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在優秀的班主任的文章里學到了好的方法。
面對“雙減”的焦慮,優秀的班主任會做以下3件事:
一、讓家長明白減負不減質 “雙減”背景下,理清家校的關系,重點是如何減輕家長的焦慮,讓家長相信:沒有輔導班,沒有大量的作業,孩子照樣可以在學校學得好,考得好。這也就是所謂的“減負不減質”。
二、促學科作業實現平衡 “雙減”要求,學生每天每門的作業量要減少,學生每天的作業時間總量也有限制。
如何在有限的作業總量時間里把各門學科安排好、協調好,這就需要發揮班級共同體中班主任的作用了。班主任可以召集所有任課教師開會,商議每門學科的作業量,確定每門學科的具體分層作業方法。
三、幫助學生建立在學校的信心
有部分學生平時輔導班上習慣了,已經對輔導班的老師形成了依賴。“雙減”之后,輔導班突然沒有了,他們會焦慮:我那門學科學習怎么辦?這時班主任有必要介入,讓學生重新建立對學校老師的信任感,減輕自己的焦慮。
“雙減”下,保障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需要厘清四種重要關系?
1、處理好學校課程育人和課后育人的關系
2、處理好家庭育人和學校育人的關系
3、處理好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的關系
4、處理好共同基礎培養和個別化培養的關系
“雙減”政策背后家庭教育面臨的三個轉變?
1、實現成績導向的功利化教育向促進孩子全面發展的轉變
2、完成重學業監督式教育向重內心溝通式教育的轉軌
3、促成“閉門式”家庭教育向家校共育的延展
“雙減”后,做好家庭教育指導的重點任務?
1、強化家長主體責任意識,樹立科學家庭教育理念
2、引導家庭教育回歸本真,創設豐富多彩家庭生活
3、指導家長掌握兒童成長規律,保障兒童心理健康
4、引導家長參與家校共育,為孩子成長創造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