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的動詞分為自動詞和他動詞,其中自動詞指的是動作自然發生,或者不受人力干擾存在的狀態,強調的是自然作用,這個動作沒有施行者,是事物自身的動作或者變化。
相對的,他動詞則是指人為的,或者有外力作用的動作,使得物體發生了變化。通常主語就是動作的施行者。自他是相對于發生變化的物體而言的,所以自指的是物體自身,他指的是物體以外的力量。
對于自動詞,一般需要用が來接續,表示主語怎么樣了,而不是作為賓語,他動詞則用を,表示物體在誰的作用下變成了什么樣子。例外的是在表示人或者物在其范圍內移動的時候,就算是自動詞也要用を,比如山を登る,山本身是不會動的,如果說成山が登る,就是山自己在爬,爬什么呢爬到哪里呢,顯然是不成立的,只能由人或動物等去爬山,作為主語,這里的山作為賓語而登る則是主語的動作。
當然雖然知道自動詞就是自己變化他動詞就是別人做的動作,但看到一個單詞一時間也沒辦法區分開來。其實日語中的自他動詞中有不少是成對存在的,能夠區分開這些成對的動詞,就能省下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一般來說,成對的自他動詞有以下規律:
上一段和一段動詞多為他動詞;
下一段和五段多為自動詞;
す結尾的一定是他動詞。
可能動詞都是自動詞。
舉一些栗子:
五段動詞和一段動詞成對的,五段是自動詞。
開く 開ける?
ドアを開ける。(把門打開)
ドアが開いて。(門開著)
一段動詞里上一段和下一段成對的,上一段是他動詞下一段是自動詞。
見る 見える
新聞を見る。(看新聞)
山が見える。(能夠看見山)
す結尾都是他動詞。
鳴る 鳴らす
ベルを鳴らす。(把鈴打響)
ベルが鳴る。(鈴在響)
可能動詞都是自動詞。
可能動詞是個什么鬼呢,它是表示“能夠”,“有能力”的意思,比如說我每天都起不來,能不能按時起床是一種能力,我想起來但是太困了,所以眠いから、私は毎朝起きられまい。如果說私は毎朝起きない,就變成我每天都不起床。
可能態的規律:
五段動詞:う段→ (あ段+れる)→約音變成(え段+る)
一段動詞:去る+られる
サ變動詞:する→される,但一般會直接用できる
カ變動詞:くる→こられる
其實就是動詞未然形(否定形)+れる/られる,う變成あ段的時候是わ而不是あ。
約音:所以書く→書かれる,羅馬音ka ka re ru,k+e=ke=け,所以一般約音成書ける。
可能態無論是什么動詞結尾都是れる,所以也是下一段的動詞。
成對的自他動詞是有規律的,當熟練之后就會產生語感,有時候看到一個不確定是否成對的詞,也能夠猜測它的另一種形式,當然必須通過查字典驗證,因為還有很多詞是只有自動詞或者只有他動詞,又還有同時作為自動詞和他動詞存在的詞語。
比如読む,讀,書不能自己讀自己,所以它只能是個他動詞,沒有自動詞形式。
而比如咲く,開花,花的開放是自然變化,我不能讓它開它就自己會開,所以這個詞只有自動詞,沒有相對應的他動詞。
読む可能態是読める,可能態読める是個自動詞。但読む本身只作為他動詞存在,読める并不是作為單獨的詞使用,而這一種是不存在對應關系的,也就不符合上面的規律。
_(:з」∠)_所以還是多練習,熟練了之后其實真的沒有想象中那么麻煩。規律越多越細就越沒有幫助,而簡短的總結能讓你在每次使用前思考推導,判斷詞之前想三句話總比背一次手冊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