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之后果然看書的時間被大大壓縮了,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另一邊還要準備教師資格證的考試,一個頭一百個大,抽空看電影成了一種解壓的方式。中午偶然想起我都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遍雪花秘扇,下午就偷偷看完了。當初第一次接觸到這個電影的時候我還不知道全智賢是誰,現在我已經是全智賢的狂粉了!美就算了!化成熊貓眼也可以美的那么不可方物?!
這個電影講了兩個故事其實說成三個故事也可以。
按照時間來講,第一個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的湖南。在那個視女性纏足為美的時代里,小百合和小雪花雖然一個生于鄉土、一個生于官宦人家卻都難逃纏足的命運,也正是因為纏足才把兩人的命運纏繞在了一起,謂之“老同”。她們會簽下一種叫做結交書的東西,并一同學習女書寫在扇面上用以日常通信。
當她們長到要嫁人的年紀時,命運發生了不同的變換。百合原本家境貧寒卻遠嫁到了一個富庶人家,出家門的一瞬間,雪花塞給百合一把折扇說:“不要忘記,沒有人能拆散我們。”后來的雪花則嫁給了一個屠夫。兩人斷斷續續用女書聯絡著感情,但要見上一面卻異常艱難。百合要到姑婆廟拜神順便可以與雪花也見上一面,奈何百合的婆婆卻并不認為結婚之后再與雪花來往是一件好事。在那個遵循著三綱五常的時代,百合不顧婆婆反對,私自見了雪花。兩個裹著小腳的女人艱難的挪過一座小拱橋,牽手微笑。拜過神明的她們躲在角落說話,百合開口第一句話便是:“你丈夫對你好么?”這種事當然瞞不過百合的婆婆,當晚百合就被關在了小黑屋里。
再見面已是很久之后的事情,百合去了雪花的家,嫁給了屠夫的雪花日子過的自然不能與百合相比,雪花想要抽出一晚多陪陪百合,卻被自己的丈夫以“今晚你要跟我在一起”的理由拒絕,百合看著雪花的處境雖然心疼卻不也便多說。在雪花家小住的日子里趕上了太平軍叛亂,所有人只好棄家逃難,露宿荒山野嶺。在那個漫天飛雪的夜晚,雪花的兒子被活活凍死,下山找牛的丈夫回來后發現兒子已沒有了呼吸,抱起孩子的尸體向天哭喊,哭喊聲驚醒了雪花,她這才發現兒子已經死去,雪花難以置信的撲了上來,卻被丈夫一頓毒打。他無法接受兒子的死,怪罪雪花沒有照料好孩子,甚至孩子已經沒有了氣息,她也不曾察覺,可是他根本沒有意識到那個孩子也是雪花的兒子。
叛亂過后,百合也該回到自己的家里去了。臨行前百合提出想讓雪花和她一起走的想法,不希望她在這里受苦受累。雪花不是不清楚百合的意思,但她明白兩人的世界漸行漸遠,她不愿成為她的拖累。于是她聲稱那個男人是她丈夫而且她也愛她的丈夫,所以她不會走。于此同時還不忘加上一根刺,她對百合說:“你那尊敬的丈夫,從沒有表示過他愛你吧?”百合的丈夫到底有沒有說過哪一句話,雪花又怎么會知道?只是雪花很清楚,在那個時代女人是生養孩子的工具,哪里有什么愛的存在,這樣說不過是為了營造出一種我雖貧苦,但丈夫是真心愛我的假象以刺激百合罷了。可是她也怕百合如她一般精明,能夠讀懂她的小心思,于是在百合離開后,雪花托她人將寫過結交書的折扇帶給了百合,意為老同結交一事至此已徹底結束,并告知自己已經有其他姐妹了。這樣的舉動讓百合傷透了心,甚至要丫頭燒掉所有的折扇。
在其他女孩出嫁前的準備事宜中,百合與雪花再度相逢。百合紅著眼眶強忍眼淚瞪大眼睛看著雪花,眼神里說不出的欣喜與哀傷;雪花不曾與她對視,卻也在她的眼神離開自己的時候,偷偷斜睨。最終,百合沒能在那個氛圍里繼續安坐,起身顫巍巍離開了。
后來的某一天,雪花的女兒出現在百合的面前哭著說睡夢中總是喊著百合名字的母親已經時日不多,希望百合能前去探望。百合心中自是有恨,認為她與雪花已沒有關系,她已有其他的姐妹。當孩子說出當年真相她才恍然大悟前去探望,百合雖然握著手、躺在雪花身邊陪了她最后一程,終究還是留不住她。雪花離開了,故事結束了。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90年代的上海。出生在韓國直到14歲才來到中國的索菲亞,因為要學習中文才遇到了妮娜。嚴格上說妮娜是索菲亞的老師,但是因為兩人年紀相仿,自然熟絡成朋友。當年正是天后王菲流行于年輕人世界的時代,妮娜常把唱片帶到索非亞那里,兩人隨著節奏起舞出青春的模樣,然而這種快樂卻遭到索菲亞繼母的反對,她讓妮娜不必再來教索菲亞中文了。好朋友之間的感情通常不會因為家長的反對就逐漸冷卻,妮娜和索菲亞在索菲亞姑媽的介紹下,了解了老同的故事并結為老同。
股市慘淡的經營導致索菲亞的父親在索菲亞高三的時候去世了,經受打擊的索菲亞非常難過,也不愿與繼母講話。繼母無奈之下做出決定:如果索菲亞高考不理想,就將她送回韓國。
考試鈴響的那一刻,索菲亞松開了妮娜的手說要去廁所,妮娜生怕索菲亞無心考試真的被送回韓國,就將自己的卷子填了索菲亞的名字。年少的索菲亞還不知道如何去訓斥妮娜犧牲自己的未來以保存兩人友誼的荒唐做法,也不明白怎么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激,她只能假裝埋怨:“你覺得我考不上么?”
無論妮娜如何保證這絕對不會有問題,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東窗事發,母親訓斥了妮娜,不理解辛苦養育十幾年的女兒為何竟然如此回報自己?而索菲亞也沒能留下來。
自此之后,妮娜雖然不奢望父母能理解自己的行為,但也開始為了未來而努力。她拼命學習,努力工作,擁有了不錯的成績,馬上就可以出國去紐約完成自己的夢想。這個時候索菲亞已經回到上海,妮娜告訴了她這個消息,她很高興。但是妮娜卻說她并沒有想好要不要去,因為她會擔心索菲亞。索菲亞知道按照妮娜的性子她會像當年一樣犧牲自己的未來,所以她開始策劃一個局。
索菲亞接受了一個商人的求愛,要和他一同去另外一個地方。妮娜自然不能接受索菲亞只認識了這個男人幾天就要把一生交給他的現實,按照索菲亞對妮娜的理解,她也當然明白妮娜絕對不會接受。故事按照索菲亞的預期發展著,兩個人吵了起來。妮娜埋怨自己一直在為索菲亞操心,而索菲亞自己卻對自己如此不負責任;索菲亞趁機再澆一把火:“我有讓你替我操心嗎?”一時難以接受的妮娜說自己會去紐約,不會再管索菲亞的事;索菲亞無所謂的回一句“很好”,大功告成!從此兩人再無聯系。
就在妮娜要去紐約之前,索菲亞出了車禍,醫院按照索菲亞出事前最后撥的一通電話聯系到了妮娜,妮娜自然推去了紐約之行,才逐漸發現了索菲亞的秘密。
這兩個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說是三個故事也可以是因為:主線是九十年代上海出現的索菲亞和妮娜,上世紀湖南的故事是索菲亞為了紀念兩人的感情寫的小說,實際上也可以看作兩人的前世今生。
很多人簡單的將這兩個女人之間的這種情感歸結為同性戀或者女性間的友誼,我并不贊同。首先它必然不是一種同性戀。其次它不完全是在講述兩個女人之間的友誼。它包含著契約精神、忠誠,也訴說著無論是去古代還是現代,女性所承受的更多的痛苦。
在古代無論是富貴的百合還是貧窮的雪花,作為女性,她們都沒能逃脫時代賦予女人的枷鎖:生兒育女、三從四德。就連老同這種看上去寄托無限溫情的特有現象,不也是男尊女卑的產物。然而現代生活中,妮娜在深夜脫下高跟鞋撫摸著自己的雙腳,這時的她才是自由的,當她穿上高跟鞋以一口流利的英語縱橫商場時,背后付出的心酸和努力也只有她自己清楚;索菲亞為了紀念自己與妮娜的這一份感情寫了一本書,卻只能依靠認識不了幾天的商人的力量才有可能出版。自始至終,這把枷鎖都沒有消失,只是換了模樣。
100年前,寫下結交書的百合不惜違背婆婆的意志也要遵守與雪花的約定;另一份筆跡后的雪花哪怕萬劫不復也不愿成為百合的累贅。100年后,同樣一份結交書在妮娜和索菲亞的命運上打了一個結。妮娜愿意一而再再而三的犧牲自己的前程替索菲亞操一輩子的心;索菲亞卻寧愿妮娜怨恨自己也要送她離開。她們一個為了保有這份協定不惜放棄一切,另一個似乎是撕毀了一紙協定,實際上正是為了維護當時刻在心頭的約定。不論發生過什么、用了什么樣的方式,她們都忠誠的守護著這一份結交書,履行著年少時的諾言:相愛相惜永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