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

作者:沈從文

來源:《月下小景》

——————————

某處地方有個家資百萬的富翁,家中有十個堅固結實的倉庫,倉庫中分別收藏聚集了無數金銀寶貝,衣料食物,并各種各樣東西。

家中有一百男奴、一百女奴。地窖中有一地窖的美酒。馬廄中有打獵的馬五十匹,駕車的馬五十匹。花園中栽種了無數名花甘果,花樹上有各種禽鳥,叫出種種聲音。獸欄里畜養了各樣野獸。魚池里喂有古怪的金魚,銀魚,五色異魚。

兩夫婦將近四十歲時,方生養一個兒子,這個兒子的教育,自然周到萬分。

當那獨生子年紀到十八歲時,父母因為他生長得過于美麗,以為必得一個標致無比的女人作為他的妻子,方不辜負這孩子一生。

因此就聘請了國內精巧匠人,用黃金仿照本族古代典型美人的臉目身材,鑄造了金像一軀,派人抬往國內各處地方去,金像下刻了一段文字,最重要的幾句話是:若有女人美麗如金像,自信上帝創造她時手續并不馬虎的,就可以作××地方百萬富翁獨生子的妻子,享受那分遺產,以及由于兩人青春富足可以得到的一切幸福。

恰好那時節另外某個地方,某個公爵的獨生女兒,父母也因為女兒生長得過分美麗,成年時不肯隨便嫁人,以為必得一個世界上頂美的男子,方配得到這個女兒的愛情。

因此也聘請了聰明匠人,用白銀仿照本族古代典型男性,鑄一理想男子的大像,同時通告各處,以為這世界上若有男子完美若此,自信上帝創造他時并不草率,就可來××地方,向有爵位的某某獨生女兒求婚。

雙方得到了這個消息以后,且互相皆看到了那個標準造像,以為這份因緣非常合式湊巧,因此各聘請了有身分的媒妁,交換了幾次意見,就議妥了兩個年青人的婚姻。

為時不久,這年青男子娶了那美貌女人,同時還承襲了一個受人尊敬的爵位。從此一來,他便仿佛是人類中最幸福的人了。

但剛滿半年以后,這幸福就有了缺口。

原因是這樣的:有一天本地起了大風,大風中吹來一條白色毯子,懸掛在庭院里大樹上。青年把毯子取下看看,精致美妙,完全不象人工作成。派人拿向各處詢問,無人能夠說出它的名字,也無人明白它的出處。

過不久,天上又起了大風,風中又吹來九色金蕊大花一朵。那花大如車輪,重只三兩,香氣中人,如喝蜜酒。旋又派人拿這花到各處詢問,仍然毫無結果。

又過一陣,第三次大風起時,卻吹來一本古書。那書說到另外一個國家的一切情形,關于那條毯子,也可知道就是朱笛國人宮內所用的毯子,那朵大花,就是朱笛國王后宮花園萎落的花。

那本書還說朱笛國有五色奇花,大的如車輪大,小的如稗子小,大花輕如毛羽,小花重如水銀,花朵皆長年開放,風吹香氣,馥郁一國。

那地方有馬,日行千里。

那地方有栗棗,皆大如人頭,甘如蜜蔗。

那地方有藕,色如白玉,巨如屋梁。

那地方有草,各處叢生,摘斷時流汁如奶,味道如蜜。

那地方有各種雀鳥,聲音柔美溜亮,勝過世上最好的歌喉。

那地方富足異常,使用人力,毫無問題,故國王宮殿,全為本國人民樂意代為建筑,卻仿天宮式樣作成。

那地方由于自然生產豐富,人民皆自重樂生,故無盜賊,也無牢獄。

朱笛國所有情形,既可從這本書知其大略,國土方向距離,又從那本古怪書籍后面一幅古代地圖上依稀可以估計得出。故這三樣東西,引起了年青人無數幻想。

那年青人自從明白地面上還有一個這樣國家后,一切日常生活便不大能引起他的興味,日子再也過得不是幸福日子了。他總覺得還缺少些東西,他為這件事把性格也改變了不少。

為了要求滿足自己的欲望,過不久,這年青人就獨自悄悄的離開了家,攜帶了那三件東西,向那個古怪地方走去了。

他經過了無數苦難,跋涉了整整三年,方跑到一個城市。

這城市照地圖方向上看來,應當就是古朱笛國。他進到那個大城,傍近那個國王宮殿時,看看宮殿大門,全是刻花金屬鑲嵌而成,宮殿圍墻,全是磨光白玉作成。他就請求守門官吏,入通消息,請他代為陳明,自己來到這里各種因緣。

因為國王旅行,多年不回,一切國事,皆由公主處置。門官稟告以后,為時不久年青人就用遠國來賓身分,被一個御前侍從,領導進宮,謁見公主。

進宮中時,侍從在前帶路,年青人在后面跟隨,不久到一大門。剛近大門,就有兩個異常活潑白臉長眉的女孩子,把門代為推開。

兩人從一白色廳堂過身,一切全用白銀作成。過道一旁,見到一個女人,臉兒身材,俏俊少見,坐在白銀榻上,紡取白銀絲縷。年輕體面丫鬟十人,皆身穿白色絲質柔軟長袍,在旁侍立。

年青人以為這是那公主了,就問侍從:“這是第幾公主?”

那領路侍從說:“這是守門宮婢,不是公主。”

又走一陣,到第二道大門,仍然有人代為開門。

進門以后,從一黃色廳堂過身,一切全用黃金作成。過道旁邊,又見一個女人,神韻飛揚,較前尤美,坐在黃金榻上,拈取黃金微塵。左右丫環,計二十人,身穿黃色絲質柔軟長袍,在旁侍立。

年青人以為先前不是公主,現在定是公主了,就問侍從:“這是不是公主?”

領導侍從又說:“這是守門宮婢,不是公主。”

又走一陣,到第三座大門,開門如前。

進一紫色廳堂,一切全用紫玉砌成,過道旁邊,一個身穿紫霞鮫綃衣服的女人,艷麗如仙,雅素如神,坐在紫琉璃榻上,割切紫玉薄片。左右丫環,計三十人,服裝皆紫,質類難名,在旁侍立,靜寂無聲。

年青人剛欲開口,侍從就說,“我們趕快一點,公主在宮里等候業已很久。”

兩人再繼續走去,到一大廳,寬廣可容三千舞伴對舞。只見地下各處皆是白獺海豹,靜美可憐。各處且有冰塊浮動,如北冰洋。

那時正當大暑六月,廳中寒氣尚極逼人。年青人先前還以為那是水池,不能通過,那御前侍從就告他這不礙事,可以大步走過,同時心想堅其信實,就從腕上脫取一只黃金嵌寶手鐲,盡力擲去。寶鐲觸地,鏗然有聲,年青人方明白原來這是一個極大水池,上面蓋有一片極大水晶,預備夏天作跳舞場所用。

兩人于是從上面走過,直到內殿。到內殿后,進見公主,只見公主坐在殿中百二十重金銀幃帳里,用翡翠大盤貯香水浣手。殿中四隅有各種小巧香花,從上緩緩落下,有一秀氣逼人的女孩,身穿綠色長袍,站在公主身旁,吹白玉笙,奏東方雅樂中《鹿鳴之章》,歡迎遠客。有一極小白猿,偎依公主腳下,輕嘯相和。

賓主問訊一陣以后,年青人聽說朱笛國王離開本國,出外旅行,業已三年不歸,就問公主,國王究竟為什么原因,拋下王位,向他處走去。

公主不及作聲,那小小白猿就告給年青人國王出國旅行的理由。

“你若滿足身邊一切,你不會來這里。國王一人悄悄離開本國土地人民,不知去處,原因所在,也不外此。”

年青人如今親眼見到這個王國豪華尊榮,正以為人類最好地方,莫過于此,誰知作國王的,還不滿足,也居然離開王位,獨自走去。他亟想從公主方面多知道些事情,故隨即向公主問了一些話語。

公主想起父親久無消息,不知去向,故雖身住宮中,處理國事,取精用宏,豪華蓋世,但仍然毫無快樂可言。如今被遠方來客一問,更覺悲哀,就潸然流淚不止,不能不安置來客到館驛里,準備明天再見。

第二天年輕人重新被召入宮,卻已見到國王。原來國王悄悄出外旅行三年,昨天又悄悄回到本國。公主見國王時,就稟告國王,有一遠客,步行三年來到本國,故國王首先就召年青人入宮談話。

見國王時,國王明白年青人旅行原因,與自己旅行原因,皆為同一動機,兩人便覺十分契合。

原來這國王旅行,也為一本古書而起。那書上記載一個名為白玉丹淵國的地方,人民如何生活,如何打發每個日子,萬匯百物,莫不較之朱笛國中自然豐富。這朱笛國王,由于眼前一切,不能滿足,對于遠國文明,神往傾心,故毅然拋棄一切,根據書中所說方向,追尋而去。

年青人問國王旅行真正意思時,國王不即回答,就拿出那本古書,讓年青人閱讀。

那本書第一頁寫了這樣一行文字:“白玉丹淵國散記”。

以下就是那本書中所寫的話語——

中國的西方是朱笛國,朱笛國的西方是白玉丹淵國。那里有一片土地,一個國家。

那地方面積是正方形,寬廣縱橫各五千里。國境中有森林,河流,大山。各處皆有天然井泉,具有各種味道,味道甘美爽口,顏色則或透明如水晶,或色白如牛奶羊奶。

那地方各處皆生小草,向右盤縈,細如頭發,色如翡翠,清香如果子,柔軟如氈毯。

那地方平處用腳一踹時,就凹下三寸,把腳抬起,地又無高無低,平復如掌。

那地方無荊棘,無溝坑,無雜草亂樹,也無蚊虻蛇蟲。

那地方陰陽和柔,四時如春,百花常開,無冬無夏。

那地方人民身體相貌皆差不多,生活服用,也無分別。人人壯實活潑,如二十來歲。人人口齒皆潔白整齊,不害牙痛。頭發極黑,光滑柔美,不長不短,不生垢膩。

那地方有樹名曲躬樹,葉葉重疊,層次無數,天落雨時,從不漏濕,所有人民,皆在下面過夜。

那地方又有香樹,高大奇異,開花極香,花落結果,果實成熟時,就自行墜地,皮破裂開,里面皆種種用具,大小適用,以及各樣顏色衣服,莫不美麗悅目。又有較小香樹,高低略同平常櫥柜相似,長年開花結果,果大如碗。其中有各式點心,各種美酒,也間或有古董玩器,十分精美雅致。

那地人民一切需要皆可取給于地面樹上,不開礦,不設工廠。

那地方生產糧食,不必撒種,自生自熟,且無糠秕,色如玉花,味極厚重,又有清香。這種自然糧食既可取用不竭,又有自然鍋釜,同發火寶珠。寶珠名為“焰光寶珠”,把自然糧食放入鍋中,焰光寶珠安置鍋下,飯煮熟時,珠也無光息熱。凡想吃飯,見人坐席,就可加入恣意取用。主人不起,飯便不完,主人略起,飯就完事。吃完飯時,只須略挖地面,便可把一切餐具埋于地下,下次用時,再換新的。煮飯既不假樵火,不勞人工,吃后又不必洗盤碗,故方便灑脫,無可與比。

那地方共有四百個湖泊,皆如天然浴池,各個縱廣或十里,或五里,或一里。池底坦平,其下平鋪金砂和各種細碎寶石。四面有七重金屬欄桿圍繞,欄桿上各嵌七色寶石,入夜各放異光,不必再用燈燭。池水從地底滲出,從暗道流去,顏色透明,永不渾濁,溫暖適如人意。即或久浸水中,也如在空氣中。浮力又大,極深處全不溺人。

那地方人民皆傍湖邊住下,白日里無事可作時節,多在湖中劃船。船皆沙棠香木作成,用輕金裝飾一切,色線皆雅致不俗。各人乘船中流娛樂,唱歌奏樂,聚散各隨己意。想入水游泳時,脫衣各放岸邊。浴畢上岸,隨意取衣,先出先著,后出后著,不必選認原來衣服,若想換一新衣,只須向近身處樹邊走去,摘一果實,把殼擠碎,就可按照自己意思,得一新衣。

那地方人民一切既由上帝代為鋪排,不必費事,皆可自由娛樂,打發日子,每日浴后便常常從果樹中選取管弦樂器,到鳥雀較多處去,與枝頭雀鳥,合奏樂曲。若想換一地方時,雀鳥皆如人意,各自先行飛去等候。

那地方大小便時,腳下土地就自行裂開,成一小坑,完事以后,地又合攏。

那地方每到中夜,天空就有清凈白云,帶來甘雨,勻勻落下。落雨時如灑奶汁,草木皆知其甜。全國各處一得到這種雨水以后,空氣便如用一奇異東西濾過一次,異常干凈,地面則柔軟潤澤,毫無灰塵。落雨過后,天空凈明淺藍,大小星辰,錯落有致,潔風把溫柔澹和香氣從各方送來,微吹人身,使人舉體舒暢,無可仿佛,在睡夢中,皆含微笑。

那地方人民也有欲心,惟各有周期,不流于濫,欲心起時,男子愛一女人,只需熟視所愛女人,過一陣后,就離開女人,向曲躬樹下跑去,若女人同時也正愛慕這個男子,必跟隨身后走去。兩人到樹下后,若為血緣親屬,不應發生情欲,樹不曲蔭,便各自微笑散去。若非親屬,樹在這時便低枝回護,枝葉曲蔭,頃刻之間,就可成一天然帳幕,兩人就在這帳幕里,經營短期共同生活,隨意娛樂,毫無拘束,一天兩天,或到七天,興盡為止,然后各自分手。婦人懷妊七天以后就可分娩,生產時節,既不痛苦,也不麻煩。不問所生是男是女,皆可抱去安頓到四衢大道之旁,不再過問。小孩因為饑餓啼哭時,路人經過身旁,就伸出指頭,盡小孩含吮,指尖就有極甜奶汁,使小孩飽足發育。過七天后,小孩長成,大小已與平常人無異,便各處走動,隨意打發日子去了。

那地方無法律,無私產,無怨憎。

……

朱笛國王就只為了這本書上所載一切情形,輕視了他的王位,拋下了他的親屬與臣民,離開了他的本國,旅行了三年,方才歸來。

那年青人既明白了國王旅行的事情以后,就同國王說:“何所為而去,我已明白;何所得而來,還請見告。”

那國王就為年青人說出他旅行前后的經驗:當我既然知道了地面上還有這樣一個方便國家后,我就決心獨自跑去,預備找尋這個古怪國土。我同你一樣,整整走了三年,過了無數的大河,爬過無數的高山,經過無數危險,有一天我終于就走到那個地方了。

到那地方時,看看一切皆恰與那本書上所記載的相合。地面生長的奇樹,浴池的華美,以及一切一切,無事無物不可以同書上相印證。

可是只有一件事情完全不同,就是那地方無一個人不十分衰老,萎靡不振。

到后一問,方知道原來這地方三年前大家還能極其幸福好好的過日子,當時卻有一個人民,在睡夢中看到一本怪書。書中載了無數圖畫,最末一頁方有這樣一個極小的字,“死”。

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就認識這個字,且為什么懂到了這個字的意義。這人醒來很覺得惆悵,就做了一首贊美長生快樂的歌曲,各地唱去。

從此一來,無人不感覺到死亡的可怕。由于死亡的意識占據到每個人心上,就無人再能夠滿足目前的生活。

各人只想明白什么地方有不死的國土,什么方法可以不死,又無法去同安排這個世界的上帝接頭,故三年來全國人民皆在憂愁中過去,一切生活皆不如意,各人臉上顏色也就衰老憔悴多了。

朱笛國王到白玉丹淵國時,恰正是那個國土有人想到別一處去,找尋大德先知,向他詢問“上帝所思所在”的時節,眾人眼見朱笛國王顏色那么快樂,眾人自視卻那么苦惱,以為最快樂的人,當然也就是了解神的意見最多的人,故在朱笛國王來到本國,告給他眾人衰老憂愁原因以后,就詢問國王:“什么方法可以使人快樂?什么方法可以使人不死!”

國王按照他那自己一分旅行的經驗,以及在本國國王位上,使用物力時那點無上魄力而成的觀念,就回答說:“照我想來,對于你目前生活覺得滿足,莫去想象你們得不到的東西,你們就快樂了。至于什么方法使人不死,我現在可回答不出。不過我們身體既然由于人類生養出來,當然也可由于人類思索弄得明白。”

幾句話使白玉丹淵國一部分人民得到了知足的快樂,一部分人民得到了研究的勇氣。那朱笛國王卻為了自己的快樂,與另外自己還不明白的秘密,因此回返本國了。

國王把他自己那分經驗說畢以后,想起一個得上帝幫助力量較少的人,既然還能夠多知道些活在地面上快樂的哲學,一個年青人有時也許比年老人知道得更多,就向年青人說:

“知足安分是一個使我們活到這世界上取得快樂的方法,我已經認識明白,為了快樂,我就回到本國來了。你現在明白了這個,你不久也應當回你中國了。我且問你,我們若不知足安分,是不是還有什么方法得到快樂?我們若非死不可,是不是還有什么方法能使我們全不怕死?你告給我,你告給我。”

那年青人想了半天,方開口說:

“不知足安分,也仍然可以得到快樂。就譬如我們旅行,我們為了要尋覓真理,追求我們的理想,搜索我們的過去幸福,不管這旅行用的是兩只腳或一顆心,在路途中即或我們得不到什么快樂,但至少就可忘掉了我們所有的痛苦。至于生死的事,照我想來,既然向這世界極其幸福的人追尋不出究竟,或許向地面上那極不幸福的人找尋得出結果。”

這年青人回答了國王詢問以后,就離開了那朱笛國。

他回到了中國,卻并不返家。

由于他想明白,為什么我們常常怕死,有什么方法又可以使我們就不怕死。且以為年青人有時皆比年老人知道得多,極不幸福的人也許反明白什么是幸福。同時記起為了“有所尋覓而去旅行”的哲學,于是在全中國各處走去,一直漂泊了二十五年。

他的旅行并不完全失敗,他在各樣地方各種人堆里過了二十五年,因此有一天晚上,他當真得到了他所需要的東西。

得到了這東西后,他預備回家去看他那美貌的公爵妻子去了。

——————————————————————————

讀后——

一直覺得沈從文是中國文壇的一個“異數”,或者說“奇跡”更合適,那么,在他的作品中,《月下小景》也是一個“異數”,一道別樣的風景。

在我看來,是極其難得的,真正原生態的、未受任何西式幻想作品影響的、純粹屬于中國風格的奇幻故事。

《月下小景》是十個故事的小集子,模仿“十日談”,客店中人深夜向火,聊天講故事。而這些故事又都是改編自佛經中。比如節選的這一篇《尋覓》,便是改編自《長阿含經》、《樹提伽經》和《起世經》。

似乎沒有看到沈有過向佛的記載,但是他對佛經的改編,卻是既通俗曉暢,又古意盎然,更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富麗華美的“禪意”——仿佛敦煌壁畫給人的感覺,既空靈又繁復;既澹蕩又致密。

或許這就是寫作幻想故事不可或缺的一重天賦,對不曾親身經歷的“異世界”準確而深刻的感受和模擬,并不是信佛的人,卻能從佛經充滿想象的記載中,細細描摹出那個遙遠虛無的世界,并賦予其沉甸甸的質感,甚至“做舊”出時光流逝的泛黃的痕跡。據說,沈自己對這十則故事,也很是滿意,編輯自選集的時候,悉數選入。

所以,我再說一遍,幻想創作與傳統文學,在作者那里,從來都沒有界限,每一個偉大的作者,都是一個偉大的幻想者。無論有沒有寫過真正意義上的“幻想小說”,在他們心里,都藏著不止一個精彩絕倫的“異世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64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95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60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35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1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301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4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88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4評論 3 35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8評論 1 370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4評論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7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5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27評論 1 287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6評論 3 393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3評論 2 37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