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直肌
起點:恥骨聯合.恥骨結節
止點:5~7肋軟骨前面,胸骨劍突
1功能:讓恥骨聯合靠近劍突,穩定骨盆,保護腹部
上固定:兩側同時收縮時,骨盆后傾。收腹。
下固定:單側收縮,同側脊柱側屈。兩側同時收縮,脊柱前屈。降肋骨呼氣
在身體前面穩定骨盆,(后面豎脊肌)。
腹直肌發力,抑制肋骨外翻。
緊張時,推腹部臟器向內,放松時,腹部臟器向外掉。
孕產后,腹直肌會分離。與腹橫肌腹內外斜肌有關。
做仰臥起坐錯誤時,腹部隆起,是腹直肌發力,會讓腹直肌變硬。如果腹直肌分離時做仰臥起坐,會加重分離。
緊張時,骨盆后傾。無力,骨盆前傾。
腹直肌力量,需練習仰臥上舉腿,卷腹,讓恥骨聯合靠近劍突的動作。
2對①骨骼②體態的影響
①影響劍突恥骨聯合位置
②導致骨盆后傾,駝背
3對①臟器②呼吸③情緒的影響
①促進消化系統。
②降肋助呼氣。太緊張時,影響呼吸,吸氣吸不滿
③緊張時會駝背,影響到心情
5疼痛分析及原理
緊張時,骨盆后傾,腰背疼。兩側張力不正常會影響脊柱
腹外斜肌(V字型肌肉,手插口袋)
起點:5~12肋骨外面
止點:后部止于髂嵴。前部移行為腱膜,參與形成白線。下緣止于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形成腹股溝韌帶。
功能:(讓肩膀找向對側髂骨)
上固定:兩側同時收縮,骨盆后傾
下固定::單側收縮,同側脊柱側屈和對側回旋。兩側同時收縮,脊柱前屈
腹內斜肌(A字肌肉)
起點: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溝韌帶外側。
止點:10~12肋骨下緣,前部移行為腱膜,參與形成腹直肌鞘前.后層和白線。
功能:下固定,單側收縮,同側脊柱側屈,和對側腹外斜肌協同完成同側回旋。
1功能:
腹內外斜肌讓肩膀找向對側髂骨,側屈,收腹,上固定抬腿。增加腹內壓,骨盆后傾
2對①骨骼②體態的影響
同腹直肌
3與運動的關系
與身體扭轉有關(有一側的縮短,就有對側的拉長)。
提供穩定的腹壓,保護腰椎。
4對臟器呼吸情緒的影響
同腹直肌。與生殖系統有關
5疼痛分析及原理
維持腹部穩定,骨盆中正。肌張力或力量不足,導致核心無力,中氣下陷,肚子大,胃下垂,消化系統不好。單側過緊,導致骨盆側傾旋轉,肋骨高低。
腹橫肌
起點:7~12肋骨內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溝韌帶外側。
止點:以腱膜參與形成腹直肌鞘后層,止于白線。
1功能:與其它腹肌協同收縮(側屈.前屈.扭轉),①維持腹壓,保護腰椎,②協調完成咳嗽.嘔吐.排便等。③維持骨盆.胸廓.腰椎穩定④肚子向內收
約束腹內臟在正確位置上。如果腹部肌肉無力,如女性產后臟器移位。
腹橫肌收緊,瘦腰腹。
孕產期,腹橫肌被拉長,產后因腹壓改變,核心紊亂,骨骼錯位,腰疼。所以產后修復要早。月子中的呼吸恢復。
收骨盆的原理:腹橫肌收緊,骨盆上口縮小(兩側髂嵴拉住),下口盆底肌收緊。
收肋骨的功能
孕產期,腹橫肌被拉長,帶著腹直肌分離。
2對①骨骼②體態的影響
①收骨盆維持腰椎胸廓穩定②馬甲線。
太緊張時,骨盆后傾。太松馳,骨盆前傾
3與運動的關系
深層核心穩定肌,前饋機制,做任何動作前先啟動腹橫肌。
4對①臟器②呼吸③情緒的影響
①影響內臟的位置②參與深呼氣,弱時呼氣不盡。③情緒緊張時,前饋機制時刻啟動,腹橫肌緊張。
5疼痛分析及原理
使骨盆不穩導致腰疼
腹外斜肌.腹直肌.腹內斜肌.腹橫肌.腰方肌.腰大肌.豎脊肌共同維持腹壓,保護腰椎。
廣義的核心指軀干部的肌肉。深層核心指多裂肌.腰方肌.腹橫肌。
補充
1仰臥起坐錯誤的模式,小肚子外鼓。做不起來,與腰大肌有關。
2腹內外斜肌可讓骨盆后傾,側傾。
3剖腹產恢復時,拉伸收縮反復練習。如拉伸疤痕,再啟動核心收腹。
4腰疼跟腹直肌.腹橫肌,骨盆失穩,有關
5腹內外斜肌共同發力完成側屈或扭轉
6小肚子大與盆底肌,腹橫肌有關
7骨盆后傾要拉長大腿后側
8骶髂關節疼痛與腹橫肌有關
9練習腹橫肌瘦肚子,咳嗽會啟動腹橫肌。雙手扶肋骨側,腰側,鼻吸口呼發“絲”音,腹部收緊向內。強化深呼吸的功能。再前屈中雙手扶髂骨側,練習腹部收緊向內。各練習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