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之道,在近來的中國風靡很久,自己也不能幸免。關于斷舍離的書,自己關注過《斷舍離》《丟掉50樣東西,找回100分人生》《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但并沒有按照書的內容在看完之后開始動手。15年的搬家是個很好的契機,有種不忍心在家里裝垃圾,所以開始有意無意的斷舍東西。在斷舍東西時如果想起就會記錄一下。不知覺間已經丟掉超過100件的物品,相信這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畢竟只是根據記錄的數據進行統計。
1、到底丟了哪些物品
大部分的書籍都會告訴我們,在丟東西,把所有類似的東西都放在一起,然后一件件的思考其應有的去處。剛開始的時候,我嘗試的是“即興斷舍離”的方式,即每次收拾時發現無用之物時丟棄,但這種方式總覺得不夠盡興。后來嘗試按照“空間定位斷舍離”的方式之后,發現整個人的心態發生變化,至少不會像以前那樣的焦慮。
在這種方式中,首先需要對房間的每個空間進行定位,比如臥室用來睡覺、廚房用來做飯、書房用來看書。如果你是租房或者房間的空間比較小,可以將空間的內部布置進行定位;如果對每個空間的定位了解之后,開始對所有的東西按照空間地位進行歸類,比如把衣服全部放在臥室,把杯子全部放在客廳。這樣一方面可以清晰的了解自己所擁有的物品數量,其次可以對房間有個全局的把握和了解。在嘗試第二種斷舍離方式的時候,我發現每個房間都有超過空間承受能力以及個人使用范圍的物品數量。
以下是我將近一年斷舍離的物品,
(1)廚房:有將近30件的物品來自廚房。
過期食物:米酒、黃桃罐頭、老家米粉、糯米粉、小麥粉、小米、冰箱冰凍魚肉、過期調料、京東公益購入的蘋果一箱、清酒等;
存貨物品:朝鮮菌菇、盒裝枸杞、蜂蜜;
長期不吃:德國牛奶、何首烏精粉、膠原蛋白膠囊、鳳凰姜糖等;
多余物品:搬家購買及別人贈送的多余刀具、雙11誤下單的電熱水壺、買刀具配套贈送的木插刀架、花旗銀行贈送的廚具三件套、上家房東遺留的廚房圍巾;
壞掉物品:電飯煲。
(2)書房辦公:在沒有寫這個文章之前,都沒有意識到這塊的數量會超過廚房,達到40件之上。
備份文具:多功能器計算器、小型訂書機、多余眼鏡盒、多余削鉛筆刀、兒童鉛筆套裝、一次性梳子等;
紀念之物:交大筆殼、伴郎領結、2014年公司生日賀卡、世博會黑龍江館紀念封;
其他之物:公司雜志、零錢、飯店蓋章卡、各種卡片、各種證件復印件、戶籍證明、未婚證明、過期臺歷、體檢報告等;
書本雜志:邏輯思維車載cd、歷史筆記本等
(3)衣物相關:基本都是跟馬拉松或運動相關,光馬拉松衣服就有10件以上,馬拉松背包也在10件之上,然后是各種頭巾、號碼帶、腰包、止汗帶、T恤等。
(4)其他東西:
電子收藏:QQ群信息、收藏夾地址、飲水思源賬戶整理、有道云筆記
購物卡:沃爾瑪購物卡、公司購物卡、易初蓮花購物卡
電子設備:三星相機、舊手機
收納設備:收納盒套裝。
以上是對斷舍離物品的簡單羅列,至于這些物品為什么會斷舍離,以及最終去了哪,還有在整個斷舍離過程中,又學會了什么,且聽下回分解。不過,在敲了以上文字的時候,發現其中每個斷舍離物品的背后都有一個可以稱道的故事,如果把100多件的斷舍離物品的故事都寫出來,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分享內容。
下回,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