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里,我再次失眠,來自我內心失去愛人的恐懼再次涌現,但是這一次,只持續了一夜。
每個人都會有恐懼,不同的恐懼帶給我們同樣的焦慮,這種焦慮導致了我們的精神疲勞,而這種疲勞往往比身體疲勞來的更可怕,因為這是睡覺無法緩解的,甚至是令人失眠的。
而這種恐懼來自于我們的潛意識,當我們單單告訴自己“不要害怕”,這種意識層面的理念并不能作用于潛意識,也就是說這毫無作用。
想要忘卻這種憂慮并不是逃避恐懼,因為這也無法改變潛意識當中的恐懼,逃避只會讓一切變得更糟糕,喝酒,打游戲,賭博和消費,這并不能改變什么,只是刺激了大腦分泌了多巴胺,他只會帶給我們一時的愉悅,而當這種興奮退卻時,恐懼再次讓人感覺到憂慮。
而真正的解決之道就像魯迅所寫的那樣:“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直面淋漓的鮮血”,只有認真的面對恐懼,思考恐懼,反省恐懼,才能讓他從你的潛意識里消失。
聚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我喜歡的姑娘突然不理我了,這讓我感到焦慮:我是不是說錯什么話了?她是不是喜歡上別人了?這種焦慮與我失戀時完全一樣,但當我們仔細思索這種焦慮,它其實來源于我害怕失去愛人的那種焦慮,因為我們在與人剛剛相處,建立親密關系的的時候,心理的假設性讓我覺得這個姑娘應該那兒那兒都不錯(就好比聽到一個萌音,就覺得這個妹子一定很萌),雖然我的敏感的情緒一下就察覺到了她的缺點,但是我覺得這些缺點其實并不重要,我心中把她假定為了理想伴侶。而當她不理我的時候,這種失去“理想伴侶”的恐懼一下涌上心頭,讓我焦慮不安,徹夜難眠。其實我們不妨仔細思考一下這種恐懼,即使失去了“最理想的伴侶”,我們害怕的是再也找不到這么優秀的女孩,其實這并不可能,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外在的,內在的,完美的人并不存在,在同一階級當中,這種姑娘其實很多,只是她們的缺點不同而已。即使這個姑娘是一個同一階級的女孩,那么你找一個缺點稍微多一點,但是兩個人相處很愉快的女孩不是也很不錯嗎?最壞的結果就是孤獨終老,然而我們懷揣著一顆發現美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這種可能性是很小的,即使孤獨終老了,在宇宙的瀚海之中也不過是滄海一粟。
當我們反復的這樣思考了,心中的恐懼就不復存在了。
當然,這只是告訴我們解決憂慮與恐懼的方法,并不是告訴我們去消極的看待人生。我認為這種方法是有限的,因為死亡隨時可能摧毀我們最愛的人,這并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而我們可以控制的就是內心的恐懼。
最后,在我的相親標準里有兩個準則:
一,不刪好友不加下一個;
二,不見面之前不走心。
也許第二條我無法控制,但是可以作為我行為的一個指標,我本著對自己和她人負責的態度對待相親,我并不想傷害任何一個人。
我也并不是說我一定要選一個最合適的姑娘,就像穿越麥田去尋找那根最大的麥穗,我看見第一眼看見的那顆最順眼的麥穗就是我要找的,而我不會再去看其他麥穗一眼,因為這就是我心中“最大的麥穗”。
而當這顆麥穗被風吹走時,我想我不會再恐懼一次,我只是想和她好好聊一聊。
這就是我的相親原則與恐懼的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