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說的是食物,你想到哪里去了?
自然界孕育出五顏六色的食物,不僅給人感官上的享受,填飽人的肚子,更滿足人們生存活動所需的營養。
在中醫養生理論中,有五色養五臟的說法,五種顏色(綠、紅、黃、白、黑)的食物各入不同的臟腑,起到不同的養生保健作用:紅色養心、黃色養脾、綠色養肝、白色養肺、黑色養腎。
其實,西方營養學界也有類似的理論,營養學家們發現食物的顏色和營養存在著某些關聯,經過研究,他們把食物分成以下四大類:
◆以白米、白面和白糖等為代表的白色食品,其營養成分主要是高淀粉、高糖等碳水化合物;
◆以豬、牛、羊肉和兔肉等為代表的紅色食品,其主要成分為高蛋白、高脂肪;
◆以青菜、青瓜、青果等為代表的青色食品,其主要成分為多種維生素和纖維素;
◆以黑米、黑豆、甲魚、黑木耳、黑蘑菇等為代表的黑色食品,富含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維生素。
當然,這個概括不夠全面,忽略了黃色、紫色等其他顏色的食物。
研究表明,蔬菜的營養價值高低與顏色深淺有關,顏色愈深的價值愈高。所以,黑色食品的營養價值最高,紫色食品次之,其他顏色的食品更次。了解了這點,可以對我們的日常飲食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黑色食物
主要指可食用的黑色動植物,以黑色的菇菌、海菜為主。包括黑米、黑豆、黑棗、香菇、紫菜、黑木耳、發菜、海帶、豆豉、墨魚、烏骨雞、黑芝麻等等。
黑色沉穩厚重,食品專家們認為黑色食物不僅給人以質樸、味濃、壯實的食欲感,而且經臨床實踐證明,黑色食物是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來源,經常食用可調節人體生理功能,刺激內分泌系統,有益胃腸消化與增強造血功能,提高血紅蛋白含量,有滋膚美容、烏發等作用,還可以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平衡體內電解質,讓生理功能自然運作,提升免疫力、延緩衰老。
紫色食物
指表皮或內里為紫色或黑紫色的蔬菜、水果、薯類及豆類等食品,其中包括:紫皮葡萄、黑草莓、李子、黑加侖、黑樹莓、桑椹、越桔、紫卷心菜、紫茄子、紫芋(紫甘薯)等。
紫色食物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花青素,它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具有強力的抗血管硬化的神奇作用,從而可阻止心臟病發作和血凝塊形成引起的腦中風。此外,花青素還是最理想的抗自由基物質,常吃可以有效預防各種眼病的發生。因此,紫色食物也被譽為最佳的天然“護眼食品”。
紅色食物
指外表呈紅色的果蔬和“紅肉”類。紅色果蔬包括紅辣椒、西紅柿、紅棗、山楂、草霉、蘋果等,紅肉常見的有豬牛羊肉等及其制品。
紅色食物被稱為“紅色生力軍”,富含番茄紅素、胡蘿卜素、鐵和部分氨基酸,是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多種無機鹽的重要來源,可以彌補粳米、白面中的營養缺失。還能緩解疲勞,促進血液循環、增強食欲,保持人體生理系統平衡。
營養學家認為,紅色蔬果最典型的優勢在于它們富含天然鐵質,例如我們常吃的櫻桃、大棗等都是貧血患者的天然良藥,也適合女性經期失血后的滋補。所以,女性朋友們多吃有益。
綠色食物
各種綠色的新鮮蔬菜、水果,其中以深綠色的葉菜最具代表性。包括綠豆、西蘭花、黃瓜、絲瓜、青辣椒、萵筍、四季豆、豆角、苦瓜、各種綠葉蔬菜等。
綠色食物是維生素的主要來源,可以清理腸胃,促進身體生長、排毒,幫助消化、預防便秘,并含有各種礦物質,有利于增強人體免疫力。綠色蔬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降血脂,保持血管彈性;促進皮膚細胞代謝,防止皮膚粗糙集色素沉著,延緩衰老。
黃色食物
黃色食物多為五谷根莖類、豆類食物、黃色蔬果等,包括黃豆、黃玉米、小米、胡蘿卜、竹筍、南瓜、馬鈴薯、芒果、香蕉、柚子等。
黃色食物不但飽含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更重要的是含有黃色食物標志性的色素——胡蘿卜素,它是一種強力的抗氧化物質,能夠清除人體內的氧自由基和有毒物質,增強免疫力,在預防疾病、防輻射、降低血脂和防止老化方面功效卓著,是維護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
白色食物(真用白色就看不見了)
指蔬果中的瓜類、果實、筍類,以及米、豆、奶、蛋、魚類等。包括牛奶、米面、豆腐、白魚肉、冬瓜、梨、白蘿卜、銀耳、藕、百合、花菜、竹筍、淮山、涼薯等。
白色食物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熱量,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安定情緒,促進骨骼發育、潤肺,促進腸道蠕動,能調節體內水分、滋潤皮膚。尤其在天氣干燥的秋冬季節要多吃。
要想身體健康,最要緊的是做到營養均衡,所以,食材的顏色也要豐富多彩才行啊。從今天起,做個好色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