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大時代,必將是被精英所驅動的

有人說,你做了這么長時間的品牌,是不是越做越順手,越做越從容?在面對一個全新的領域品牌項目的時候,擁有了經驗就會從容不迫的制定出來有效的執行方案,去有力實現和落實。

其實,這些話和認識是對的,也是不對的。


說對呢,是因為經過了這么多年很多領域的品牌營銷項目的鍛煉和實踐,掌握了對很多行業品牌運作的規律,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自己的一整套相對完整的品牌認知。

但說不對,是因為隨著品牌建設能力的不斷的增強,會發現世界的遼闊讓人無法想象,總是會在很多不經意的地方,出現很多令人詫異的內容,新的觀點、新的方法、新的策略,在不斷刷新著自己的認知,真可謂是知道的越多,會發現自己不知道的會更多。

例如,雖然說品牌在各個領域中展現的底層都是比較類似的,都有品牌定位、品牌戰略、品牌形象、品牌內容、品牌傳播以及品牌的表達,但是到了每一個具體的行業之后,就會發現這些要素的配比、工作的重點和主要在運營和實施的策略都是不同的,是要與這個行業的基礎底層密切相關的。例如你做互聯網金融,就要有足夠的金融學知識,更要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大勢有著一個深刻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好互聯網金融的品牌營銷策劃工作。

另外對于做品牌營銷的人來說,這幾年一切變化的都太快,使得很多老司機們都越做越恐怖,而我也在其中之一。

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更立體先進的互聯網表現與交互技術。不懂新一代技術的品牌人和落后的企業營銷策略,將逐漸消失。

睜開雙眼的人工智能已經進入我們的世界


強大的大數據成為品牌與商業決策的底層


大數據深刻的改變了我們對于傳統世界的判斷和經驗上的認識,尤其是對于市場營銷、產品策劃以及品牌營銷而言,大數據的到來,使得我們能夠第一次精準的面向整個市場,通過互聯網數據的有效應用,把相關技術應用在策略中,實現對于區域、趨勢、行業、企業、個人的所有關系的連接和復雜計算,最終形成商業決策判斷時最具有價值的沉甸甸的數據支撐和市場行業趨勢分析與策略回避。

基于數據運算能力和大數據的建立,人工智能正在從我們意識上的一種科幻現象,走進了千家萬戶,無人汽車、帶有人工智能的手機、由物聯網打造的智能家居生態,此外還有大量的共享經濟下的新事物,都在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實現了高效的管理。而這對于一般的品牌人來說,可不是一個什么樣的好消息,據新聞消息,在美國以及中國的部分新聞通訊社,已經能夠通過人工智能實現對于大量金融數據的分析和稿件的生產,一般性的財經記者下崗成為了趨勢。

而同樣肩負有內容生產能力的品牌人來說,無論是廣告也好,還是生產出來的,品牌內容要更有效的直達用戶也好,再也不能夠通過過去那種想當然的經驗主義來進行判斷,而是要通過大數據不斷抓取和分析用戶與市場,并在這個基礎之上作出最有利益的決策。

在這幾年的時間當中,新技術新策略對于品牌營銷的顛覆和創新,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這也就意味著,原來品牌營銷理論的很多內容都已經逐漸的老化和萎縮,甚至是被淘汰。而且與傳統模式認知下,培養和建立起來的品牌人,則需要不斷的提升自我的認知,采用新思維,使用新工具,獲得新方法,用更好的創新去贏得未來的市場,實現品牌的價值增值。


既然已經產生了品牌的恐懼,既然已經意識到要通過與時俱進的技術與思維提升,來面對更加精彩和激烈的未來市場競爭時與用戶的挑剔時,你就認為這樣的意識就可以保證我們在未來一勞永逸了嗎?和無數次的技術產業革命,一樣的事,這次的新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所帶來的必將是財富的新機會的創造,也是品牌新機會的創造,但同樣更重要的是,也帶來了更大的落差和更快的財富創造與生產速度,兩極分化在現代品牌營銷當中正在成為主要的格局之一。優秀的品牌,會因為不斷的擁有更加優秀的人才和更領先的技術,不斷的摧城拔寨,始終掌握未來品牌話語權的高位,享受品牌溢價帶來的更大的市場紅利。而對于絕大部分品牌來說,則無一例外的被一個不斷放大的市場進行邊緣化。

同樣的道理,對于品牌營銷人來說,這種兩極分化趨勢也越來越嚴重,我將其稱之為還停留在工業時代思維的品牌人,和已經站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勇于嘗試新技術、善于使用新方法的品牌人。雖然也有很多在傳統企業和傳統領域的品牌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因為很多條件都不具備,所以他們依然做的是傳統時代的品牌營銷策略,最多也就是在傳統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一層薄薄的新媒體,當作自己品牌的資本市場運作的嫁衣和遮羞布。

這段時間,蘇寧和小米分別在兩所普通大學招聘中被指責歧視或不尊重,之前還有個電視節目中人力資源官對非211、985大學畢業生的不屑與批評。這其中,企業的問題是有的,但換一個視角看,就需要承認社會競爭與擇優人才資源組合的現實。

既然是商業企業,錄用企業能力范圍內最合適最優秀的人才是經濟學規律,選擇好大學好學生,這是企業風險最小收益最大的策略。企業不是用來做慈善的,是要在市場上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來賺錢的,這是生存法則。

不是好大學畢業的學生,也有很優秀的,但是比例上要比好大學小太多了,而且為了成功付出的代價和努力要很大。好大學之所以好,在于選拔學生的高度、教育師資力量、校風傳統與沉淀、學校提供的資源與教育視野,都比普通大學高出不是一般的量級,自然優秀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的機會,獲得成功的習慣和認知。

社會上很多成功人士在對外介紹的時候,往往都要介紹自己的母校,體現能力和信用背書。好大學具有這樣真實的價值,中國如此,美國也如此,耶魯校友、哈佛校友,這樣的價值外人很難獲得,社會的認知度也不同。教育水平和畢業學校背景,是一個人重要的社會標簽,而且是類似終身效應的。

對于普通非名牌大學畢業的人,最重要的不是去在嘴上捍衛自己學校的榮譽,而是應該努力提升自己,到可以與一流大學頂級人才競爭能力的高度上,這樣母校跟著你沾光,校友價值更大化,例如王石之于蘭州交大、馬云之于杭州師范。就算做不到,也要明白學校的牛逼,在于培養出的人真的牛逼。說自己牛逼明顯沒什么用。

人們都說,在互聯網時代,是一個人人都能夠借助平臺取得成功和實現自我價值的大好時代,通過互聯網,我們每個人都獲得了這個世界上與別人一樣獲得關注、贏得成功的重要工具和信息交流平臺,但是終其根本,通過互聯網能夠獲得成功的,更在于站在互聯網背后的那個使用者。有些使用者天然的就具備了極強的社會競爭能力,自然而然在互聯網上通過效應放大,反而成為了更加當紅的大v和意見領袖,擁有了更強大的商業變現價值和個人榮耀。而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因為無法通過互聯網之外的渠道去獲得更有效和更有意義的東西,反而在互聯網的用戶越來越龐大、個人信息越來越趨于傳播不出去的局面下,與當下最為強悍的大v網紅距離拉得越來越遠,8020法則依然有效,馬太效應依然是這個社會的主要現象。

在互聯網時代,尤其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能夠獲得成功的,往往是能夠認知到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等帶來的巨大趨勢,并且在互聯網之外,能夠有效的組織起來資源,將其變為現實的人。對于各行各業都是如此,而對于品牌營銷來說,這樣的現實來得更加殘酷和直接。


很多人都在向我問關于新媒體方面的事情,主要是在各種紛繁復雜的形勢下,大家都容易被新媒體的各種表象所迷惑。但其本質上:

新媒體無非是建立在定位和產品之上,通過有效策略,在內容、傳播渠道、用戶受眾效果上做的更富有成效。知識營銷和內容營銷都屬于內容層面,算法分發和社交分發都屬于傳播策略,用戶社群等等都屬于用戶受眾策略;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什么厲害?因為在新媒體上能更深刻更有效的去解決以上方面的問題。虛擬現實等是對內容感官體驗的提升。所以我正在推進和清博大數據的全面合作,用中國最頂級的大數據來支撐我最頂級的商業與傳播策略。

頂層策略和認知新媒體的本質,要遠比知道更多技巧更重要。

原來傳統的傳播學都叫有源傳播,現在的傳播學系應該叫做無源傳播,你不是在創造用戶情緒,而是在發掘用戶情緒。沒有社交貨幣,沒有用戶情緒,一切傳播就是失敗的。

拋開現象看本質,從本質去更好的做好現象。不要神話ip,不要盲目追捧直播,那些都是技法層面的東西,比起真正的建立在本質基礎上的新媒體營銷,都沒什么好說的。

對于新媒體的有效駕馭和管理應用,首先,看到的本質之后,再去進行延展相關技術領域的探路,事半功倍。如果看不清楚新媒體的本質、社會化傳播的本質,則往往會陷入一種迷茫和過分去追求細枝末節的層面當中,可能會在特定的領域、特定的區域和特定的時間內,取得一定的成果,但長此以往,就會陷入一種戰略被動中。一個人可以通過短期的利益來實現快速的變現,但是對于一個有著遠見的,希望將自己打造成為有品牌價值的企業組織來說,這樣喪失戰略的品牌與新媒體的追逐,絕對無法培育出來偉大的和優秀的品牌。

新媒體是這樣的,品牌營銷也是這樣的,我們社會中的很多工作、職業、事業其實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如果在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當中,無法去抓住事物的本質,那就會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一樣,始終無法找到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


這個時代,是屬于每一個人共同參與和推動的。自從工業革命之后,隨著每個人生產力的不斷的提升,社會地位和政治權益的不斷的加大,我們已經堅信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

但縱觀古今中外,無論什么時代,無論什么生產力,始終能夠引領時代航向發展,能夠在大時代中創造出奇跡的,還處于社會知識、權力、財富與認知的精英階層。例如在中國的互聯網電商時代成就了馬云,而馬云也引領了整個的中國互聯網電商時代,并成為當下中國最具有魅力和最富有影響力的科技企業領袖。而我們絕大部分人雖然享受到了電商帶來的暢快體驗,也用自己每天的實際行動推進了電商服務的升級,但引領者依舊是馬云們等少數的社會精英在實現。

馬云們代表著新一代的中國精英階層


相對于我們普通人,精英們能夠更好的、更有效的發現和掌握這個世界上最有意義和最有價值的商業信息和生產力工具,他們獨到的眼光和強大的社會資源的聚集、協調和動員能力,能更好的駕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移動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的全新工具和思維策略。我們可以認可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將在這個時代中獲得更大的財富價值,更隨心所欲的掌控自己的生活。但能夠引領這個時代發展,并推動和催生出前沿創新的,一定是屬于這個時代的精英們。

在這樣一個精英主導和驅動的大時代,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精進學習,一旦放棄了主動性和深度的學習與思考能力,在快速前進的時代中,就會被快速的拋棄和邊緣化。尤其在品牌營銷領域,一旦你在產品品牌中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還是停留在過去某個時間和狀態下的,面對現在消費升級的大潮和8090后們日益豐富和刁鉆的擴大的品味審美,老辦法是永遠解決不了新問題的,也無法打動新的市場。

現在的品牌營銷要做的,就是看到精英們在說什么,在做什么,跟上他們,不斷的利用這個社會給我們創造出來優秀的底層基礎設施,去戰勝品牌恐懼,去戰勝個人發展的恐懼,去戰勝對于這個時代的恐懼。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