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人們的桌上的食物漸漸多了起來,很多菜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這要感謝大棚及養(yǎng)殖技術的提高。人類進入農耕社會,結束狩獵和采集,創(chuàng)造生產糧食的能力大大提高,養(yǎng)活人的能力自然增長。在社會越來越發(fā)展的今天,那些野生的食物,就顯得彌足珍貴,而其中這個季節(jié)正當時的便是香椿。
在沒有去青島之前,我是不知道香椿為何物的。所以我問了度娘:
香椿(學名:Toona 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樁頭、大紅椿樹、椿天等,在安徽地區(qū)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層皮,又稱椿白皮,原產于中國,分布于長江南北的廣泛地區(qū),為楝科。落葉喬木,雌雄異株,葉呈偶數羽狀復葉,圓錐花序,兩性花白色,果實是橢圓形蒴果,翅狀種子,種子可以繁殖。樹體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園林綠化的優(yōu)選樹種。古代稱香椿為椿,稱臭椿為樗。中國人食用香椿久已成習,漢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營養(yǎng)豐富,并具有食療作用,主治外感風寒、風濕痹痛、胃痛、痢疾等。
宋·蘇軾在《春菜》寫到:“豈如吾蜀富冬蔬,霜葉露芽寒更“。“椿木實而葉香可啖?!?/em>
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每年春季谷雨前后,香椿發(fā)的嫩芽可做成各種菜肴。它不僅營養(yǎng)豐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香椿葉厚芽嫩,綠葉紅邊,猶如瑪瑙、翡翠,香味濃郁,營養(yǎng)之豐富遠高于其它蔬菜,為宴賓之名貴佳肴。
它的吃法有很多種,可用于制作香椿炒雞蛋、香椿魚、香椿竹筍、香椿拌豆腐、潦香椿、煎香椿餅、椿苗拌三絲、椒鹽香椿魚、香椿雞脯、香椿豆腐肉餅、香椿皮蛋豆腐、香椿拌花生、涼拌香椿、腌香椿、冷拌香椿頭。
第一次吃香椿是在學校門口的餐館,和JP、JL、WL吃飯,點了一盤香椿炒雞蛋,當用筷子夾一塊到嘴里時,一種特殊的味道開始彌漫,咬起來有點脆,帶著綠葉蔬菜的清香,又有一股回甜,加上雞蛋的包裹,堪稱完美組合,味覺一下子就被激活了。那股味道讓我懷念至今。后來又在叔叔家吃了油炸香椿魚兒,腌香椿,聽叔叔說他們小時拿著很長的桿子,上面綁著一種特殊剪刀去打香椿的故事?!愦坏募竟?jié)性很強,通常只能吃上兩周,兩周一過就老了。這就是告訴我們要去珍惜!把握住時機!待人做事也是一樣!’
總有些記憶會被人淡忘,也總有些記憶留在心底。我們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享受他人的好。味覺是有記憶的,通常它在沉睡,但某一個瞬間它會清醒,提醒你那熟悉的味道。
小二,來一盤香椿炒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