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從比爾蓋茨的年度書單推薦,也沒想著立馬要看,就覺得標題真是起的好,夠吸引人的。
在圖書館找另一本書——《萬物解釋者》的時候剛好看到它,就拿出來瞅兩眼,“哎呦,居然還是同一個人寫的!”樂呵樂呵,真不錯。
這個作者的頭銜挺吸引我的,“前NASA成員”,對于航空航天感興趣的人,都對NASA有一種難以言表的憧憬,這人在NASA工作,是得多幸福啊!
書很快就看完啦,有意思的歸有意思。
最開始我看的時候,也覺得這些問題很好玩:
如果地球和地上所有的東西都在一瞬間停止轉動,但大氣層還是保持原來的速度,會怎樣?
如果地球上所有人都拿著激光筆同時照向月亮,月亮的顏色會發生變化嗎?
這些問題腦洞很大,作者的答案也很精彩,假設和論證,給我的感覺就是兩個字 “漂亮”!
覺得作者回答的“漂亮”是因為我有產生共鳴,是這樣的 ,很多的問題解釋的時候都會牽扯到物理方面的知識,作者不停的假設條件并且配合適當的數據和原理來模擬會發生的情況,這讓我想起了高三模擬時候的物理題,我也是這樣:讀題,從中挑出所有因素,結合場景從腦子中找到合適的物理原理及公式來解決問題(因為題目往往是讓你求之后會發生什么。)唯一不同的是我要思考的是真的會發生的問題。
作者這一連串的論證讓我找到了高中做物理題時的感覺,自己那時候已經有點如癡如醉了,拿到一題的感覺是興奮,我當時有一種自信——“沒有我解不出來的物理題”(數學不行,太繞了……)那種感覺就像是黃巢拿下長安后,站在含元殿上大聲念“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感覺。人生巔峰啊~
哀兮~苦兮~
還有一種感覺一直貫穿我讀此書的每時每刻:我懂的太少了!
作者真是面面精通,任何問題都能八面玲瓏,慚愧慚愧,度日二十五載,媽的!混吃等死!
書讀完了,沒記住什么,趕緊學習學習,消除自己的恐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