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我開始回看各類型的電影大片。昨日,我看了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今日我看了Superman。
說實話,這兩部電影都讓我為之非常震撼,哈利1是2001年上映的,Superman是1979年上映的,但是看這些影片的時候卻從不覺得有年代感。沒錯,你可以嫌棄我很low,我就是很low,不然也不會現在才開始看電影。
以前的我從不喜歡看電影,所以當大家在說電影當中的情節時,我就想傻子一樣,聽不懂大家在講什么。不知從何時開始,我想要去看這些電影。(我發現我總是等到上了年紀才會去做別人小時候做的事)在看了這兩部電影的時候,總會被他們精美的制作所折服,這樣子的電影他們制作的不在少數,而大部分的電影都會被大家所喜愛。我更會驚嘆,這樣的一個出現沒多久的國家(相對于中國來說)竟然在電影業如此的出眾。
有一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在Superman中,長大的超人有一次與他的父親一起回家,在路上,父親對他說了一些鼓勵的話,具體的我記不太清了。只是那種父親對于兒子的鼓勵讓我想到了中國父母。
在我的印象里,中國的父母對于子女的教育更多的是自私的、功利的教育,總是會以過來人的經驗來告訴孩子怎么做才是他們所謂的“有出息”。所以,對于中國的孩子來說,在多數情況下都會選擇利己的行為和事情,也從不考慮他人的感受,所以才會讓像“扶不扶”的這種小學生都知道答案的事情成為社會問題。不知道是為什么,不知道是從哪里來的這種觀念,這種利己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就急需要改變,可如何改變,其實最重要的是從思想進行變革,不僅是青年,中年和老年都應該改變其思想。
還有一個場景也讓我印象很深刻。Superman在追著火車跑時,有一個小女孩兒看到了他,而小女孩是剛剛放下手里的書。這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卻體現出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民族的習慣。有人說,愛讀書的民族愛是有希望的民族。是啊,愛讀書的民族才會有那么多諾貝爾獲得者,才會有那么多現先進的發明。
我們的國家近幾年的發展速度和成果為世界之驚嘆,但是,我們國家的公民每年讀書的量平均連一本都不到,這是非常危險的。不知何時我們的父母才能無論何時都鼓勵孩子去閱讀,去養成閱讀的習慣。很多的中國父母通常是目光短淺的,所以他們的孩子很多也是目光短淺的。更多只在乎看得到的眼前的利益,卻從不考慮長遠的利益,我們的國家怎么能夠可持續發展。
對于我們青年人來說,無論到何時,都不能忘記讀書,大學語文老師曾經在我的本子上寫過一句話“希望多年后閱讀能夠成為你們的習慣”。習慣這個東西很可怕,沒有的時候,要建立一個習慣很難,需要很久的時間,需要習慣成自然,當習慣成自然之后,這樣的習慣又很難被改變,久而久之,就會將這種習慣印刻在我們的生命中,轉化為我們的氣質,成為我們一生都值得驕傲的事情。
愿每個人都能夠有自己獨特的習慣,有自己獨特的氣質,成為特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