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西游記》

暢談西游



? ? ? ? 《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其故事離奇曲折,人物性格描寫活靈活現,情節跌宕起伏,高度以魔幻現實主義的寫法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倫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爭。主要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去往西天取經,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才得以修成正果。

? ? ? 《西游記》寫于社會經濟繁榮的明朝中期,以民間流傳的玄奘取經故事為題材,取材于《大唐西域記》一書。但作者迄今為止還沒有定論,經魯迅、胡適等人的認定,以及在沒有確鑿證據的前提下,姑且將吳承恩暫定為《西游記》的作者。

? ? ?

西天取經大路上……


? ? ? 《西游記》雖然寫的是神仙鬼怪,但其寫作意圖在于“人間”,它無情地批判、諷刺了統治階層的昏庸無能、暴虐無道,借以揭露了當時那種官官相護、貪贓行賄、徇私枉法等種種黑暗的社會現象。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所遇到的妖魔鬼怪都是現實中欺壓百姓和群眾的有權有勢之人。這些妖魔鬼怪并不全是動物修煉成精的,很大的一部分都是與天界的神仙有一定的關聯。比如說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其實是太上老君身邊金銀二爐的童子,陳家莊的鯉魚精實際上是觀音蓮花池中的鯉魚等。在人間流傳著吃了唐僧肉便能長生不老,所以一個個的妖魔鬼怪都打著想要“長生不老”的旗號,在唐僧西天取經的路上布下埋伏,想要一舉拿下唐僧,因而在取經的路上總會發生唐僧被妖怪抓走的事。經過大師兄孫悟空的解救,唐僧多次在險境中得以生存下來。每次在降伏妖怪的過程中,有身份的妖怪,他們的主人便會來為他們開脫罪責,并回到了原來的地方,比如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最后依舊回了天庭做太上老君的童子;沒有身份的妖怪 ,最后都是死在孫悟空的金箍棒之下。換句話來說,就是沒有后臺的妖怪都被打死了,有后臺的妖怪都被接走了。作者借以通過這類事的發生,諷刺了上層統治者和下層串通、狼狽為奸,一起迫害剝削老百姓的社會情況。比如2010年發生的李啟銘醉酒駕車傷人事件,李啟銘被攔住后說了一句“我爸是李剛”,語言上所暗示的就是我有后臺,你能拿我怎么樣?官爹——這真是一個很強勢的后臺啊!這件事在網上曝出之后,曾一度被熱議,“拼爹”“官二代”等詞被說的熱火朝天。這些人認為自己有靠山、后臺,便依權仗勢,仗著自己的親人當官就可以不顧社會的律法,為所欲為,危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西游記》中所塑造的人物

? ? ?

仁善當先


? ? ? ? ? ——唐僧,是一個完美型的人物。他誠心向佛、性情和善,慈悲為懷,擁有儒家所倡導的“仁愛”之心。唐僧的地位,在當時來說,是取經集團形式上的首領,在現實社會來說,是一個有權力的領導,有權決定人的去留。但在取經路上他卻又經常善惡不分,人妖不分,顛倒是非:把要抓他的妖怪當成好人,加以姑息和縱容,給妖怪長志氣;卻把火眼金睛識破妖怪,對他忠心耿耿的孫悟空無端責罵,多次施壓,殘酷打擊,誤會孫悟空,以至于使孫悟空忍受不了,多次要回花果山當他的美猴王。作者通過描寫唐僧這一人物形象來批評當時社會的那一些所謂的追求并代表著“真理和正義”的人,并進一步抨擊了佛教信條主義的那種與人為善的思想。


桀驁不馴、放蕩不羈,愛自由。



? ? ? ? ——孫悟空,是一個正義型的人物。他活潑樂觀,敢于斗爭,他不僅有七十二般變化,還能騰云駕霧,翻一個筋斗,也能縱出十萬八千里遠。他本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集天地日月精華所生,沒有所謂的親人,更沒有所謂的顧忌,后來去學藝拜菩提祖師為師。他不僅去東海龍宮取得了定海神針——金箍棒,他還下地府改了他的生死簿。因此,玉皇大帝有所顧忌,便屢次把他招入天庭,授他做弼馬溫,掌管蟠桃園。但是孫悟空反對束縛,要求自由,于是他奮起反抗天庭——大鬧天宮,意圖奪取天庭的最高領導權,“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這既是對統治者無能昏庸的諷刺,也強烈表現出在當時的社會里,老百姓與統治階層地位不平等。孫悟空代表了反壓迫的正義力量,體現了人民迫切需要翻身的愿望。


憨態可掬



? ? ? ? ——豬八戒,是一個活潑型的人物。他好吃懶做,貪財好色,他本是天蓬元帥,卻因醉酒調戲了嫦娥,被貶下凡,投了豬胎。他是西游記中最復雜的,也是作者花費大量筆墨所描述的一個人物形象。他意志不堅定,經常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動不動就說“分了行李,回高老莊”之類的話。作者還把人本能具有的欲望都加在豬八戒身上,他貪吃、貪睡、貪色:見到吃的必然先自己吃飽再說;叫去化齋,結果他躲在樹叢里睡覺;見到美女,那雙眼睛就移不開了。豬八戒這一人物形象中所表現出憨厚可愛,與當時社會主流思想的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欲”的主張是相背而馳的。


純樸善良



? ? ? ? ——沙和尚,是一個和平型的人物。他憨厚純樸,誠實善良。他本是天庭的卷簾大將,因打破琉璃盞,被貶下凡,常年呆在流沙河。自他加入取經隊伍,一路上牽馬挑擔,卻也很少話,最常說的就是“大師兄,師父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師父和二師兄都被妖怪抓走了!”然后再來一句“這如何是好?”由此可見,他是非常缺乏主見的,遇到困難,從不會主動想辦法解決,只會在那里干著急。作者借此形象反映了當時朝廷上那些無能大臣的真實寫照。

? ? ? ? ? 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魯迅先生曾指出:“《西游記》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西游記》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它反映了在當時逐漸走向腐朽、衰落的封建社會,那一種沖破束縛,追求個性理想的思想。作者把他對社會、對人生的看法和態度寄寓于小說之中,用諷刺幽默的語言來反映當時社會的腐敗和黑暗,用不同的人物形象來反映社會各階層人的心理。

? ? ? ? ? 魏征向李世民進諫時曾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是非。”在當今社會,我們仍然需要去閱讀更多的文學著作,了解更多的文學史實,以史為鑒,吸取教訓,努力做到最好!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名著閱讀《西游記》復習資料 主要知識點 1、《西游記》:一個奇幻的神話世界,體裁:長篇神話小說 2、作者:吳承恩,...
    波波說語文閱讀 7,651評論 3 27
  • 一、前代猿猴形象分析 (一)先秦猿猴形象 先秦關于猿猴的記載并不多,而且還存在著部分如《山海經》中所涉及的“類猿物...
    Emrysyrm3閱讀 10,266評論 5 17
  • 第一 最愛看的是《西游記》 《西游記》是一部中國名著,我們從兒童時代就已經對《西游記》里面的人物啊,故事啊,非常的...
    冬日暖揚閱讀 2,916評論 5 11
  • 常識 1、作者吳承恩,明代小說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陽山(今江蘇淮安人。 2、體裁:長篇神話小說 3、主要內...
    小杜之母閱讀 1,591評論 0 2
  • 小姐妹A告訴我們終于離婚了,我們聽見如釋重負。這一路實在是太坎坷,都是辛酸。小姐妹A標準身材,大眼瘦臉,性格也很...
    星軒夢海閱讀 488評論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