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服裝企業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產能過剩,不夸張地講,即便現在服裝企業一件衣服都不生產,在未來13—15年里邊,光賣庫存就夠了。而產能嚴重過剩,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企業瀕臨淘汰,先是運動品牌,再是男裝、女裝,就連一直備受寵愛的快時尚品牌,在近期業績也是集體下滑。
面對過剩的經濟,有專家從資本角度認為只有兩條出路:
第一條
“走出去”,把過剩的產能帶到亞非拉經濟比較落后的國家。
第二條
“并購和整合”。比如,歌力思斥1118萬歐元收購歐洲高端女裝品牌Laurèl,凱撒股份擬12億收購游戲公司天上友嘉等等,可以避免大量的企業失業。
而造成中國產能過剩的原因主要有幾點:
1.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的人口紅利、資源紅利、管理紅利等都已經消失了;
2.產品性價比低,同質化嚴重,造成中國人跑到國外消費(這也是海外代購、跨境購物越來越受歡迎的原因);
3.人工成本提高,導致企業增長速度放緩;
4.傳統企業的營銷模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傳統服裝企業還能遇見“互聯網+”的風口,
還能找到轉型出路嗎?
再低迷的股市也有翻盤的時候。“渠道為王”的時代已經過去,消費者主導的時代已經到來,這就要求我們的企業必須轉變營銷策略和方法。
傳統服裝企業的經營模式,一般是設計師提前6、7個月就開始做設計,看一些所謂的大數據,然后再到歐洲、各大時裝秀上參觀一圈,copy一些版型再加入一些自己的創新,接下來就是提前三個月的訂貨會,召集經銷商“忽悠”他們訂購,再進行試銷,最后售賣。
然而這些都是企業主觀臆斷的想象,想象消費者會喜歡會購買自己的商品。事實卻是相反,這就是導致我們的企庫存越來越高的主要原因。
企業想從根源上解決這個庫存問題,主要有兩種解決方案:
第一
進行預售。目前香奈兒、古馳等奢侈品牌,已經在想如何從T型臺上,fashion show一結束,一周之內就把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上。在互聯網時代,企業要想解決庫存問題,,就可以在產品大量生產之前,我的VIP客戶就可以在官網、移動商城等渠道上進行下單。亦或者在設計師創作的時候,可以讓消費者參與到設計的過程中來,哪怕一個logo、一個字母,通過社交平臺,收集消費者的想法,把他們的想法變成產品,這樣的營銷策略轉變讓你的庫存幾乎為零。
第二
會員大數據營銷。問企業,你們了解消費者嗎?消費者的身材、膚色、臉型、愛好、職業,他們瀏覽過的商品,收藏了哪些,又購買了哪些?哪個區域的消費者更加活躍,關注度更高等等,這些細而全的數據,企業都具備了嗎?沒有數據,談何營銷?
第三
會員大數據營銷。問企業,你們了解消費者嗎?消費者的身材、膚色、臉型、愛好、職業,他們瀏覽過的商品,收藏了哪些,又購買了哪些?哪個區域的消費者更加活躍,關注度更高等等,這些細而全的數據,企業都具備了嗎?沒有數據,談何營銷?
Eg:
舉一個杭州的案例,三彩女裝品牌是如何利用會員數據分析,來降低庫存風險的。三彩品牌是卓尚服飾(杭州)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之一,據了解近期正式采用了汀克斯微渠道分銷系統,計劃通過四個方面來實現:首先,收集數據。通過移動商城、官網、傳統電商等渠道收集客戶信息;其次,分析數據。將數據傳至后臺系統,進行顧客行為軌跡分析,生成全維度報表。
第四
利用數據。導購通過互聯網工具主動與會員進行互動,例如數據顯示某位會員收藏了某產品,向他發送優惠券。最后,數據營銷。通過對會員喜好的分析,準確掌握消費者需求,策劃微信創意營銷活動,激發會員的購買欲望,提高銷售,從而降低庫存風險。
互聯網時代,傳統服裝企業可以有多種玩法去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但是核心是解決產品的質量及性價比問題,要改變國人對“made in china”的仿貨印象,在自己的國土上消費,才能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
微信ID:weiso2o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