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必須渴求真相,要渴求到為了換取真相甚至不惜被羞辱的地步。”—— Ray Dalio 這是前兩天笑來老師在Press.One的ICO開始之前在分享課中引用的一句名言。投資并非簡單的一個確認鍵操作而已,經歷過股票熊市的我自然明白真相的重要性,更何況處于初級階段的區塊鏈項目可能面臨所投項目歸零。高風險投資意味著高收益,這也許是資產重新分配的機會,辨別項目真實性、可行性和投入資產配置就成為關鍵。
比特幣這個詞,記得是在2011年從電視新聞里一則關于比特幣價格大跌的報道上第一次進入了我的詞庫。依稀模糊記得報道內容是關于黑客攻擊導致比特幣價格大跌,當時舅舅還說了句:“現在網上流行的比特幣貨幣,多半是騙人的東西,網絡詐騙各種各樣,誰跟風誰遭殃。”這句話在我來看有兩種意思,一是舅舅對當時網絡安全缺乏信心和信任; 二是對新實物的抗拒,以旁觀者的心態看待。坦白說當時的我也認同了他的態度,將比特幣這個詞放到了游戲幣或qq幣等類別的詞庫當中。
比特幣這詞直到去年加入《通往財富自由之路》認識到李笑來老師之后才重新被激活,從而認識區塊鏈(BlockChain)。區塊鏈簡單地解釋就是把加密數據(區塊)按照時間順序進行疊加(鏈)生成的永久、不可逆向修改的記錄。區塊鏈是去中心化分布式運行在由全球志愿者提供的計算機上,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候查看區塊鏈上的信息。
比特幣 (Bitcoin)
區塊鏈起源于比特幣,比特幣以交易形式存儲在一個名為區塊鏈的總賬本中,區塊鏈會利用大范圍點對點網絡資源去校驗和批準每一筆交易,每十分鐘會對其周期內發生的交易被確認、清算并存儲在一個首尾相連的區塊結構內,這就形成鏈條。若要篡改數據必須對51%區塊數據一同進行操作,但區塊數據分布式運行在全球計算機上,因此基本沒有那個國家有能力去篡改。比特幣從2009年誕生起每十分鐘就會為成功被確認存儲打包成區塊數據的計算機給予50個比特幣獎勵,每隔四年獎勵減半,直到2140年全部發行完畢,總量2100萬枚比特幣。比特幣作為區塊鏈的交易貨幣流通數量限量發行并總量限定,一方面避免了因大量發行所產生通貨膨脹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總數量受限注定了它的稀缺性和保值性,隨著比特幣價值的成長,從貨幣的性質越來越傾向于成為投資品。
智能合約 (smart contract)
智能合約可幫助我們在互聯網上的執行合約權利或對其實施進行監督,是一個能自動執行的合同。智能合約是架設在區塊鏈上,在其上面運行特定的合約程序,當特定的條件滿足時,觸發程序按照預設內容執行事件、記錄事件或轉移貨幣。比如說每月15號自動在雇傭方賬號上扣款支付工資,雇員出現違規行為立即凍結個人賬號。
以太坊(Ethereum)
以太坊是一個可以創建和運行智能合約、去中心化的平臺。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Ether)提供去中心化的虛擬機來處理點對點合約。目前以太幣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貨幣,僅次于比特幣。以太坊最大的價值在于它提供一個基礎框架,使智能合約開發應用上更加容易。比如像目前各大網店平臺,商家或用戶可以在平臺上簡單操作即可實現開店營業。
Zcash
Zcash是一種去中心化、開源的加密互聯網貨幣,建立在區塊鏈上的隱私保密技術。與比特幣相比,更注重于隱私,Zcash交易自動隱藏區塊鏈上所有交易的發送者、接受者和數額。擁有查看秘鑰的人才能看到交易內容。用戶有完全控制權,可選擇性地向其他人提供查看秘鑰。Zcash總量2100萬枚,每隔4年減半一次。
去中心化、賬本公開和不可篡改等特性,區塊鏈技術將帶領我們進入真正的信任時代。
在眾多區塊鏈貨幣當中比特幣、以太坊和Zcash作為目前運作穩定,及其各自固有的特性、拓展性使它們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比特幣、以太坊和Zcash成為目前各區塊鏈資產投資專家建議“3+N”配資中的“3”。
隨著今年5、6月份區塊鏈牛市的來臨,對比黃金價格,一枚比特幣的價格漲到國際金價的兩倍,一方面說明市場對比特幣投資價值有較高的預期,另一方面說明比特幣從貨幣性質走向保值投資品的趨勢越發明顯,當中可能由于它具有不受地域限制流通的因素所致。目前我的區塊鏈投資配置當中,比特幣占50%,再加上其他如SC、QTUM、GXS、ANS和ICO,那些都是占投資的5-10%。區塊鏈時代仍處初級階段,投資區塊鏈等于投資未來,雖然未來發展情況還是未知數,但作為抱著活在未來的想法去投入肯定是一件正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