過度勞累,保持一個姿勢的時間過久,頸筋脈不和,氣血運行失暢,阻滯于筋脈絡道。
現在知道為什么要用脖子寫“糞”字了嗎?不僅可以像抖音上普及的蹦迪用,還可以活動頸部。
什么樣的不良生活方式會導致頸椎病呢?
1、上班伏案工作,下班低頭玩手機,周末長時間打麻將,側著或半臥位看電視,久坐低頭不動,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氣血瘀阻;
2、長期吹空調,頸椎受寒,又是氣血瘀阻;
3、反復的落枕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4、高枕睡姿,趴桌午睡;(心疼學生時代的娃,和我同事)
頸椎病的癥狀有哪些?
頸椎病主要表現為頸項疼痛或酸脹不適,僵硬,轉動不利,疼痛常向一側或兩側肩部、上肢放射;或上肢麻木、發涼、屈展不利,頭暈耳鳴等。
日常生活中如出現頸項部疼痛,應警惕頸椎病的發生,這是機體對疾病的預警信號,它想告訴你該讓頸椎休息了。
因此,關注身體的疼痛!
關注身體的疼痛!
關注身體的疼痛!
頸肩背部不適的時候,大多是長時間的伏案工作導致的勞損,進而形成筋膜炎,若不在早期加以控制或鍛煉,會轉為慢性,容易反復發作給頸椎留下病根。
患有頸椎病以后,很多患者都需要忍受病情發作時的疼痛與各種不適。
下面這句話一位重癥監護室醫生所說
星月醫生:
“如果你不想體驗一次“癱瘓”的感覺,就要在頸椎罷工前好好養護它。”
具體如何養護,我們繼續看。
1、長期從事伏案工作的人應適當增加工間休息和活動時間,以增強全身的血液循環,消除局部肌肉疲勞,預防和緩解頸椎的勞損。
2、坐姿非常重要,尤其是白領等長期辦公者一定要注意坐姿,不多說,附上圖片
葛優躺,二郎腿,瘦人坐,通通往邊上站!
3、開車的話,改善座椅的前后與高低的調節。調節到一個合適自己的位置,使你整個脊椎的四個生理彎曲能充分依附在座椅靠背上。除此之外駕駛時間不要過長,適當的休息下,活動下頸部也很重要。或者,可在開車時,在腰部和脖子后分別塞一個合適的靠墊和靠枕,也能在急剎車時起保護作用。
送給你的她《他》
4、平常睡覺時也要注意,睡眠體位應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曲度,雙髓、雙膝呈屈曲狀,使全身肌肉放松。枕頭質地要柔軟,透氣性好,不宜過高過低,以8-15厘米高為宜。形狀以中間低,兩端高的元寶形為佳,這種形狀優點是對頸部可起到相對的制動作用
5、盡可能少坐多動。
6、選擇正確的娛樂鍛煉方式,比如:放風箏、游泳、爬山等,挺胸抬頭,左顧右盼,可以保持頸椎、脊柱的肌張力,有利于增強骨質代謝。比如:
7、平時要注意保暖,不要用電風扇和空調直接吹。女孩子不可貪圖美麗,坦肩露頸,天氣涼了要用絲巾、圍巾,做好頸部的保暖工作。
那如果,已經有了頸椎問題,如何治療呢
一、推拿治療
經過牽引、手法推拿按摩可消除局部腫脹炎癥、肌肉緊張痙攣,松弛局部黏連,糾正關節紊亂或解除神經、血管等軟組織的刺激。
推拿的時候一定要輕柔,電影里,王寶強使勁砸徐錚那一下,就算了吧。
活著更重要。
二、物理治療
包括電療、紅外線照射、熱療等方法。
紅外線照射:主要是輻射熱的作用,起到消炎、鎮痛、松解肌肉痙攣的作用。
針灸: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止痛的作用,對頸椎病的頸肩及上肢麻木、疼痛有很好的療效。
拔罐:具有溫通、活血、止痛的功效,適合病情較輕的頸椎病患者。
不過所有做過理療的病人都知道,在做理療時會舒服一點,不做后又會和從前一樣。疾病早期效果還可以,病史長或癥狀嚴重效果不明顯。
留一分鐘時間供回味這句話
三、積極鍛煉
特別是頸肩背部肌肉的鍛煉,正確的鍛煉可以強化肌肉力量,強化正常的頸椎生理曲度、增加頸椎生物力學結構的穩定性,同時促進血液淋巴的循環,有利于頸椎病的恢復,減少復發,這條建議很重要。
四、自我牽引療法
如你突然感到頸部酸痛或肩背部及上肢有放射痛時,可將雙手十字合攏交叉,將其舉過頭頂置于枕頸部,如圖
之后將頭后仰,雙手逐漸用力向頭方向牽引5-10秒鐘,如此連續3-4次即可起到緩解椎間隙壓力的作用。
五、艾灸療法
傳統的艾灸是這樣的,需要人操作,一次一個穴位,煙比較大。
經過改良后的天天艾是這樣的,非常方便
穴位可選大椎、身柱、肩井、天宗、后溪外加涌泉下火,其他部位的痛點,密密麻麻的貼起來效果最佳。
每個位置連續艾灸2-3次,3-5次效果最最明顯,如果加了控煙布袋的話可減少1-2次,沒有固定的答案,為的是重灸灸透!
下面給大家分享下我客戶艾灸頸椎的照片。
客戶:
在這溫馨提示:
對于癥狀在弄清楚發病機制后,再針對性的治療,以免加重病情。
頸椎病的癥狀及體征很復雜,有時需要多看一些醫生如推拿科、骨科、康復科、神內科等,傾聽大家的建議,綜合考慮,在保守治療無效時可以選擇手術治療,尤其是青年患者要慎重選擇。
今晚關于頸椎的問題就到這里,希望大家的脖兒梗都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