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五月的初陽/花香溢滿心房/腳下步履匆忙/別忘了 抬頭看看遠方”
五月的初陽,流淌著歲月的安然無恙。早已淡泊如水的心境,寫過多少春去秋來,卻總寫不出夏日的多姿多彩。
近日總是迎著朝陽出發,在暮色中緩緩歸家。忙碌的忘了春秋冬夏,偶然抬頭看見石榴早已開花,才知道,忽而今夏。
“綠槐高柳咽新蟬,熏風初入弦。”總是要等到聽見午后的蟬鳴,才確定已到了初夏;“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總是要等到聞見薔薇的芬芳,才確定已感受過盛夏。“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總是要等到親嘗梅子的酸甜,才確定已愛上了今夏。我喜歡夏天,因為他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雖沒有李白的灑脫,可以“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卻可以在早起的清晨,穿梭漫山遍野,尋找露水微濕的喇叭花。雖沒有楊萬里的閑暇,可以“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卻可以在慵懶的午后,吃一塊清涼的西瓜,感受動漫里才有的盛夏。更沒有易安居士的瀟灑,可以“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卻可以在緋色的日暮,去到田野鄉間,摘一束晚霞染就的指甲花。隨心所欲,才是夏日的真諦。
總被繁事所累,今日難得閑暇,烹一杯清茶,買一束鮮花,依著行云流水的音符,一曲輕音游絲入耳。卻在熟悉的旋律中,勾起了對往昔的懷念。
那一年,有吃不完的西瓜,有睡不夠的午覺,有聽不完的故事,有抓不完的知了。小池塘里清露踏漣漪,綠楊陰里筑起白沙堤,葡萄架下有了搖搖椅,櫻花樹下藏著小秘密,推開書卷沉沉睡去,晚霞染紅了最熱烈的回憶。院里的薔薇開了幾季,童年的美好早已落地生花虛增年華,纖云弄巧,歲月靜好,世事浮沉中卻是唱跑了年華的曲調。
那一年,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威脅,多少人從此與世隔絕,多少人忍受著身體的殘缺。時光荏苒,轉瞬十年,歲月的蘭花指輕輕一個撥弦,我恍若又看見,那年天翻地覆,驚心觸目。那年的夏天,余震不斷,炙熱的空氣中彌漫著惶恐與不安,最喜歡的夏夜卻再不敢沉沉的入眠,天臺上見過流星,操場上追過流螢,深夜被蚊子騷擾驚醒,再艱難也比不過家人的平安。
那一年,法國梧桐種滿了校園,梔子的清香仿佛純純的愛戀,藍天下的浮云宛若棉花糖般香甜。《詩經》里的青青子衿,校園里的白衣少年,凌晨等待的朝陽和曙光,在香樟的芬芳里攏滿平平仄仄的詩意,寫下綠肥紅瘦的怦然心動。所有的叛逆與瘋狂,所有的羞澀與緊張,都變成回不去的過往。那日信誓旦旦許下的諾言,轉身就成了年少不可輕信的謊言。時光若白馬,卷起半城風沙,三年的時光,換做一句“忽而今夏”。
那一年,盛夏離家孤身入長安,結識一群天南地北的好友,從此便有喝不完的酒。啤酒烤肉二鍋頭,看書逛街去旅游。如何聚便如何散,天南地北,地北天南。那一年,圖書館里翩翩少年,遇見知己藍顏,從此詩詞歌賦,暢所欲言。如何成為知己便如何形同陌路,因緣而聚,因緣而散。那一年,大千世界,眼花繚亂,從此高山低谷,踏上征途。如何去便如何回,有夢為馬,不負韶華。
“你是五月的初陽/花香溢滿心房/腳下步履匆忙/別忘了 抬頭看看遠方”。冥思苦想出的句子,總不如靈感爆發的文章,總想寫些什么記錄下我最喜歡的時光,卻免不了觸景傷情。現在,就連音樂都可以勾起對往事的回憶。戀戀不忘過去,回憶便成了心間一座無法觸碰的城堡。寫下幸福,記錄美好,活在當下,夢在未來。
忽然想看日出,忽然想看日暮。忽然想越過山川,忽然想涉過江河。忽然發現,又到一個夏天。
忽而今夏,忽而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