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顧四周,身邊結婚后沒有不生孩子的。如果三年五載都沒生,大抵就要被勸分勸離,畢竟你耽誤了人家的終身大事啊。
我小姨早年一直沒懷上,不知道是夫妻兩誰的問題,那幾年日子很不好過,公婆看不下去一直挑唆陰陽,覺得她失去了女人的本分。
有些地方更過分,稱沒有生育的女人為“石女。”至于石女不生,是她身體素質的問題,是她想丁克的問題,還是男人的問題,統一都是女人有問題。
后來小姨生下雙胞胎兒子,公婆才終于不躥騰了,但小姨也沒因此過上多好的日子。
每次聽到身邊女生說被家里催婚受不了想湊合結婚但是不生孩子,都覺得是在異想天開…催婚壓力都頂不住,要拿什么去頂住婚后雙方家庭的催生壓力?
我見過許多女性口口聲聲說著不喜歡小孩不生小孩,婚后面對來自母父和婆婆公公以及老公的催生壓力下“被迫”生娃的案例了。
比起不要孩子,她們更害怕失去老公,失去一段所謂的親密關系,更害怕成為女人中的異類,被人端詳指點。國內行情,既不適合丁克,也不適合不婚不育,終免不了俗。
若是男人不想生呢,這種情況很少。大多數男人都覺得自己的姓氏血脈精貴的很。
那些婚前甜言蜜語說"尊重你不生"的男人,婚后撕下面具比川劇變臉還快。他會計算娶你花了多少錢該怎么回本,如果連孩子都不生,那就虧大發了。
婚姻從來不是兩個人的事,領證那刻起,你就被綁上兩大家族的生育戰車,把子宮使用權讓渡給夫家,婚姻這座圍城里,生育權從來都是集體表決制。
要么離婚,要么生,結婚后不生孩子的結局只有一個,就是好景不長。
所以不想生孩子的話,慎重結婚。戀婚育是一體的。
不生孩子就同居啊…同居不領證,房租AA制,過節各回各家,還可以理直氣壯不與對方家庭有聯系。在各種婚姻財產制度和傳統國情下,你情我愿根本沒必要領證,互相陪伴就夠了。
這個社會大部分女性,生來就沒有家。
后悔當女人嗎?沒有。
我討厭抱怨的婦人,討厭寫滿故事的臉。生活永遠有好的有壞的,關鍵在于選擇的自由和承擔的能力。
這世上比婚姻珍貴的東西太多了——完整的身軀,自由的靈魂,以及永遠不必對任何人說"保大還是保小"的底氣。
希望女人能堅決捍衛自己的子宮,堅決捍衛自己的生育權,不管生與不生,都由自己說了算。愿所有女性都能打破生育詛咒,做自己人生的主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