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備一份小詞典,按快捷鍵ctrl+f直接搜索。
1. 基礎概念
1.1 互聯網思維7字訣(出處:雷軍)
專注:專注地做產品。
極致:將產品做得簡潔,做到極致,才能在互聯網竟爭中取勝。
口碑:口碑的核心是超預期。
快:倍數成長是互聯網公司最基本原則。不僅僅業務成長,包括對用戶服務反應都特別快。
1.2 產品生命周期
產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簡稱PLC,是產品的市場壽命,即一種新產品從開始進入市場到被市場淘汰的整個過程。一般分為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1.3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化產品
MVP是指的是滿足“用戶愿意用、最好愿意付費”、“用戶易于使用”、“團隊有能力實現”的最小功能的集合。有些可以直接做為產品使用,有些甚至只能用來演示。它的重點是制作的成本要極低,但是卻能展示最終產品的主要特色。
其核心思想是,開發產品時先做出一個簡單的原型——最小化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然后通過測試并收集用戶的反饋,快速迭代,不斷修正產品,最終適應市場的需求。也就是說它的功用就是讓你拿著它去接觸客戶,盡早的根據客戶的反饋來改進你的產品。
2. 著陸頁、詳情頁
2.1 著陸頁
著陸頁(Landing Page),網站上任何一個接受流量的網頁都可以稱為landing apge。與普通的網頁不同,landing page需要完成不同的使命,它需要把訪問者引導到他們需要的網頁,landing page并不是目標頁,而只是引導訪問者到目標頁的一個中間頁面。什么是 Landing Page?
2.2 詳情頁
商品詳情頁是展示商品詳細信息的一個頁面,承載在網站的大部分流量和訂單的入口。京東商城目前有通用版、全球購、閃購、易車、惠買車、服裝、拼購、今日抄底等許多套模板。各套模板的元數據是一樣的,只是展示方式不一樣。
3、業務類型
3.1 B端(2B)
2B全稱是To Business即對商家(泛指企業)的產品。
3.2 C端(2C)
2C全稱是To Customer即對消費者(泛指用戶)的產品。2B和2C到底差在哪
B2C是Business-to-Customer的縮寫,而其中文簡稱為“商對客”。“商對客”是電子商務的一種模式,也就是通常說的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商業零售模式。
B2B(也有寫成 BTB,是Business-to-Business的縮寫)是指企業與企業之間通過專用網絡或Internet,進行數據信息的交換、傳遞,開展交易活動的商業模式。
C2C實際是電子商務的專業用語,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
3.3 P2P
意思一從字面上,P2P可以理解為對等計算或對等網絡。國內一些媒體將P2P翻譯成“點對點”或者“端對端”,學術界則統一稱為對等網絡(Peer-to-peer networking)或對等計算(Peer-to-peer computing),其可以定義為:網絡的參與者共享他們所擁有的一部分硬件資源(處理能力、存儲能力、網絡連接能力、打印機等),這些共享資源通過網絡提供服務和內容,能被其它對等節點(Peer)直接訪問而無需經過中間實體。在此網絡中的參與者既是資源、服務和內容的提供者(Server),又是資源、服務和內容的獲取者(Client)。
簡單的說,P2P就是直接將人們聯系起來,讓人們通過互聯網直接交互。P2P使得網絡上的溝通變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間商。P2P另一個重要特點是改變互聯網現在的以大網站為中心的狀態、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權力交還給用戶。
意思二意即個人對個人(伙伴對伙伴)。又稱點對點網絡借款,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屬于互聯網金融(ITFIN)產品的一種。
3.4 O2O
O2O即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平臺。O2O的概念非常廣泛,既可涉及到線上,又可涉及到線下,可以通稱為O2O。
代表公司:外賣平臺、大眾點評等
3.5 SaaS、PaaS、LaaS
SaaS:軟件即服務。如CRM、HRM、SCM等等,是可以直接使用的,所以是和多數用戶接觸最多的一個層面,典型的比如CRM類軟件SalesForce。
PaaS:平臺即服務。如數據挖掘、系統管理、編程模型等,是需要加工后才能使用的,典型的比如Google App Engine。
LaaS:基礎構架即服務。如計算服務、安全備份、負載管理等,則是類似于設備層面的,典型的如國內的阿里云。
這三層都屬于產品結構體系,SaaS在最頂層,Paas是過渡層,IaaS是最底層,一層支撐一層。
4. 推廣相關
4.1 CPM、CPA、CPC
在互聯網廣告投放鏈條和用戶行為來看,主要經歷的階段是:廣告展示——用戶點擊——進一步行為(如下載-注冊-購買),CPC/CPM/CPA就是貫穿在這個鏈條中的幾種不同的投放計價方式。
CPM(Cost Per Mille) 每千人成本,按照展示效果付費
CPM是一種以展示付費的廣告,只要向足夠量級的用戶展示了廣告主的內容,廣告主就為此付費。按此計費的廣告一般是以品牌展示和產品發布為主,如新聞客戶端的GD廣告,曝光效果通常比較好。
CPC(Cost Per Click) 每點擊成本,按照點擊次數效果付費
CPC是一種點擊付費廣告,根據廣告被點擊的次數收費。關鍵詞競價一般采用這種模式,在信息流廣告系統中比較常見。
CPA(Cost Per Action) 每行動成本,按照廣告投放效果付費
CPA是一種按廣告投放實際效果計價方式的廣告,即按回應的有效問卷或注冊來計費,而不限廣告投放量。電子郵件營銷(EDM)現在有很多都是CPA的方式在進行。
4.2 SEM、SEO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優化
通過站內站外優化,使網站更符合各搜索引擎收錄排名需求,提高排名,獲得流量或品牌曝光。通常seo和sem是在一塊講解的。
SEM(Search Engine Marketing )搜索引擎營銷搜索
就是根據用戶使用搜索引擎的方式利用用戶檢索信息的機會盡可能將營銷信息傳遞給目標用戶。簡單來說,seo讓某個網站排名靠前以達到營銷目的。
5. 數據相關
5.1 漏斗模型
漏斗分析是一套流程分析,它能夠科學反映用戶行為狀態以及從起點到終點各階段用戶轉化率情況的重要分析模型。
5.2 留存率、轉化率、跳出率、退出率
留存率:在互聯網行業中,用戶在某段時間內開始使用應用,經過一段時間后,仍然繼續使用該應用的用戶,被認作是留存用戶。留存率=新增用戶中登錄用戶數/新增用戶數*100%(一般統計周期為天)
轉化率:是根據網站性質不同,定義也有所不同。靠賣廣告位來盈利的網站,要的就是點擊,流量,那么從廣告曝光到點擊廣告,這個轉化率通常就叫“點擊率”;如果是靠銷售來盈利的網站,最終訂單的生成為真正有效的轉化的話,那么轉化率就可以被你定義為一段時間內訂單的金額除以廣告的花費。
跳出率:是指當網站頁面展開后,用戶僅瀏覽了該頁面就離開該網站的比例。例如,100個人進入該頁面,5個人直接從該頁面離開該網站,則跳出率為5%。
退出率:是指從該頁面離開網站的次數占該網頁總瀏覽次數的比例。例如,10個人從該頁面離開網站,該頁面的總瀏覽量為100次,則退出率為10%。
5.3 ARPU、客單價
ARPU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即每用戶平均收入,用于衡量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公司業務收入的指標。
客單價:每一個客人平均消費的額度,如在外賣平臺下一個訂單的金額就是客單價。
5.4 UV、PV、VV、DAU、MAU
UV?(unique visitor),指訪問某個站點或點擊某條新聞的不同IP地址的人數。在同一天內,uv只記錄第一次進入網站的具有獨立IP的訪問者,在同一天內再次訪問該網站則不計數。
PV (pageview),即頁面瀏覽量,或點擊量;通常是衡量一個網絡新聞頻道或網站甚至一條網絡新聞的主要指標;
VV (VisitView),來訪次數/訪問次數?:記錄所有訪客1天內訪問了多少次你的網站,相同的訪客有可能多次訪問您的網站。從訪客來到您網站到最終關閉網站的所有頁面離開,計為1次訪問。若訪客連續30分鐘沒有新開和刷新頁面,或者訪客關閉了瀏覽器,則被計算為本次訪問結束。
DAU :(daily active user),日活躍用戶數量。
MAU :(monthly active user),月活躍用戶數量。
5.5 KOL、SNS、UGC、PGC
KOL: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KOL)基本上就是在產品上有話語權的那些人。也是我們常說的微博中大V,知乎上的大神等。就因為這樣KOL的影響力在推廣營銷的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SNS:Social NetworkingServices即社會性網絡服務,是指個人之間的關系網絡,這種基于社會網絡關系系統思想的網站就是社會性網絡網站(SNS網站)。現在許多WEB2.0網站都屬于SNS網站,如網絡聊天(IM)、交友、視頻分享、博客、播客、網絡社區、音樂共享等。
UGC : 全稱為User Generated Content,也就是用戶生成內容的意思。UGC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互聯網領域,即用戶將自己原創的內容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展示或者提供給其他用戶。如微博,貼吧還有簡書等都是UGC平臺,我現在這篇文章就是一個UGC內容~
PGC全稱: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指專業生產內容(視頻網站)、專家生產內容。用來泛指內容個性化、視角多元化、傳播民主化、社會關系虛擬化。也稱為PPC,(Professionally-produced Content)。如官方賬號(如微博上的微博小秘書賬號)生產,某工作室在抖音上拍攝的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