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多人都覺得,他們可以隨時從分心切換到專注的狀態,但這種想法太樂觀了。尤其是當人們習慣了分心的時候,就更難做到。 卡爾·紐波特的書里提供了一個反其道而行之的策略:與其從偶爾的分心中拿出部分時間來專注,你更應該從專注中規劃出偶爾的分心。
這個策略的做法是這樣的:預先計劃好你使用網絡的時間,然后在這些時間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網絡。你可以在電腦旁邊放一個本子,在本子上,寫下你下一次使用網絡的時間。在那個時間之前,無論有多大的誘惑,都不能做任何與當前任務無關的事情。
這個策略背后的理念是,使用能讓人分心的網絡工具這件事本身,并不能降低你大腦的專注力。真正讓你失去專注力的行為是,你稍微覺得無聊或者遭遇了一點兒認知上的挑戰,就從低刺激、高價值的活動轉向高刺激、低價值的活動,這會使你的大腦不能容忍沒有新奇性的東西。而這種經常性的轉換,會削弱你集中注意力的心理力量。通過分割使用網絡(相當于分割了分心),減少了你屈服于分心的次數,這樣你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了。
第二個策略就是要求你在工作中不斷地發起沖鋒。首先,你要找出一項優先性很高的深度任務,也就是需要深度工作才能完成的任務。然后估算一下,完成這個任務需要多少時間,再設定一個硬性的截止期限,留出的時間遠遠少于估算的時間。如果可以,公開這個截止期限。如果情況不允許,就在手機上設定一個倒計時,并且確保在工作的時候無法忽略倒計時的存在。這時候,你只有一條路,就是進行高強度工作,“不查收社交信息,不做白日夢,不瀏覽與任務不相關的頁面,直到用自己不懈的高度精力集中解決了任務”。
剛開始的時候,一周最好只進行一次這種高強度的工作,雖然你的大腦需要提高強度,但也需要休息時間。一旦你適應了這種方式,就可以像羅斯福一樣反復沖鋒。這里要提醒的是,一定要給自己設定一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時間,并且在過程中要用上自己全部的力氣。
深度工作需要專注的強度超過了很多人的舒適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沖鋒再加上一個截止日期,可以反復訓練大腦控制注意力的能力。另一個好處就是,每次沖鋒都不允許分心,都是一個抵抗新奇刺激的過程,就像前面說的那樣,抵抗這種沖動的時間越多,抵抗力就越強。隨著前所未有的高強度體驗,相信你對專注的理解也會有所改變。
筆記整理:Tim.辰天
內容來源:《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點腦力》,作者是卡爾·紐波特,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