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總用完美的眼睛去對比現在生活的真實模樣,
我們往往看到的是落差,
滿足感就會得不到,
所以就忽視了我們本來就擁有的快樂。
我們最常用來表達完美的植物應該就屬于花了。
可,花,也有屬于它的不完美……
從小區的草坪里生長出來的一朵不起眼的小花,
到捧到新娘手里的那朵美麗的花;
從鄉間或山坡上的一朵小野花,
到擺在餐廳里的那朵玫瑰花。
無不接受著,
落籽、發芽、萌發蓓蕾、初綻、盛放、凋零到最后結果,
自然界的規律告訴我們,
萬事萬物都求不得永遠的完美。
沒有陽光的泥土里是種子在醞釀力量的小家,
它在那里默默地等著雨水和腐土的滋養,
用盡全身的力量破土而出,吐出一生的精華,長出鮮嫩的芽兒。
接著迎接它的有陽光,還有雨露,有風,有愛玩它的小動物……
盡管有很多好的和不好的,它也都不害怕,勇敢地開枝散葉,又小心翼翼地呵護著自己的身體,最終孕育出一顆蓓蕾。
在某個不經意的清晨,
不管有沒有好的陽光,
它都如期展開第一片花瓣,
接著,第二片,第三片,終于完成最后地盛放。
它這一個個努力的過程沒有陪伴,沒有得到更多的關注。
然而,待它盛放的那一刻,也自然而然地迎來了人們的關注。
你瞧瞧,我看看,他摸摸……
有人想把它摘下來戴在自己頭上,
有人想把它摘下來放到家里的花瓶里,
有人想把它摘下來做成各式各樣的干花,
還有人想把它摘下來做成各種口味的食物,
它的宿命就是接受,又談何完美呢?
如果說有點完美,
就是不被人們過度關注,
只用來觀賞就好,
等它自己在日照風吹雨打中,完成整個生命的考驗。
慢慢謝幕,留給我們的是,
它最后的結晶——籽,只為下一場的綻放!
做種子時,它可以接受黑暗;
做嫩芽時,它給自己充滿希望;
做蓓蕾時,它蘊藏著美麗;
做繁花時,它讓自己閃耀;
做殘花時,它擁有了歷經風雨的韻致!
如果我們真要是以“完美”去看待花兒的一生,
其實,它是用無數個不完美,努力活成了完美!
很多時候,我們都有一種矛盾的心情,
一會兒喜歡花的美麗,一會兒認同草的襯托。
但,送給友人愛人親人的都是花,絕不會是草。
因為,在我們心中早已定下了花就是最好的,送人的,就一定是最好的!
我們要問了,草兒不好嗎?沒有草,哪兒顯得出花的美?
沒有我們自己的豁達,愛人親人怎么會多一些歡笑?
我們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
也要接受親人愛人朋友的不完美。
接受不完美,就是完美的開始,你我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