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色學習帽:學習內驅力
1.積累成就感
具有成就感的孩子能感知到自己的力量與價值
2.幫孩子建立成就感的鼓勵句式
描述式:我看到你...
“我看到你昨天放學回家之后先寫了作業。”“我看到你自己在努力地尋找這道題的答案。”
家長把孩子的具體行為描述出來,孩子就會感受到。孩子自己的努力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和認可,孩子感受到了歸屬感和價值感。
欣賞式:謝謝你……
“謝謝你今天幫我做了某件事”,或者比如雙子女、多子女家庭,就可以跟孩子說“謝謝你今天幫我帶了妹妹”等等。
賦能式:我相信….…
比如“我相信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解決這道難題”。孩子就會自己去開動腦筋想,覺得自己是可以的,爸爸媽媽是信任自己的。
孩子需要歸屬感、價值感。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給他歸屬感和價值感,孩子就會覺得自己背后有人在看,有人支持,有人會愛他,然后他會覺得自己有價值,覺得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他的內驅力才能夠被調動。
3.建立目標感
幫孩子了解自己能夠到達的終點在哪里,給孩子持續的成長動力。
幫助孩子確立目標感是培養內驅力的一種方式。因為孩子有了內驅力,還希望他有一個持續的成長動力,所以要有目標感。
還有就是孩子要有大的社會價值感。對現在這一代孩子來說,他們學習的動力不再像我們那個年代一樣,是為了未來有個好工作,要解決生存問題。所以說這樣的話沒辦法激勵現在的孩子。
那么,父母在培養孩子發現人生目標感上,如何才能做到最有成效?
陪伴者:傾聽,引導,有啟發的溝通成為孩子的陪伴者,關鍵是學會是傾聽和引導,順著孩子感興趣的點去去引導他,聽他的表達和思考。
在談到未來的計劃時,父母們要學會問一些恰當的問題,并耐心傾聽孩子的回答——
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為什么你如此在乎這些事情?你有長期目標嗎?如果有一天回顧你的一生,你希望自己如何被他人記住?
圍繞這些問題展開對話的機會是很難得的,這會觸發孩子內心的思考,幫助他表達自己的興趣志向,讓他產生一些有目標感的想法和行動。這其實也是在給父母指路,弄清楚該為孩子的目標提供哪些支持。
B、 激勵者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引導他們主動建立人生目標。作為父母,最關鍵的就是關注孩子的興趣傾向,適當地引導他挖掘自己的人生目標,同時鼓勵孩子為自己的目標付諸努力。在孩子習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激發他的自信心,以及樂觀的人生態度。
3.收獲價值感
當孩子意識到自己學的知識能為他人創造價值,孩子就愿意持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