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天分享之連續第【35】天分享:
我們在交談的時候,常常遇到一些看起來十分頑固的人。這些很頑固的人,換個角度來看的話,我們可以稱之為有著堅定信念的人。這些人不會輕易地改變自己的看法,只要是他們認定的事實,如果沒有更加確鑿、更加有力的證據的話,他們從來不會產生懷疑。
你確信自己的意見是對的,而別人的意見是錯的。但你要讓別人認識到這一點卻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你不能對他說:“事實明明擺在那里。”這樣的話沒有多少說服力,因為他也看到了事實,只是每個人看到的事實都是不一樣的。但你明明知道他的意見是一種偏見,他是從你認為不正確的角度來看問題的。
紐約市辛辛監獄的監獄長常觀察犯人,得出以下結論:“監獄里的犯人很少有人自責,他們認為自己和正常人一樣。他們很擅長為自己辯解,他們會試圖說明為什么必須撬開別人的保險柜,為什么會開槍朝路人射擊。大多數人都能為自己找理由,盡管他們的理由是荒謬的、違反邏輯的以及反社會的,但是他們卻用這些理由來說明自己是不應該進監獄的。”
這些罪大惡極的犯人從自己的角度去看事情,都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對的(當然,他們犯罪的原因并不這么簡單)。這些人明顯地犯了常識性的錯誤(或罪惡),都不能客觀地看待問題,我們又怎么能夠強求一般人——他們只是在一些相對來說并不重要或并不那么清楚的問題上不能客觀地看待——完全正確地看待問題呢?
我們幫助別人客觀地認識事物,首先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以及是如何得出這一想法的。每個人都會有一定的堅持己見的習慣。他們看問題當然是從自己的經驗、自己的立場去作判斷,而且認為這是對的。當有人懷疑他的正確性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地位自己的觀點進行辯護,除非你能夠指出他的致命的缺陷。所以,你必須站在他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并進一步地反駁他。
戴爾.卡耐基曾經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明讓別人客觀地認識事物對于說服一個人的重要性:
我并不是想要說明卡耐基的做法有多么高超——實際上,這件事情看起來好像被他輕易地解決了。我只是想說:我們在說服他人的時候,是完全可以用更加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來做到這一點的——讓他人客觀地認識事物。你也可以試著這么去做。
★你沒有必要把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都擺出來,你應該告訴他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虛假的,或者哪些是明顯的、哪些是容易被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