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引發了網絡的熱議。
劇中關于腐敗,關于反腐,關于社會,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今社會的種種矛盾,對現實社會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但細細的去看《人民的名義》,你會發現,其實它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了生活的另外一個細節:你的社會位置決定著您的認知層次。
可以說,一個人所在的位置決定了他的認知層次,而認知層次的高低又決定了一個人在生活中的狀態,無論是在官場,還是在生意場,抑或在工作中,可以說,有什么樣的位置,往往不是靠背景和學歷,而在于你的認知層次。有什么樣的認知,就決定了你會達到什么樣的境界,而你所處的位置高低,往往是由你的認知層次決定的。
俗話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一個人在不同的階層,不同的位置,所考慮問題的方法和角度肯定會不一樣。位置決定腦袋,屁股決定思維,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以說,認知層次決定著你的社會地位,而你所處的位置往往加強了你的認知過程。
---------你所處的位置越高,那么你的認知層次也會相對高一些,而同樣,你思維認知有多高,也往往決定你處于什么樣的位置。
02
《人民的名義》中人物眾多,每個人的所處的位置截然不同,在觀劇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官位職務的高低他們做人處事的方式也截然不同,譬如侯亮平和陳海,高育亮和李達康,趙東來和祁同偉等等。他們的位置決定了彼此認知層次的不同,因此,在為官為政中,他們的認知程度也決定了截然不同的處事辦事風格。至于最后孰好孰壞,是貪官還是好官,我們在此不做考究。
那么我們首先分析兩個大人物吧,
先說一下沙瑞金吧,首先個人覺得張豐毅扮演的沙瑞金,沒有被官場高層領導臉譜化,嚴肅中不失本真,果斷中不失情懷。作為新上任的省委書記,在調研期間就出現了京州市副市長丁義珍逃往國外,反貪局局長陳海出車禍,大風廠火燒工人等一系列的突發事件,沙瑞金都能快速做出決斷,從容應對,當高育良向沙瑞金匯報丁義珍情況并要求對沙瑞金做決斷的時候,沙瑞金用相機決斷四個字授權給了高育良,包括后來與陳巖石的會面,邀請陳巖石做革命匯報,珍惜保護李達康,及時的對李達康的狀況進行會談等,顯現出省級一把手對整個政治環境的把控能力和掌控能力,對事情的洞悉能力和處理能力,其視野之宏闊,詞鋒之明晰,給人一種醍醐灌頂和震撼人心的效果。
再來說一下主管政法委的副書記高育良,作為劇中的關鍵性人物,可以說他的出場給人的是一種沉穩老練,洞悉官場和看透人性的精明之人。他原本是學院的系主任,出學界而入政界,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實現了自己更大的抱負。所以,在官場上他更懂得隱忍,更懂得取舍,看透而不說透,而他想做成的事早就一件件做完了。同時,他桃李滿天下,他的學生陳海,侯亮平,祁同偉在官場都得到他的教育,尤其在和祁同偉的談話中,活脫脫的一個智慧家,說的每一句話都讓人敬佩不已。在家庭婚姻方面,雖然和老婆吳老師早已分居,但兩人在交流上,思想上確是讓人羨慕不已,他的老婆吳老師事事還總是為他著想,比起祁同偉和梁璐,簡直是天上地下的差距。作為高育良,他有智慧,有涵養,有人緣,有品質,在官場和生活中絕對是人生贏家。雖然后來還是出現了包養高小鳳等腐敗問題,但是在為人處世上,高育良絕對是神一般的存在。
這兩種人的認知能力我覺得是最高層次的,他們有洞悉現實的靈敏度,掌控全局的可控性,他們只需要只言片語,便能揭開困局,催促事情向著自己期望的方向去發展,他們善于破局,喜歡破局,宏圖大智,透過現象看本質,看透人性,精熟人性細節,再繁瑣的局面,他們最多不超過五個字,就能說得明明白白,讀懂每件事背后的真相,
見大而行遠,迎刃方通簡,明察洞悉,大度深沉,勘破事態,通透人性,不為而為,人生無困,是這類人的認知。而要得到這樣的認知,往往要有比較高的位置,比較高的學識,比較多的經歷,才能打得到的高度。正是因為沙瑞金,高育良所處的位置,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認知高于其他人,不要想著閱歷多,學識高就能有高的認知,沒有平臺,沒有合適的位置,再大的認知也不過是坐井觀天,自欺欺人。
見大而行遠,迎刃方通簡,明察洞悉,大度深沉,勘破事態,通透人性,不為而為,人生無困,這是第一種認知層次,如果一個人能在40歲之前達到這種位置和認知,也算對得起自己的野心和抱負了。
03
然后我們在分析兩個人,侯亮平和李達康,作為第二種認知層次。
先說一下李達康,作為劇中讓人心疼的達康書記,劇情一開始,他所任命的主管光明峰項目的丁義珍因腐敗問題而出逃,在別人都在談論如何處理丁義珍的情況下,他關心的確是光明峰項目的進展。作為李達康,在改建林城開發區,強拆大風廠,服務窗口前訓話孫連城區長,主動向沙瑞金交代離婚問題等,都顯示了他個人的政治魅力,同時對于他的同事王大路,他始終嚴把認清腐敗,堅決不做違法的事情,這些都顯示出來他別樣的事業心和執行力,而且思維超前有魄力,他的認知思維在于做事大于做人,謹守做人做官的底線,以事業為重,通過不斷的努力和行動獲取更大的資源和平臺。他提出的“法無禁止既自由”,把林州開發區的礦坑和塌陷區改造成名利的湖畔,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他是敢于沖破桎梏,堅決干實事的人,別人眼中的死局,落在他的手里就會咸魚翻身。但是,達康書記在家庭婚姻和用人上,卻成為了他的硬傷,所以就形成了以事業為重,老婆卻鬧離婚,專心負責干活,別人專職添堵搗蛋的局面。所以比起高育良,認知層次上還有有所欠缺,欠缺的便是勘破事態,通透人性。
然后我們分析一下侯亮平,作為劇中的顏值擔當,最帥男一號,侯亮平的每次出場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開始審訊貪官趙德漢,看得出侯亮平嫻熟的辦案風格和不畏權貴的勇氣,再到后來的陳海車禍后主動到漢東省擔任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局長。侯亮平其實和李達康一樣,為人公正、公平、敢于冒險,敢于行動,為抓捕歐陽靖不惜以下犯上,欺瞞領導,逼停李達康專車,帶走歐陽靖。可以說,侯亮平是整部劇中最不按常理出牌,敢于打破平衡和諧的攪局者,也正因為如此才得以在權貴和腐敗中抽絲剝繭,取得最后的勝利。所以,侯亮平和李達康對于事業的看重,以及敢于挑戰自我,打破僵局,不畏權貴,腳踏實地的干事業是非常相似的。但是,無論是李達康還是侯亮平,做事高調,敢于打破潛規則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謀事思維上,他們無法從全局進行考慮,偏執一隅,往往從局部看問題,沒有達到高層次的認知水平,是他們認知層次的欠缺。
知人心,識人性,洞悉事態格局,謀事勝謀人,能力大于平臺,公正大于權利,行動大于言論,哪怕被現實束縛,也不以一己私欲破壞社會準則。這就是第二種認知層次,在這種認知層次的人,知世故而不世故,信奉能力大于平臺,實干大于圓滑,他們能夠通過平臺最大限度的展現自己的能力,并讓自我能力擴張為自我意志和自我認知,往往做事情雷厲風行,敢于冒險,但在為人處世上卻過于強硬,容易得罪人,自然他們也會受制于人,受困于利益和事業的沖突,只有通過不斷的博弈,才能走出困境,獲取真正的肯定。
知世故而不世故,信奉能力大于平臺,實干大于圓滑,謀事勝謀人,能力大于平臺,公正大于權利,行動大于言論,哪怕被現實束縛,也不以一己私欲破壞社會準則,這就是第二種認知層次。這種層次的人決定了他的位置不會太高,但他的位置又絕對的在權利比較集中的部門,因為,只有在實干的部門和位置中,才能真正的有這種認知水平,溜須拍馬,油嘴滑舌,永遠都不能達到這種層次。
04
接著我們在分析兩個人,祁同偉,蔡成功作為第三種認知層次。
祁同偉和蔡成功同為草根出身,沒有后臺,沒有背景,他們憑著自己的氣魄和膽略,硬是殺出一條血路,從草根成為官場和商場的成功人士。縱觀祁同偉,蔡成功,他們渴望成功,渴望出人頭地,渴望著走向更高的位置,因此也造就了他們功利性極強,心思極其縝密,考慮問題總是以自己為出發點的人。祁同偉為了能當上副省長,不惜討好李達康,趙瑞龍,以為巴結討好領導,領導就會在關鍵的時候賞給自己想要的結果,而我們看祁同偉的升遷之路,好像都是借著別人上位,而這正是他慣用的伎倆,財富和權力是他們不懈追求的終極目標,因此,一輩子都活在別人的陰影下,找不到自我的價值,迷失了自我。再看蔡成功,為追求財富和丁義珍合伙開煤礦,卻一步步陷入以工廠股權作抵押,在高小琴那里過橋貸款,之后銀行斷貸,大風廠瞬間崩盤,引發了一場又一場的糾紛。而遭暗算的蔡成功,卻隱瞞事實真相利用侯亮平進行掩護,機關算計,聰明反被聰明誤,最終誤了自己。
其實,如果長期和祁同偉和蔡成功這樣的人交往,你會發現,他們往往語境溫和,說話迅速,思維敏捷,對待上級畢恭畢敬,對到下屬習慣于下指令,精通事理,步步為營,專營倒把,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折手段。他們說話不見得多深刻,但卻說得讓人動容,這也是為什么高育良關心祁同偉,侯亮平袒護蔡成功的原因。所以,他們所處的位置往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往上走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敬禮和付出更大的代價。
升遷無非人情,財富無非資源,權利不過運作,成功無非人性,知世故而懂事故,通人性而懂人情,上窺權道,下俯蒼生,善于整合資源和關系,用別人的資源來辦成自己的事。這就是第三種認知層次。
所以,有這種層次的人在官場絕對升遷很快,但要達到更高的權利,挑戰他的仍然是認知層次。同樣,有這種層次的人在商場絕對是外交能手,生意越做越大,如果不是出現大的變故,絕對可以告慰此生,光宗耀祖了。
05
最后我們說的是草根階層,無名之人,諸如大風廠工人,鄭西坡等等。作為第四層認知。
這種層次的人基本上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了,生活在最底層,只希望能有一份好的工作,養活住一家老小,接受社會應有的教育和資助。譬如大風廠的工人們,之所以護廠,和政府和拆遷隊火拼,無非就是想要自己的股權和一份養活家人的工作,如果沒有這些,他們生活便如螻蟻一般,等待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
其實,作為社會最底層位置的人,所有的努力無非就是有一份解決溫飽的工作,得到社會應有的資源保障,不求大富大貴,但求活的安穩平實。所有,他們的認知永遠停留在隨遇而安,平淡是真,息怒隨境,對生活毫無掙扎反抗的地步。這種認知層次的人視野太過于狹隘,沒有目標,沒有進取意識,懵懵懂懂過日子,糊糊涂涂活一生。他們總是對社會抱有深深的疑慮,埋怨社會,埋怨政府,埋怨所有的一切。
昏妄之人,生如死水,不知人不知己,不知事不知世,生活倍感艱辛,卻習以為常,突然受盡剝削卻渾然不知,任生活的刀片割得遍體鱗傷,渾渾噩噩,毫無掙脫之心,安分守己,庸庸碌碌。這就是第四種認知層次。
這種認知層次的人,組成了社會形態多樣的發展。而正是因為我們所處靈位置也決定了我們的認知層次,所以只有一個人走到一個位置的時候,你的認知層次才會隨著周圍的環境和人脈資源而徹底改變。
06
--------一個人的位置決定著一個人的思維認知,而一個人認知層次的提高往往決定他能走到的位置。這兩者看似矛盾,實則是統一的。
九層之上,猶有高臺,九淵之下,猶有溝瀆。
如果說,這個世界什么最重要,那肯定是位置。因為,一個人只有有了位置,有了位置帶給的權利和資源,才能高人一等,
同樣,只有有了位置,人的認知層次才會發生量變到質變的改變,而位置不過是一把導火索,徹底燃燒了你的認知層次。
人們常說,只有在同一個層次同種位置的人才能做朋友。為什么,因為,如果你們的所處的位置不同,你們的認知水平,思考能力都不在同一檔次上,你指望著別人和你稱兄道弟,實在是很荒唐的事情。
一個乞丐認知能力再高,沒有位置,終究是個乞丐。反過來說,乞丐也不會永遠很高的認知,因為他的社會位置決定著他的事業和格局,局限和束縛必將成為他認知層次的枷鎖。
--------知無對錯,心生是非。一切斗不過的是位置,是位置決定的認知和人性。
在哪個位置就到哪個層次,周圍的環境決定著你的認知,我們看著很多富二代,成為公司的總裁,總是氣憤不過,其實,你要知道,他們的位置決定著他們的認知層次,我們看似比別人強,但在認知層次上還是比他們差很大一截。但是,不排除有些富二代、官二代是站在最高層上當總裁什么的,但是他們的真正的位置卻在最底層。
所謂的位置不是表面的位置,而是你從內心真正達到能掌控權利和資源的位置。
以上四個認知階層,每一層次的人數層層減少,大多數都是在前三個階層打滾。但也恰恰因為有龐大的基數上層階級才能立足。社會核心就是兩字,“人”和“事”,然后以金錢為紐帶,不斷地運轉,從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變化。而提高自己位置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讀書,讀好書,知世故,懂處事,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才會有進步。
人生不過是一部以自我為主角的影視劇,你的位置決定著你認知的水平,你的認知水平將決定你能到達哪個層級,你將成為個什么樣的角色。所以,如果不喜歡現在的位置,不喜歡現在的角色,那就要學習,要讀書,給自己的認知升級去達到一個更好的位置。同時,在你所處的位置上擴寬你的認知層次,整合資源和思想,讓自己的認知高度發生更大的改變,打破局限,縱觀全局。釋伽拈花而笑,回頭就是彼岸。認知升級不過就是心意的一轉。睜開眼,環視這遼闊的世界。看天看地看風看水看人心,從局部視野走出,向規律縱深挺進。知己知彼知世知道知人心,從環境的束縛中走出來,遲早你會站在更適合的位置,達到更完美的認知層次,讓這美麗非凡的大千世界,成為你生命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