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 ? 很久沒動靜的閨蜜群突然閃出一條消息,打開一看,是閨蜜x發了個微笑的表情,然后接下來:“姐妹們,今天我辭職了,想去旅行。”這時群里的其他姐妹開始陸續發聲,都在嘰嘰喳喳詢問“為什么辭職”之類的話,許久過后,x并沒有對疑問作出任何解釋,隨后,她又發了一條:“我準備去新馬泰旅游,已經報團了,剛才正在網上瀏覽相關信息,你們有什么需要我幫你們買的嗎,新馬泰那邊有些大牌化妝品比國內便宜很多呢。”
? ? ? 整個過程,從群里開始有動靜,到各種消息和表情炸開,我都沒有發聲。當時我正在電腦面前,戴著一副厚重的近視眼鏡努力,認真地準備第二天面試的事情,群里的姐妹們都激動起來,紛紛將自己的采購清單往群里發,也只有我并沒有作出任何反應。
? ? ?“jz,在嗎,你要不要帶什么東西?像歐萊雅系列啊,露華濃系列啊,耐克系列啊都比國內便宜很多呢。”x這樣說完并艾特了我。“等下,我看看,我還不知道我缺什么呢。”
? ? ?簡單回復完,便開始在自己的化妝包里倒騰,突然想起自己很早之前就一直想買一瓶粉底液,于是便讓x幫我帶一瓶。x也很爽快的回應了。就在我發完我的購物需求后,我也沒有做過多的寒暄和詢問,沒多會群里慢慢又重歸寧靜。或許大家都在忙吧。我也繼續忙碌著自己手中的工作。
? ? ? 到了晚飯時間,我停下了手中的事情,簡單收拾了下桌面上的資料,準備下樓吃飯。習慣性出門前看下手機,于是又拿出手機,打開微信,發現還是閨蜜群里新鮮出爐的若干條信息,我反身坐到桌面上,雙腳踩在凳子上,雙手捧著手機擱在雙膝上,認真翻看每一條消息。這個聊天也是x先導出的,“我們換了個經理,我很不喜歡這個經理,所以辭職了。”
? ? ? 接下來,沒有了之前滿滿的疑問,而是出現各種象征性的“安慰”、“摸頭”、“微笑”等表情符號,稍微有點字數的也就是“沒事,你條件那么好,還可以找更好的”。這一次我依舊沒有說話,x的話讓我陷入沉思。
02
? ? ? 從大學到現在,X在我心里一直是一個活的瀟灑的姑娘,家境的殷實讓她從來沒有生存甚至是生活的壓力,自身的優越條件也讓她從來不存在自卑的思想,永遠活的那么率性而為,但又色彩斑斕。
? ? ? 讀書時期,不想起床就睡覺,不想上課就逃課,不想備考就逛街;想吃好吃的,就果斷滿足自己,哪怕是進口的東西也要想辦法買到;想美美出境,就劃上亮麗妝容,哪怕需要早起一個小時梳妝打扮;想戀愛了,遇到了便在一起了;想一個人了,冷靜下就分開;想旅行了,背上行囊就踏上旅程…看,X就是這樣一個自由自在的姑娘,能夠在自己想做的時候做到,不想做的時候不做,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不卑不亢。
? ? ? x很漂亮,活的也很漂亮,她懂得作為女生,首先取悅自己,其次與他人愉悅。只有先取悅了自己才有通透的心境與他人愉悅,只有取悅了自己才能讓自己渾身散發開心的因子,靠近的人都雨露均沾,也都開心了。
03
? ? ? 大部分人經歷的長大總是中規中矩的,習慣于把成長的條條框框加諸于身,束縛得自己不敢跑,不散跳,不敢鬧。
? ? ? 學生時代的我就是那個人人眼中的乖乖女,學習上自律,生活上自覺,家人不會擔心我不聽話,老師不會擔心我不聽話,朋友只會強調你是個聽話的好孩子。所以為了符合別人眼中的自己,我也的確做到了聽話,懂事,一二十歲青春中可以嘗試的瘋狂皆在那一句“你是個聽話的姑娘”中消亡,無聲無息,不驚不喜。所以注定那些年的青春被貼上單純、聽話等標簽,然而真正回憶起那段歲月,才幡然醒悟,所謂的單純實則是無趣,所謂的聽話不過是死板。
04
? ? ? 生活是公平的,生活給予我們的感受也是公平,敞亮的歲月中沒有過放肆,沒有過冒險,必然在某個驀然回首的瞬間驚覺自己的人生過得如此空洞、無味,那顆躺在波瀾不驚記憶中的心也從那一刻開始不安,更不愿意安,在靈魂某個深處律動、甚至是嘶吼。
? ? ? 認清了這一點后,我的生活突然間亮了。大學畢業后,順利讀研,傳說中讀研的生活勝似苦行僧,那時對于未知有一絲絲的憂慮,害怕,然而真正開始了傳說中的研究生生活后,發現并非如此。
? ? ? 新的學習生涯遇到了一群性格迥異,卻又無話不談,志同道合的閨蜜,好友,同窗,一起學習,學術搞起來,一起旅行,心靈放飛起來,一起瘋狂,思緒打開來,很多全新的嘗試便是在讀研的那段日子依依實踐和實現,現在想想,發覺那段放浪不羈的日子才是遲到的青春,沒有畏首畏尾,也沒有不管不顧,很好把握了冒險與安全之間的平衡,自娛和共樂的平衡。
? ? ? 現在想想,可能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百分之百順遂,前半生顛沛流離,后半生必然會享受現世安穩,對于年少的青春亦是如此,沒有瘋狂過,總有一天,在你足夠成熟,又尚未長大的時刻,你會選擇不一樣,會懂得先悅己,而后與人悅。
(今天翻看手機備忘錄,發現去年的同一時刻編輯到一半的文章,打開看看,用一年的回味續寫了后半部分,以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