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做這件事情時,想了很久該從何處開始。努力回憶過去的光陰和人事,大多已經模糊,或許更多的已經從記憶里消失而無從述說,然而還是有許多畫面清晰的留在我的記憶里。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場景和對話,會突然的躍入腦海,想要再深入的回想更多的細節時又消失不見,宛如海豚在平靜的水面上躍起又沉入海面,留下一道優美的弧線和漸漸消散的漣漪。
現在是一個節點了,這時候不做這件事情,或許這些殘留的記憶也要漸漸的從我記憶力溜走。整整一個十年如果沒有留下什么的話,我不知道后面的歲月我會保留下什么值得記憶的東西。
怎么開始以及以什么樣的形式開始?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想到了郭大師的一句話:以前過日子按月來計算,一年12月就過完了,現在上班了,就不用這個笨辦法了,我們按項目來計算,比如今年做了這個項目,做完后就過年了!這確實是一個好方法。我查看了我的電腦,做過的項目都一個個擺放在以項目名稱和開始年份為標簽的文件夾里,條理還算清晰。那么好吧,我就以做過的項目為時間軸和載體,記錄這十年來的工作和生活。
結構專業的人大多都是枯燥、無聊和古板的,我不想把這段記憶描寫的像結構施工圖那樣嚴謹和無趣,但剔除了結構本身的內容后記憶又好像突然缺失了骨架一樣坍塌下去。結構還是必須的,但又不全是結構。這就是我后面工程總結的一個主導思想。以一個結構工程師的視角去記錄這些項目,或許也可以命名為《看見》之類的暢銷書。然而我實在沒有信心真的能寫出一本能定義為書的東西,權當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記的一個記錄吧。
總結,不是為了忘記。
2017.04.17
劉成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