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鎮遠古城,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酸湯味,那就是貴州有名的酸湯魚火鍋了。
這個有了2300多年歷史的古鎮,除留下眾多的文物古跡外,也留下了酸湯魚等美味佳肴。
鎮遠酸食居多,如酸茄子酸豇豆酸蘿卜酸藠頭酸大蒜酸白菜酸青菜等等等等,我牙都要酸掉了。
所以有老百姓說的口頭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鬧躥”。
而所有酸菜系列中,酸湯獨占鰲頭。
酸湯又分紅湯白湯和紅油湯。據說白湯是用淘米水做的,紅湯是用本地野生的一種小小的西紅柿做的。紅油湯沒有見到,估計是用四川火鍋那樣的紅油做的吧。
我們選了古城紅酸湯的紅湯鍋底,看上去沒有什么啊!表面上只看得到幾根豆芽和大蔥飄在紅湯上面。拿勺子浩幾圈,也是一無所獲。
豎秋拍攝。圖片發自簡書App
兩個人叫了三斤江團魚,每斤68元,按照8元每客的價格在冷藏柜里自選素菜,按照10元每份的價格自選葷菜。
很快,魚來了。服務員直接幫我們下鍋,把火力全開。大概十分鐘,就可以大快朵頤了。
豎秋拍攝。圖片發自簡書App
蘸水似乎是我國西南地區人們吃美食不可少的。這不,酸湯魚旁邊也給配套了蘸水。其實就是蔥姜蒜辣椒花椒醬油醋等混合而成,看你自己的喜好。怕辣椒怕辛辣的也可以不要,味道照樣可口。
豎秋拍攝。圖片發自簡書App
酸湯魚是聞起來酸不溜秋,吃起來湯酸魚鮮,下菜葷素搭配,蘸水提味增辣。
雖然過了黃金周,店里仍然爆滿。本地人居多。
消費結束,我微信轉賬230元。價格偏高,主要原因是那江團魚最小也是三斤的,68元一斤。似乎有最低消費的嫌疑。
管他呢,味道為王。老板看起來土不拉吉,結賬后送來一罐王老吉,要我們幫他給好評。呵呵呵呵,難怪大眾點評上好評如潮。也是人不可貌相的鮮活例子啊!
不過,標稱為鎮遠美食的代表還是名不虛傳的。
豎秋拍攝。圖片發自簡書App
鎮遠,不知道酸了多少年。也不知道還要酸到什么程度。
走在鎮遠的青石板街道上,我慢慢咀嚼為什么古人在酸甜苦辣咸五味中,把酸排在第一?是人生百味酸居首,還是美味佳肴酸占先或者兩者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