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蟬
? ? ? ? ? ? ? ? ? ? ? ?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 ? ? ? ? ? ? ? ? ? ? ? ? ?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 ? ? ? ? ? ? ? ? ? ? ? ? ?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 ? ? ? ? ? ? ? ? ? ? ? ? ?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翻譯
? ? 你棲身高枝之上才難以飽腹,你雖含恨哀鳴徒然白費神勁。
? ? ? 五更時蟬聲疏落,幾乎斷絕,而蟬棲息的大樹依然蒼翠卻無絲毫同情。
? ? ? 我官職卑微,像桃梗一樣飄蕩不定。故鄉的田園早已被荒蕪雜草埋沒腳脛。
? ? 煩勞你的鳴聲給我敲響警鐘,我也舉家操守象你高潔不佞。
注釋
1、高難飽:古人誤以為蟬是飲露充饑的。故曰"難飽‘’
2、徒勞:蟬在高樹上悲鳴以傳恨,但無人同情,只是徒費聲音。
3、一樹句:意謂蟬雖哀鳴,樹卻自呈蒼潤,像是無情相待。實是隱喻受人冷落。樹無情出自江淹《江上之山賦》:"草自然而千花,樹無情而白色。"
4、薄宦:官卑職微。
5、梗泛:飄蕩不定。
6、蕪已平:長滿荒草到了沒脛地步。
7、君:指蟬。
8、舉家清:家貧如洗。
創作背景
? ? 李商隱平生曾兩度入官秘書省,但最終未能得志,處境每況愈下。該詩就是表達了他雖仕途不順,卻堅守清高之志。
賞析
? ? ? ? 古人有云:“昔詩人篇什,為情而造文。”這首詠蟬詩,就是抓住蟬的特點,結合作者的情思,“為情而造文”的。詩中的蟬,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 ? ? ? ? ? ? ? ? ? ? ? ? ? ? ? ? ? ? 此詩借蟬自況,自嘆身世來表達自己高潔的品行。以蟬之高潔自警,喟嘆身世之淪落飄零。? ? 先是描寫蟬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來,直抒胸臆,感情強烈,最后卻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蟬身上,首尾圓融,意脈連貫。全詩以蟬起,以蟬結,章法緊密,對蟬的刻畫與詩人的情意婉轉表達到了渾然交融與統一,前四寫蟬是顯,其次自喻其間,身份自見,是隱。詠物而不沾滯于物,詠物以抒懷,抒懷而又切合于物,物我一體,不落痕跡,此之謂借物詠懷最上乘。
藝術手法
? 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詩人通過詠蟬寄予自己的身世情懷。
名家點評
《唐詩三百首》:無求于世,不平則鳴;鳴則蕭然,止則寂然。上四句借蟬喻己,以下直抒己意。
《匯編唐詩十集》:唐云:堪與駱臨海、張曲江并馳。
《唐詩歸》:鐘云:五字名士贊(首句下)。鐘云:三字冷極,幻極(“一樹”句下)。鐘云:自處不茍(末句下)。
《峴傭說詩》: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