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浸泡量產的蘿卜,自然風干的渥美蘿卜干體積會縮小很多,費工量產少成為價格貴的原因。這好像也是大多數傳統手工業產品所面臨的問題吧。在作者會擔心自然風干的產品會逐漸消失的時候,社長道出實情,傳統的腌蘿卜名聲遠揚,是可貴的賣點,即便產量在減少,但也不會讓其滅亡的。
想來也是,如今在外面吃飯點單的時候,但凡一樣普通的菜式點心,冠上“手工”、“古早味”等修飾詞,好像立馬變得不平凡,這大概就是消費者對于傳統工藝的臣服吧!
消費者和廠家的關系也影響了產品的工藝。看到用自然工藝的產品和想象中的顏色、味道不符合的時候,會質疑它的天然性。于是廠家在產品中增加色素或是添加劑來滿足消費者的想象。添加化學用品是一件多么不健康的事情啊!那廠家就盡量避免添加合成的色素,來滿足食品安全方面的需要。殊不知,那些自然色素要達到相同的染色效果,必然得數十倍的增加使用量。而它的安全性卻不見得比合成色素高上幾十倍。看吧,一味認可消費者的盲目崇拜,好像也并不高明。一方沒有吃到真正的健康,另一方又要不斷花費人力物力研發。或許,科技發展到一定的地步,確實可以達到兩全其美的地步。但在那之前,是不是能自律地控制攝入量就好。
所以本書讀后感的結尾竟然是——不要貪心,什么都要。
(漫漫人生路,過著普通人的生活,卻依然要存有好奇心,不斷前行,像修行者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