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在微雪的天氣,陪孩子感受雪的快樂

1、

終于,高大的喬木掉光了最后的葉子,全部露出清癯的樹骨。

沒有風,樹枝紋絲不動。

雪,從昨夜微微飄起,落在高處化成水,滴滴答答拍打窗欞。

禿樹敞著胸膛,伸出手腳,無遮無攔地掛了一層薄雪,恰穿上灰白的衣衫。

連天空也是無際的灰白,純的一片,沒有斑駁。

白晝與暗夜像天空的眼眸,灰白,灰藍,灰黑,從清晨到午夜,天空微微轉動它的眼球。便是人間的一日奔波或虛度。

微雪的日子照例送女兒去了幼兒園,孩子見紛飛之雪,露出興奮與欣喜,穿淺粉的新靴子故意踩那雪,咯吱的腳步伴著咯咯的童笑,這是我與女兒真正的初雪之遇。

她的毛線帽子、圍巾上落了一層薄雪,她的長睫毛上也沾滿雪粒,她還要伸手去接天上的雪,這是她盼了很久的一場小雪。

孩子愛雪,純白的天地讓孩子快樂。

天空會落雪,這在孩子眼里本來就是神奇的事。而打雪仗、堆雪人更是大自然送給他們,供他們嬉鬧的、創作的玩具。

我愛雪,這清凈的天地讓我沉謐。

雪是冬天的儀式,雪天放大人的感受,讓人心地明澈,細膩而自持。雪的領悟是沉淀的含蓄,而非激情的放縱。

后者是情緒,前者是心境。而我們需要修煉與渲染的的,絕不是某種“情緒化”。

2、

雪的品質是堅持、等待與化解。

云中的水滴在凝華作用下形成小冰晶,這些小冰晶在碰撞中不斷粘合、變大,最終形成力學與美學的完美孩子——雪花。

它們在云里尋找、等待,用倔強的身體觸碰彼此,結合,愛的瞬間跌落人間,然后在溫暖的手心融化。

女兒用手心捧著,來不及看一眼,她愛的小雪花便變成一滴柔軟的冰涼的水,她有點失落。

我指指車窗,她高興地看到被清理過的車窗上又開始掛起一朵朵雪花,如此清晰的六角冰晶,順著光滑冰涼的玻璃緩緩滑落。女兒驚奇地睜大眼睛,好似不相信這雪竟如此美好。

雪的記憶會在她幼小的心上留下什么呢?

這應該是一種忘不掉的氣氛,這樣的天氣,這樣的雪,這樣的童年,還有陪著她經歷這些的媽媽。

我的生命中,也忘不掉那些曾經在這樣氣氛里相遇過的時光,那些純真的憧憬,那給了我如此心情的人兒。

3、

對面的紅房子有白色的屋頂,白色的窗臺,有一位戴花鏡的老奶奶在窗邊向天空仰望。

我模糊地看到她用右手觸摸脖子上的紅繩。

我想象著,她似乎是在想念。

想念子孫、老伴,或者年輕時不得已的戀情。

雪讓人想起的,是一切與生命的追求與失去有關的,那些美好的遺憾,和曾經珍惜的、體會過的幸福。

雪掩蓋的,是突兀卻不自知的生活;雪呈現的,是內心想達到的單純與簡單。

當這種暫時的“看清”,遭遇永久的“麻木”,雪便成為一種象征與儀式,被我們懷念。

心里的雪偶爾下大,然后在生命的糾纏里融化,升騰,在微云里再次相遇。

我們都是微云里的一滴水,在循環往復的生命周期里,變成一粒透明的雪花,飄進那些相遇過的生命里,成為彼此的記憶。

4、

早點去接女兒,她的粉色皮靴上有沒有沾滿泥濘,她的小臉上有沒有浸潤雪的靈氣。

我想抓一把白雪,團成雪球,扔在她軟綿綿的衣服上,聽她咯咯的笑聲在雪天里回蕩。

我想領著她的小手走一段,在公交車站牌下等一輛掛滿雪花的大車,小臉蛋凍得通紅,卻在雪天雪地里快樂地忘乎所以。

我看到童年的自己,在雪地里刺溜一下子滑倒,然后笑著奔跑。吃著大冰溜子和“第三層雪”,和伙伴們浪費時光。

雪給人們帶來的,是孩子般的快樂,與真的陪一個孩子痛快玩耍的開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工作之前,一直都認為專業能力是立足職場的根本,不太關注人際關系的重要性。 當上司專業能力一般時,我就會有點“嫌棄”...
    DennisFly閱讀 608評論 3 1
  • 在經過幾乎快兩個禮拜的調整,終于能夠早上七點鐘(日本時間)起來,讓我把一直就想寫,但只記著標題的文繼續寫下去。 1...
    尹莎閱讀 153評論 3 5
  • 我走著 故鄉的歷史一頁一頁翻過 濃墨重彩的每一個場面 指頭笨拙的踏進 扔出
    癡大師閱讀 230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