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那么一個瞬間,覺得父母老了,覺得以前自己所依靠的那個人,沒有原來那么高大了。
上次回國的時候我感受到了那個瞬間,而現在,那個瞬間給我的印象越來越深,而我卻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么辦。
和大部分的小姑娘一樣,印象中的父親一直是一個高大的形象。沒有他做不到的事情,沒有他解決不掉的麻煩。估計是以前當過學校的團支書的緣故,說起話來一副老師的架子,張嘴就是哲學和他的人生八字,“目標、堅持、心態、方法”,裱起來都能掛在老干部辦公室墻上的那種。
還是和大部分小姑娘一樣,我長的像我爸,講真我真的不知道為什么會有人這么說因為自己真的沒感覺,但是架不住人多,我也就認了。但不僅如此,我的性格也和我爸一模一樣。一樣的大大咧咧,一樣的不拘小節,面對事情一樣的向前沖,和十頭牛都拉不回來的倔。這個我是承認的。從娘親那里聽來的,小時候她回家晚,家里住五樓一進樓道就聽到我和我爸的聲音,她以為我們吵架了趕緊往上沖,一到家才發現我們聊的正歡。身為一個女生嗓門這么大也真的不是什么好事。
他一直自詡了解年輕人,輪滑,獨輪車,漂移板都嘗試過,五音真的不全但居然吉他也能像模像樣的彈上幾曲。當年我們家也算得上是第一批玩攝像的,到現在我剛出生五個月的錄像還能翻出來。最近幾年我沉迷于單反,想不到他居然還能指導一二。
印象中的父親就是這樣一直充滿活力,都快五十的人了還在繼續創業。但這些都架不住一句,然而。然而我發現,他開始拒絕新事物了,碰到我發給他的成績單,他寧愿讓我給他翻譯也不肯多看幾眼他其實會的英文單詞;聽到網絡用語,也不像以前那樣去問我而是選擇無視。這一切一切的小細節都仿佛提醒著我,你長大了,你的父母老了。
人這一生,生老病死,明明是自然規律,但又想著違背。上次回來我爸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你上大學了,以后我就不管你了”,對他的同事朋友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人這一輩子,后半生永遠比前半生長”。他說這些話時的心境我不得而知,但我無法想象父母老去時的樣子。這不對啊,我爸媽還很年輕啊。
但是仔細一想倒也能理解。他們經歷了那么多我所沒經歷過的事情,是否也累了,也無謂了,也不會再對已經看過的事情不再能提起精神了。
剛剛和我父母提起奇葩說,我說,你們可能不喜歡去看畢竟還挺鬧的。結果我媽跟我講,還是年輕呀,我們二十幾歲那會也是很喜歡這種來回交鋒的思維碰撞的。爹補充了一句,以前我們辯論賽也沒少看,厚黑學也讀的很開心啊。
我愣了,我把我想說的硬生生的咽回肚子里去了,因為他們也曾年輕過,但并不代表,他們已經老了。他們可能不像以前那樣那么活躍,但不代表他們不去理解。
我仿佛理解了他們所說的話,我仿佛又離他們越來越遠。
p.s.這篇文章前半部分是和父母視頻前寫的,后半部分是和他們視頻后寫的,前后心境變化挺大了,到最后整篇文章的主題已經變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寫什么了。。。匆匆結掉,就這樣吧。
致永遠年輕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