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去外地出差或辦私事,都愿意一個人靜悄悄的把事情辦完,然后靜悄悄的回去。他們都盡量不去驚動在當地的朋友或熟人。
有些人怕相逢。 不要說十里相迎,就說那幾十年的離別,千言萬語的思念,都不知道從哪一句說起。他們想:就讓它永藏心底好了。
事后和朋友閑聊時說漏嘴,最多會得到一句嗔怪:“你來了怎么也不告訴我一聲,真不夠意思。”
有些人怕相送。不要說李白望盡長江水目送浩然下揚州的場景是多么感人,不要說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的送行是多么的悲壯,怕只怕,兩手相握,淚眼婆娑。還是不要驚動吧。一切就讓它保持原來的樣子。
我出門在外,不愿意聯系朋友,只是因為,怕他們生活節奏被我擾亂。
現在誰都累成狗。年輕人正忙于工作,你聯系他,他還要費心地到外面去訂桌,說不定吃飯時還得費心找停車位。匆匆的吃過,又要去加班。這樣的奔忙,你會忍心打擾他嗎?
老年人呢,在家帶孩子做飯,忙得像陀螺。他很熱情的邀你去家里吃飯,然后沖進超市買上一大堆,回到家里,洗洗涮涮,切蒸烹炒。吃完后又要收拾碗筷。這樣的到訪,真的會給人家添太多麻煩。
我有一個非常要好的閨蜜。有一天跟我說:“你以后出來辦事,就住在我家里好了。”? 我說這樣不好,太打擾了。
她說,好朋友間就是需要打擾的。在你看來是打擾,在別人看來,是你還記得她這個朋友,還愿意來跟她說一些好久沒見面想說的話。相反你總不喜歡打擾別人,別人會以為,你就是個不喜歡被別人打擾的人。
誰也不打擾誰,時間久了,再好的關系也淡了。
細想想朋友的話,還是有些道理的。
我這個閨蜜,是個非常真誠的人。她會想方設法照顧你。但我發現,去她家久了,我有當主人的感覺。于是我會建議:在這里擺盆花,在那里放根草,這里應該加個柜子……按照我的思維套路,去安排別人的生活了。這真是要不得。
由此,我又聯想到有些老年人的處事方法。他們到兒孫家去,本想幫年輕人的忙,干點力所能及的家務,帶帶孩子。但時間一長就出了問題。因為他把自己當成了主人。經常會在作息時間上,要求一致。還會把自己的觀念強加于晚輩。比如說,今天家里的菜沒吃完不要出去吃了,雜亂的東西你應該擺放好了……表面上你是出于好心的提醒,可是人家有自己的生活節奏。你來打亂了,生活就出現了不平衡。矛盾也由此而生!
相反,在你不去的日子里,人家小兩口,吃吃東西逛逛街,過著隨心所欲的日子。沒有緊箍咒,身心更輕松!感情也更甜蜜。
民間有句老話:久坐讓人厭,客走主人安。所以多數情況下,親戚朋友間,應常有往來才親,但千萬不要拿自己當主人,打亂別人固有的生活節奏,給別人帶來困擾。
現在再回到朋友間該不該打擾的正題。那些心有牽掛,熱切盼望的相遇,應該不算作打擾,直接去“打擾”他好了。
如果我來到你的家中,不需要生猛海鮮,不需要饕餮大餐,你暖心的煮一碗面,就會讓我感動,滿足。不需要太刻意,這樣的打擾,我才能心安。
感謝那些愿意讓我打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