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對我來說世上最漫長的課程是什么,非英語莫屬。上學期間,英語是我比較有興趣的一門課,工作以后雖然使用英語較少,基本閱讀能力即可滿足,但一遇到外籍友人就傻了眼,就后悔不早點把英文學好。于是當天回家就開始各種有關英語學習方法干貨的搜索,但一般堅持不了若干天,當初的熱情就淡漠了。在我印象里,工作多年以來,已經有若干次這樣的周折,一般都是無疾而終。
隨著年歲的增長,我也開始注意問題的總結。我認為英語始終沒法深入學習的原因有幾點:
1、存在惰性。離開學校多年,學習氛圍已我們遠去,更多的是日常工作和家庭事務的壓力,如果沒有堅強的毅力,很難堅持每天投入英語學習。
2、缺乏良好的方法指導。傳統應試教育一直采用傳統英語學習的方式,比如背單詞、新概念英語學習,缺少必要的語言交流,教育形式單一、脫離生活實際,造就了國內一大批英語能力畸形的人士。
3、關注英語文化不夠。盡管很多同學可以熟練地背誦英語單詞,并掌握了大量優美的文法結構,但是英語表達不僅僅是簡單的將中文翻譯至英文,而是要結合英語國家本土文化和當地的習慣用語,在牢固的英語單詞和語法基礎上形成英語的準確表達。
3、缺少日常應用。學習英語的目標是”輸出“,反映在聽說讀寫的能力上,應用在日常生活交流中。而在國內一般很少具備與外國人經常交流的機會,大部分愛好者的英語學習都停留在聽寫和閱讀的層面,即便現在互聯網已經提供了不少平臺可以預約外國人進行當面交流,但由于國人天生不善于此類交流方式,所以真正使用這一工具的人并不多。
既然明確了問題,下一步就是發動互聯網的力量為我等解決問題。百度就忽略吧,呵呵!讓我們看看知乎、豆瓣上都怎么說,經過對英語專業人士的經驗總結,我大致這樣開展我的英語學習:
首先,養成良好習慣,加入英語興趣群,每天打卡學習,利用學習群的積極向上氛圍為自己鼓勁,讓自己能夠在孤獨環境中找到方向和幫助。
此次,學習方法選擇至關重要。原有新概念英語的學習就放在一邊吧,有了互聯網的幫助,可以跟著線上老師每天學習新內容。目前我加入喜馬拉雅“夏說英文”,通過跟著優秀的夏老師團隊學習國際知名“經濟學人”的新聞短篇,結合老師對新聞背景和語法的講解,掌握英語習慣搭配和用詞,跟著老師學習發音,打開了認識世界的一扇窗。同時在微信打卡群內,每天上傳自己的筆記、朗讀打卡內容,已打卡147天,熱情的聽讀團長會為存在發音問題的寶寶糾音。
再次,不斷總結才能夠持續提升。當然我通過一段時期的學習和感悟,也在不斷優化后續的學習方法。初始我僅參加了”夏說英文“的學習,感覺學習量不夠,就加入了會員,每天能夠獲取更多推送的文章,且形式和來源更加豐富,有利于全方面了解各類新聞。再后來,感覺僅僅聽讀還不夠,還需要加強口語表達的練習,就在微信公眾號搜索一些有關常用口語、美劇的素材,并且打算嘗試英文寫作,強制自己”發聲“。我相信只有不斷根據自身的學習進展,不斷對學習方法和強度進行調整,才能保證有較好的學習效果。
最后,學英語絕對沒有捷徑。英語相當于英語國家的語文,身邊的同學從小學習語文,真正學得好都是那些注重知識積累,擁有日常閱讀、寫作的習慣,僅僅學習好課本的幾個詞匯、幾篇文章是遠遠不夠的。
上面就是我近期英語學習的一點感悟,算是給自己一點鼓勵。英語學習是個長期的過程,后續有心得時再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