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有久未聯(lián)系的同學(xué)朋友突然閃現(xiàn),并問[在嗎?最近過得如何]等類似問候語,我有95%的把握,他是來通知我婚訊的。并不意外,按時間推算,在我這個年齡上下浮動的人,已漸漸進入[婚族],什么?雙十一?哦,你當成購物日就好了。在我的記憶里,關(guān)于婚姻,歷史最悠久的一句話肯定是[婚姻是愛情的墳?zāi)筣,不知不覺中,我也[入墳]三年有余,漸漸地也有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僅供娛樂。
(一)婚姻≠證書+房子
這個公式應(yīng)該不難理解,證書意味著國家同意并批準并公示你們是合法夫妻了,是法律對你們關(guān)系的保障;而房子,是二人世界的根基,總歸要有個風(fēng)不吹雨不淋的地方過家家,所以是對生活的保障。如此看來,婚姻絕不僅僅是兩本冷冰冰的結(jié)婚證和一張蒼白的房契,而它更應(yīng)該是個家,是一個刺骨冬夜,一推門,就有暖光照進心里發(fā)熱的地方。所以姑娘們,請別再說[有房子才結(jié)婚],有很多人可以給你買房子,重點是那個人,值不值得你擁有;所以兄弟們,也請別再說[我們可以租啊],你要告訴對方一個期限,或是用行動為對方鑒證,你正在努力,只是暫時租;可要是在出租屋里還玩著王者榮耀,用我夫人的話講,除非你的號能賣錢,不然玩它干啥?
(二)家?那是一個相互理解、溝通、退讓的地方
如果你有了婚姻,就必定有了一個新家,婚姻是合法的,但家不一定和睦。網(wǎng)絡(luò)幾年前流傳的“了解比愛更難”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很容易做到相互理解、溝通,但退讓往往是被忽略的一點。舉個例子,當對方正在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陳述的時候,你打斷
[你說的我都理解也明白,但是。。。]
此時,雙方都做了相互理解和溝通,但是沒人退讓,對方想繼續(xù)溝通,你表示已理解,有多少吵架、誤解、狠話都是從此處開始慢慢升級的?又有多少冷戰(zhàn)是從此處開始的?其實家就是家,它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情的。你可能要反駁,[不是我的錯也要忍?明明就是對方不講理,咄咄逼人],對,很多情況,就是要[讓],因為好的事業(yè)是爭出來的,但好的婚姻是讓出來的。
舉個例子,我和妻子是兩個很容易發(fā)生沖突的人,妻子性格鮮明,直率,講話直,我則是性格倔強,不順意的事脾氣暴,這簡直就是劇烈氧化反應(yīng),所以三年中,我們之間往往有沖突,有幾次,當看到妻子委屈的淚水溢于眼眶的時候,我知道不論是不是對,我都錯了,都違背了當時要對她好的諾言,所以漸漸地,我選擇退讓,先不管道理,先退步,如果實在忍受不了,就出走,當然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兩三根煙就可以打發(fā),還不行就再配瓶啤酒,總之,留出讓自己和對方冷靜的時間,然后再回去心平氣和的疏導(dǎo),妻子會更容易接受。為什么不要超過30分鐘?因為冷靜不需要太長時間,太長會讓對方覺得你還在生氣,會覺得你不管對方,會認為你去鬼混,故而委屈和猜疑心理加倍,這種倍數(shù)會在第31分鐘開始以平方數(shù)累加。
在此要特別提醒兩點,第一,男方要堅定不移的成為出走方,因為相對安全;第二,盡早買車,你會發(fā)現(xiàn)有車會很方便,最起碼冬天抽煙喝酒時不用挨凍。你可能會覺得我很慫,首先,我承認慫,要牛逼可以在事業(yè)上牛逼,家里慫點無所謂,其次,也有很多次是不需要出走的,因為還沒等我走,妻子就會端來杯水,沒好氣的說[喝水!],然后相視一笑,她再開始跟我講道理。所以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段標題里有一個[相互]。
(三)愛情≠婚姻?有可能
婚姻的存在肯定是建立在愛情的基礎(chǔ)上,不管有多少人來反駁,我個人始終堅持這一點,只是我們宣揚的愛情在婚姻中逐漸變更了角色,從轟轟烈烈變得相濡以沫,從心動驚喜變得平平淡淡,只是在變更的過程中我們產(chǎn)生了誤解,覺得它消失了,其實它只是換了一種存在方式。但是如果僅憑愛情來經(jīng)營婚姻,你可能會失敗。李開復(fù)先生的母親在其女兒的婚禮上說過,0.5+0.5=1。這是對于婚姻最好的詮釋。1+1=2是愛情,因為就是兩個人互相吸引,一個人可以為另一個人背叛全世界,這是疊加的結(jié)果。但婚姻一定是0.5+0.5=1,因為此時需要的是融合,兩個家庭背景的融合,兩個成長經(jīng)歷的融合,兩種文化環(huán)境的融合,這個過程是需要兩個人一起完成的,就像上面的例子中,一定是每次都要有人去當0.5,但不要每次都是同一個人,如果另一方堅持做1,就成了1+0.5=1.5,這就是出軌的推算公式。你可能又要反駁,為何結(jié)婚前就能愛我的一切,婚后就不能?別傻了,婚前的全部只是你認為的全部,婚后的全部才是真正的全部,而我們相互理解、溝通、退讓的往往是婚后遇到的那些。
(四)好吧,我瞎了眼才選的,我要去找最好的
如果你有這個念頭,我們要分情況討論下,如果你長時間都有此觀點且堅信不疑,請自行跳過此段落,如果你只是在某個爭吵的時刻才有這個念頭,請往下看。
請解釋你所謂的[最好]的標準是什么。我在生涯規(guī)劃中學(xué)會了不要總是向外看,還要向內(nèi)看,放到婚姻里也一樣,我們總是在被外界牽制,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能說出[最好]的人,往往90%以上都不知道什么才是其衡量的標準。例如,看到事業(yè)成功的霸道總裁覺得最好,所以看著家里下西紅柿雞蛋面的是慫包;看到溫柔體貼關(guān)懷備至的覺得最好,所以看著在外應(yīng)酬只知工作不顧家的是混蛋。看到?jīng)],我們的判定標準往往是通過外界的感官刺激和直觀感受給予的,那到底什么才是我們衡量的標準呢?其實,[最好]的標準是以適合來衡量的,我就是需要陪伴,需要簡簡單單,時常掛念,那顧家的適合你,你也別期待他有多大的事業(yè),因為他沒那個心思;我就是要高標準生活,就是要比一般人強,那事業(yè)型的適合你,你也別盼著他回來跟你嘮個家常,他也沒那個精力。簡單來講,事業(yè)型的不顧家,顧家的沒事業(yè),你喜歡陪伴呵護,能知寒問暖,體貼入微,那同樣要接受事業(yè)平淡,沒有豪車洋房,只有中等生活水平;如果要高端生活,那必然要有人為此在外奔波,忙于工作。如果你非要兩者兼得,那你要想清楚兩件事,第一,對方是不是騙子;第二,你有什么競爭力可以讓對方看上你?
所以,婚姻不只是一個保障,而是一個家,是一個需要相互理解、溝通、退讓的地方,它會因愛而生,但需要用融合去經(jīng)營,如果你當初選擇了對方,肯定是因為對方某個特質(zhì)吸引了你,或者正好適合你,你需要做的是保留特質(zhì)的同時,和對方多溝通融合,適當?shù)幕ハ嗤瞬剑餐S系這個有保障的愛情祖墳——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