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國詩人惠特曼詩言: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我們相信,一切的教育源于播下一顆向善向美的種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 ? ? 開學(xué)初,在學(xué)校德育處的推薦下,我們有幸接觸到了法國作家奧斯卡·柏尼菲和畫家帕斯卡·樂邁特一起創(chuàng)作的一套兒童哲學(xué)智慧書。這套書一共四本,分別是《知識,是什么》《好和壞,是什么》《幸福,是什么》和《我,是什么》。捧著這些書,師生們愛不釋手,驚訝于作家的哲學(xué)智慧,意外于畫家的神奇妙筆。一個個關(guān)于求知、成長的深奧哲理在作家簡單的追問下,剝開神秘的面紗,悄然進入我們的腦海,令人浮想翩翩。一幅幅簡單而匠心獨運的插圖讓我們會心一笑之余,記住了某個瞬間,也記住某個溫馨的提醒。就是這套書,給了我們許多啟迪。
? ? ? 于是,各年級都選擇相應(yīng)的、適合各年齡階段孩子的主題來分享。我們引導(dǎo)孩子們閱讀討論書中的話題,彼此分享自己的感悟。孩子們精彩獨特的感悟令人感嘆,于是,我們需要一個更好的分享方式。我們把各自的感悟通過涂鴉或?qū)懜醒缘男问秸宫F(xiàn)在教室外面走廊的展板上。
? ? ? 其中五(3)班分享的主題是“你喜歡照鏡子看自己嗎”。我們就這個主題,在班上展開了調(diào)查,參與人數(shù)50人,其中有29人喜歡照鏡子看自己,18人既喜歡又不喜歡,還有3人完全不喜歡。為什么呢?請聽聽他們的理由。
? ? ? ? 喜歡照鏡子的同學(xué)說,因為照鏡子能夠看到自己的外表,看到自己的動作,喜怒哀樂各種表情都可以在鏡子里浮現(xiàn),讓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另一面。當然,每當出門時還可以在鏡子前打扮打扮,讓自己更有信心。每次拔牙過后,每天我都會在鏡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的牙齒有沒有長出來,好讓自己吃到好吃的東西。有蛀牙的時候,也會在鏡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的蛀牙有多大的洞,順便提醒自己要少吃糖。每當站在鏡子前,我就會看見一個和我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出現(xiàn),仿佛來自遙遠星球的人正在模仿我的一切。
? ? ? ? 既喜歡又不喜歡照鏡子的同學(xué)說,鏡子雖然可以讓我們直觀地看到自己的外表,可是看不出一個人的內(nèi)心。一個人善良與否,最重要的是內(nèi)心狀態(tài)。如果一個人的內(nèi)心丑惡,那他的外表又有何用呢?從這一點來看,鏡子作用不大。
? ? ? ? 不喜歡照鏡子的三位同學(xué)中,一人說長得丑照鏡子會讓心里悲傷。另兩人認為:我是男生又不用化妝;不管我的外表是多美還是不美,我只知道心靈美才是最重要的。
? ? ? ? 通過對這個主題的閱讀、討論、調(diào)查和分享,我們引導(dǎo)學(xué)生明白了不少道理。在鏡子里,你能看見自己得意或難過的樣子,也能看見自己做鬼臉的樣子。看著鏡子里的自己,你覺得自己長得很好看,或者長得不好看,你也許會懷有希望,也許會對自己失望……但無論如何,要對自己有信心!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在這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 ? ? ? 那什么又是真正的美呢?通過深入的學(xué)習(xí)討論,我們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外表的不同讓這個世界看起來充滿了魅力。是的,誰也無法真正斷言,誰的外表有多美。但真正的美將跨越時空,跨越國界,歷久彌芳,散發(fā)迷人的魅力。這種美就是我們內(nèi)心深處愛和善良的本性。
? ? ? ? 就這樣,緣于一個主題閱讀,我們的孩子進入深入學(xué)習(xí)的過程,直至有感而發(fā),需要分享的平臺,我們的課室文化展板就應(yīng)時而生了。學(xué)生處于這樣的環(huán)境里,不時欣賞自己的涂鴉或感言,得到智慧的指引和熏陶,悄悄地成為向善而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