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快過年的前2個月就開始向往過年,因為過年的時候有平時想吃卻吃不到的東西,也會有新衣服穿,還有自己想看的電視劇,最主要還會有壓歲錢。
我家在湖南永州的一個小山村,小時候我爸媽過年前都會帶我去一趟集市,我們家到集市有十幾公里山路,平時爸媽都不愿意帶我去,因為山高路滑不方便,其實自己并不會覺得難走。
到集市后可以吃到自己百吃不厭的米粉絲,還可以加幾根油條,吃飽后爸媽會帶我去挑自己新衣服,會買一些年貨,在這一天爸媽會放手讓我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東西。
年前的15天是最繁忙的時候,我家有一口兩畝大的水塘,過年前會把水放干,自己會拿個水桶下塘抓魚,雖然很臟,但樂在其中,抓魚需要一天是時間,并不會感覺到累。
我們會把大魚跟小魚分開處理,大魚大部分會放在一個比較水深的田里養著,還有一部分會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還有幫忙干塘的人,小魚會直接帶回家一部分會做成水煮小魚吃掉,剩下的會全煎炸成魚干過年吃。
晚上老爸會在田邊守夜到1、2點才回家睡覺,早上5點又起床帶這我去賣魚,我很喜歡跟著去,因為每到一戶人家,他們都會給我幾顆糖,或者幾個桔子,雖然天氣很冷,但也樂不思蜀。
到了大年30,上午貼對聯,下午會上山祭祖,回來就洗澡,說是可以洗去過去一年的晦氣。
吃年夜飯前會放鞭炮,不管過去的一年生活多么拮據,年夜飯都會有一桌滿滿的飯菜,吃完飯還會放手握煙花,雖然有些沒出管就炸了,但還是意猶未盡,做主要還會有期盼已久的壓歲錢。
最開心的是可以用壓歲錢買一些畫炮,看見誰不爽就拿一個扔在他身邊嚇他一下,還有我們百看不厭的電視劇,讓我回憶最深的是10幾個小孩圍著一臺黑白電視看西游記,一邊磕著瓜子,一邊討論著孫悟空。
小時候的我們很容易滿足,一顆糖、一件事、一部電視劇都會讓我們回味很久,事到如今小時候的那些東西能找到、吃到、也能看到,但是我們都覺得沒有了小時候的年味,不是年味變了,是我們的生活與思想發生了變化。
我們越來越喜歡追求效率和方便,也越來越容易得到方便,我們以前可以為了過年而做的精心準備,現在被我們當成了“繁文縟節”,我們選擇了咋方便咋過。
所以現在過年變得沒有年味了,每年我們選擇坐飛機、高鐵、火車、或者開車回家過年,但到家后只是陪父母吃一頓飯,其余時間都在低頭看手機、或者看電視。
但如今以不是當年,你如果在家找不到事,還跟小時候一樣,父母就會嫌棄你,說你長不大、不上進。
我們變得越來越有責任了!
隨著父母年紀越來越大,我們無時無刻不想著什么時候才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沒結婚的父母會在過年的時候逼婚,讓你早點結婚了卻他們的心愿,稱年輕幫我們帶大,過年都是憂心忡忡。
結了婚有小孩的,如果自己的事業沒成功,更覺得壓力大,加上父母的嘮叨,自己更沒有心思去感受年味。
我們不是不能停下腳步,是時間不能回到以前,我們害怕失去,因為我們知道沒有人會愿意等你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