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南方的冬天很冷,一連幾月都是陰雨天氣,偶爾出來幾次太陽,也是顯得有氣無力。行走在大街上,正面迎來的寒風,似刀一般吹刮著臉龐,剩下的幾縷鉆進在衣服里,侵蝕著僅有的余溫。
此種天氣,最愜意的便是叫上三五好友,點上火鍋,準備著幾碗羊肉,幾盆青菜,欣賞一部喜劇片。看到搞笑處,唰著羊肉片送進嘴里,空中升騰著霧氣,快樂的氣氛就此醞釀。
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樣的電影適合吃火鍋時看呢?
首先,它自然不能是史詩級大片,不然就會白白的糟蹋了電影人的苦心;其次,它也不能是牽動萬千人回憶的愛情片,不然火鍋本身帶來的快活氣氛便會失去;最后,它還不能是充滿熱血的動作片,不然電影中華麗的武打動作便會猶如女孩手中的鏡子一般,緊緊的勾住眼睛,使人忘記還有火鍋這一回事。
所以,這個答案只能是喜劇片。
這樣的電影給人帶來最大的感覺便是輕松愉悅。可以這么料想一下,一邊聞著肉香,吃著火鍋,一邊看著電影,與朋友聊天;既聯絡了感情,又帶來了美好的心情。魚可得,熊掌亦可得,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這種喜劇片自然不能是《功夫》、《夏洛特煩惱》等劇情完整、人物立體的優質電影。它只能是一部高于爛片標準,卻又遠低于好片標準的電影;它只能是一部能夠讓人中途立場,卻又不影響觀看體驗的電影;它只能是一部不需要思考,只需跟著劇情走的電影。
這種電影,我稱之為火鍋片。很不幸,《萬萬沒想到:西游篇》就是這么一部火鍋片。
二
記得今年九月份的《煎餅俠》,以黑馬之勢成為了那個月度的三駕馬車之一,不僅突破了十億票房的大關,還獲得了不俗的口碑。而《萬萬沒想到》自從點映場突破1.2億打破記錄后,正式上映卻遭受《尋龍決》的碾壓,占據了百分之三十多的拍片量卻只收獲了當天百分之二十的票房。
一句話概括,那就是《萬萬沒想到》在《尋龍決》的面前,顯得太過弱小。以它現在的疲軟姿態,很難會有大的成就。畢竟已處于一直跌落的狀態,要想再度一飛沖天又該從何談起?
同樣都有著以網劇制作聞名的導演,同樣都有著一定級別的粉絲數量,同樣都有著主角幻想成為一名大英雄的故事,可《煎餅俠》對比《萬萬沒想到》卻好的太多。
它至少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至少是以劇情一步步推動笑料的產生,至少很難讓人看到大鵬只是為了借助IP的力量撈一筆就走的態度。
因為,《煎餅俠》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它大可以在影片中讓大鵬歷經困難終于做出了一部眾人稱贊的電影,并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而不是做出來的電影因為侵權不能被播出,還被“古惑仔四人組”吐槽為是難看的成品。
反觀《萬萬沒想到》,借著《西游記》這個超級IP卻講述了與西游沒有一點關系的故事,笑點更是幾乎靠抖機靈的段子與故意制造反差的肢體動作完成,將網劇的拍攝手法運用到拍電影之上,只能給真正的萬萬粉帶來一陣陣的無奈與尷尬。
為了達到笑料,不顧劇情的主干硬生生的拉扯著各種人物制造段子,主創真是夠無奈的,粉絲也真是夠尷尬的。
三
盡管《萬萬沒想到》遠低于我心中的預期效果,但我仍然想說,瑕不掩瑜,它不是爛片!
限于電影還只上映了幾天,我僅聯系《萬萬沒想到》電影版與網劇版,談談它“瑜”在哪里。
如果說特效、選角以及畫質是一部電影的“硬件”,那么劇情內核便是“軟件”。恰好《萬萬沒想到》在硬件與軟件上都有著一定的突破,至少沒有落入真正意義上的“爛”破天際,至少可以讓人有一定的底氣說它瑕不掩瑜。
在“硬件”上,《萬萬沒想到》電影版的特效不再只有網劇中的五毛價值,無論是電影的開頭還是中間的“心魔”都能給人帶來一種驚喜,這對于習慣了網劇的五毛特效的人來說,無疑不是一次真心實意的舉動。畫面依舊是很舒服的暖色調,對于這種輕松搞笑的電影來說,最適合不過了。
選角中,萬合天宜幾乎全體人馬都已出動,無論是小愛飾演的村民還是孔連順一如既往的男扮女裝都給人一種熟悉的感覺,尤其是叫獸易小星飾演的沙僧頗有一股喜感;馬天宇的慕容白的確符合白衣公子的形象,即使是黑化后,也能夠可以從他的眼神中看出內心的陰暗與不屈;楊子珊的小美活潑可愛,不輸于《重返二十歲》里她的角色,舉手投足之間透露出清純的氣息。
總之,在硬件上,尤其是角色中,《萬萬沒想到》遠超過到及格線。
而軟件上,《萬萬沒想到》的劇情可以說是比較糟糕的,但至少是清晰的。我們可以看到其中的兩條線,一條是王大錘與孫悟空的主線,另一條則是唐僧豬八戒沙僧這一副線。前者推動劇情發展,盡管沒有做的很好,但相對于網劇來說算是一個大的突破;后者在我看來是多余的,可能只是為了與《西游記》扯上關系,外加負責搞笑罷了。
總之,在軟件上,《萬萬沒想到》劇情主線相對網劇來說,有很大的提升。
四
“硬件”和“軟件”兩方面使得它在我看來,瑕不掩瑜。然而,這也只能說明它不能算是爛片而已。
《萬萬沒想到》來源于太多人對它的熱愛以及對叫獸易小星的信任,因此它的身上承載著太多的壓力,以至于它的“瑕”被過分明顯化,“瑜”則相對被忽視了。
我更愿意說它是一部火鍋片。平庸,缺乏網劇版的驚艷。
而這一切都可以說是萬合天宜對電影的操控能力不足,使得它并不能很好的表達出原本想要傳遞出來的內容。如果將這九十分鐘縮剪成半個小時,可能會好很多。
但對于觀眾來說,尤其是真愛粉來說,只能是無奈。畢竟王大錘開頭的那一句“我叫王大錘”把多少人拉入到網劇中那個充滿熱血時常追夢,失敗時仍然樂觀的屌絲的印象中,可后面諸如此類的話卻再也沒有出現過了,對于真愛粉來說,這不得不有點莫名其妙。
我不算是《萬萬沒想到》的真愛粉,但我也曾追過兩季,對于王大錘這個人物我很喜歡。另外他的配音抑楊頓挫,配合著不斷轉換的畫面,很容易讓人產生好感。所以我很希望自己看到大屏幕上的王大錘,是我想象中的那般:
可以說是庸俗,卻不是低俗;可以說是屌絲,卻不是傻逼。
最后,對于這部電影,我只想說,可惜了,竟然成為了一部火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