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初中學過一篇課文《挖薺菜》,張潔寫的。文章中張潔回憶了當年饑餓年代,挖薺菜是一種無比幸福的滋味。盡管學過,我其實一直沒弄明白什么是薺菜。因為當時的課文沒有配圖,而我讀初中時沒有電腦,更沒有智能手機,當然也無法百度。自然,我也無從知曉究竟什么是薺菜。兒時的印象中,我沒有吃過薺菜。
2017年農歷三月初二,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帶小寶去常營公園遛彎兒的時候,媽媽心血來潮挖起野菜來。她說農歷三月三,要吃地菜煮雞蛋。她說湖南農村時興這么吃,據說有諸多好處。
但是當我詢問他們地菜是不是別名,真正的書面語是什么的時候,他們其實也答不上來。
而我記起我一直關注一個訂閱號《物種日歷》中介紹過春天里人們喜歡挖的一些野菜。我對比了照片和幫忙挖的地菜,于是證實了地菜就是薺菜。后來百度百科薺菜時,也有別名地菜的說法。
隨后我又詳細查找了一些資料,據說在湖北湖南等地時興農歷“三月三吃地菜花煮雞蛋”的習俗,其實很多地方也興。地菜即薺菜,別名野薺、地菜、護生草、雞心菜,為十字花科植物薺菜的帶根全草,生長于田野、路邊及庭園。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在北京菜攤上我看到也有薺菜賣,價格大概是五元一斤。
薺菜既是菜,也是一味藥。薺菜不僅是營養豐富,而且藥用價值也很高,民間有“三月三(農歷),薺菜賽靈丹”、“春食薺菜賽仙丹”的說法,由此可見薺菜煮雞蛋藥用功效。中醫認為,薺菜性味甘、涼,入肝、脾、肺經,有清熱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腫之功效。
挖回家的地菜被媽媽洗干凈,和十多個雞蛋與幾顆紅棗一起燉水了。在熬煮一個小時并浸泡一個晚上后,我在今天嘗到“賽靈丹”的薺菜煮雞蛋了。而我那愛吃水煮蛋的大女兒,在昨晚就已經吃掉兩顆浸染了一些薺菜綠色的雞蛋了。女兒的胃口在前兩天還很差,可能是積食了。但現在來看應該是徹底恢復了。今天上學前還吃了一個蛋。而我居然吃了五個雞蛋,看來今天跑步是起不到任何減肥的功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