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面對著的是朋友一張焦灼的臉。他喋喋不休地說著對孩子的規劃;說著某某誰誰的孩子奧數好是因為上了兩三個奧數班;說著如何如何要求孩子;說著如何提供好的條件,給孩子開闊眼界…眉宇間不無焦慮。
? ? ? ? ? 中國的孩子無疑是最累的了!不僅起得早,而且睡得晚,連基本的睡眠需求都難以滿求;他們一天面對的基本是大量的作業,成天的讀、背、寫,很少有自己玩耍的時間,獨立成長的空間,更遑論他們走進自然去發現美好,觀察社會引起思考……
? ?分數、分數,考試、考試,升學、升學,工作、工作……一條無形的僵繩,緊緊扼住了他們命運的咽喉,從而也扼殺和消磨了他們諸多的天性與靈氣,使他們誤以為這才是生活的常態。
? ? 我們造就了一批學習、做題的高手,也造就了一批情感麻木、冷漠而又自私的精致利己主義者。他們只知道提前提前,趕超趕超,以勝過別人,甩下別人為樂,而不知道合作,協同,攜手與共;他們只知道滿足自己,不知道應該向別人伸出溫暖的手,投去深情的一瞥;他們也只關乎自己的命運,而對人類的命運普乏缺乏關注與熱忱,更不要說承擔社會責任……
?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家長是一個重要的推手。我們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孩子很小就開始被強迫識字、算術,甚至學習英語、奧數,以求孩子在今后的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我們唯恐孩子落后,不管有沒有效果,不加選擇地、盲目地給孩子報了一個又一個補習班,以求自我的安慰與麻醉……我們生怕孩子沒有充分利用時間,我們時時監督、催促他們,以求他們奮發圖強……
? ?然而,這一切真的有好的效果么?
? ?我們看到,那些一天奔忙的孩子反而浮浮躁躁,學習也不見得好;那些一天都埋頭苦學的孩子,整天都處于精神緊張、壓抑的狀態……
? 常言道, "欲速則不達","過猶不及"。賽場的搶跑常常會被罰下場,那么,人生的搶跑,好像這些人似乎處處領先。但是,如果把這場搶跑放到整個人生的大背景下去觀察,我們就會發現,這些孩子仿佛帶有先天的不足或者人格的病態。這些孩子,要么對生活抱持消極、偏激的態度;要么對自我認識不清……
? ?萬物的生長,有其自然的時序。人的成長,同樣遵循生命的秩序與教育的規律。
? ?今天孩子的重負,不如說是家長充滿了深深的焦慮,家長的焦慮,又疊加了孩子的重負。在羸弱的雙肩上,孩子本來就不堪其負,如果再加上家長的焦慮,我們可以想象,孩子過著怎樣的生活?
? ?不要總想著讓孩子理解我們,我們也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為他們想想,理解一下他們。不要說為了你好,也不要說為了使你過上更好的生活,在愛的名義下,我分明看見了我們家長的自私、虛榮以及蠻不講理。
? ?我們必須重視孩子間的差異,各自有各自的天賦與潛能,不要總想著只往學習上比,也不要總想著與別人比或者超過別人。我們也必須平和我們的情緒,去溫暖、去鼓勵、去陪伴。我們必須明白,我們提供好的家庭教育的目的,僅僅在于使他們他們生活得更快樂,生命成長得更豐茂。
? ?教育需要平和,我分明聽見了孩子們的吶喊,然而,在這喧囂嘈雜的社會,這聲音顯得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我還是相信,對孩子而言,只有平和而溫暖的家長,才是他們最可信賴的家長,最好的家庭成長環境。2017.2.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