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習心得-述而篇第三十三則

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哈皮波白話試譯:

孔子講:“如果說圣與仁,那怎么敢自居啊?只是我做學問從來不滿足,教誨學生從不倦怠,也只能做到這些了。”公西華說:“這正是弟子我不能從您身上學習到的。”

哈皮波賞析:

圣與仁雖是儒家的目標,即使是孔子也不敢自居。一方面是儒家對于自我有永不止息的追求另一方面圣與仁的境界高深不可測。所以孔孟從不以圣自居,但后世儒家稱孔子為圣人,孟子為亞圣,對孔孟封圣儒家從此走向儒教,孔孟的學說由此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信仰,取代了宗教的效用成為所有人的精神寄托。一旦一種學說被神圣化之后,則雜入各種流弊,真正精神反而被掩蓋了。孔孟的學說只有在去圣后才能見到他的真正精神,有它的精華,也有的時代局限性。

孔子雖不敢以圣自居,卻以圣與仁為目標,學而不厭以入圣,誨人不倦以近仁。兩者都非一般人所能及,唯孔子能持之以恒,足見孔子精神之宏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弘丹參考的是錢穆的《論語新解》以及傅佩榮的《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綠窗幽夢參考的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由弘...
    弘丹閱讀 1,092評論 3 5
  • 夢里依稀無數次回到過那個小池塘,是的,總也退不掉的記憶,卻始終縈繞在心中的那個兒時的地方。 聽母親說,小池塘是上世...
    勤勞的貝貝兔閱讀 333評論 0 0
  • 平淡的一天。談了幾個都沒理我,促成了一單。臨下班看了一篇文,扒路邊攤的,著實惡心到我了。 北京的夏天真的來了,該穿...
    人群中看不到我閱讀 186評論 0 0
  • 原創 2017-06-12 陜西師大附中 博通社 距離中考就剩大約兩周的時間了,如何利用最后的兩周時間來提高成績,...
    靈魂在高處閱讀 1,976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