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入了一本鈴木尚子的《收納的藝術》,在這之前我已經看完了近藤麻理惠的《砰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山下英子的《斷舍離》等書,各有各的特色。
正因如此看這本書我get到的重點不在于收納的技巧了,因為之前學到的和這些都是異曲同工,我也已經有了適合自己的收納整理心得。
《收納的藝術》更加的感性,鈴木尚子所說的收納的藝術我覺得并不僅僅是收納,她更多要表達的是要學會生活的藝術。
我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上仙“涼涼”,然而同樣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凡間生活,有些人過得愜意多姿仿佛是凡世的寵兒,連司命星君都要為她改寫命格讓她多些時間多活幾年;有些人過得焦頭爛額,一生當中浪費在找這找那的時間連她自己都不敢想,細思恐極啊!
人和人的差距咋就這么大呢?
書中有一段話是這樣描述的:“主婦這個職業和公司的工作不同,沒有辦法按照每個項目完成工作內容,也不能按時下班。既得不到別人的贊賞,有成就感的時候也不多,所以有人很可能覺得主婦這項工作是“沒有回報的”。實際上,所有負責家務的主婦,都是家中舵手般的角色,因為她們能夠讓家人過上舒適的生活。
當面對這樣一份沒工資沒休息的“職業”時,應該摒棄抱怨而去思考自己希望過怎樣的生活?想要一個怎樣的家,并為之而努力。就像作者所說,應該從整理內心開始,打造獨屬于你的舒適生活。這和房子有多大家里多有錢關系不大,心里干凈敞亮,茅屋也是田園生活;心里蒙塵無望,華屋也是一對鋼筋水泥。
鈴木尚子在這本書里分享了她的生活藝術,相對收納的藝術而言,我覺得更偏向于生活的藝術,如果你想看更為理性的收納干貨,我更推薦《砰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或者《超級整理術》之類。
生活這門藝術,是我們一生要學習的功課,而鈴木尚子就是在用虔誠的學習態度對待生活,對待自己。
鈴木尚子曾在服飾行業從事設計、策劃、人才培養等工作,在成為全職太太后她開始學習生活收納,并成立了SMART STORAGE!公司,成為一名生活整理收納師,可以說是學習收納這門生活藝術成就了一個圓滿的她。
合上這本書,我覺得,從一個不會收納的門外婦到一位生活整理收納師,靠的不是技術多么超前,想法多么新奇,而是對自己和家人的愛、對待生活的態度以及一顆堅持的心。想想如果對一位了無生趣、心中無愛胸中無夢的人來說收納的藝術,哪怕告訴她全天下的秘籍怕也是沒用的。
-2-
現在就讓我們用2個問題來回顧一下鈴木尚子收納的藝術,也許對于還沒有實在不可救藥的你,離美好生活、藝術收納就只是一本書的距離。
第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要收納?
鈴木尚子認為主持一家事物的女性不僅僅是主婦,而是一位藝術家。“與如何收納物品這個問題相比,更重要的是整理思緒,思考自己要過什么樣的人生、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對于why,鈴木尚子主要說了幾個重點:
1.收納可以帶來時間和心靈上的閑適
據說人為了找東西經常要花費很多時間,每個上班族平均一年要花超過一百五十個小時找東西,我想如果這個上班族上班是這樣,那TA在家一樣好不到哪兒去。而合理的收納,將為你一年節約出讀10本書的時間,你還敢說自己沒有時間讀書嗎?
2.整理是手段而非目的
找到整理的目的,也就是:你想做什么樣的自己?過什么樣的生活?你到底是為誰在整理?
如果你已經知道了答案,那就先從從整理自己開始吧,等心敞亮了,你就可以隨時立刻馬上有順序的進行整理工作了。
3.整潔是可以傳染的,臟亂也是……
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破窗理論,如果一棟房子的窗戶有一扇被打爛而沒有及時修補,那么不久之后其他的窗戶也會相繼被打爛。你的家也是一樣,整潔會越發整潔,臟亂會越發臟亂。
如果你恰巧是一位媽媽,那么你的孩子最終從你身上學到哪一樣德行完全取決于你對待生活的態度和行動。所以不要抱怨孩子起床不整理床鋪,有可能主臥更亂……
整理是對孩子獨立生活教育里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而你,是不是一位好老師?
4.要是無法整理看得到的東西,也就無法整理看不到的東西
要是無法整理看得到的東西,當然也就無法整理好看不到的時間、信息和人際關系。所以,我們要從整理看得到的物品開始,進而整理好看不見的東西,學會掌控自己的人生。
5.不要細數沒有的東西,而是細數擁有的東西
現在想想我和妹妹過得都不如我們的父母那樣感到幸福,我和妹妹更多的時候腦子里是“好想要……”、“我還有……沒有”、“”好羨慕……“,而爸爸媽媽總是想著”有了這些可真好,想都不敢想“,爸爸總會說好滿意現在的生活……
之前看古典的《愿你的生命有無限可能》(比《拆墻》好看),古典老師說過,人生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我們自己就是藝術家,高度、深度、寬度、溫度,每個人都有自己最適合的比例配方。
只有生活不以外界作為參照物才能收獲更好的自己擁有更幸福的生活。放下執念,早一點開始整理,一定會感受到那種可以細數自己“擁有的東西”的幸福。
6.整理可以清理通往機會的入口
9號聽hi腿分享健身知識,聽到一個好的比喻,就是家里的洗菜池,如果下水不好,你是每次減少出水繼續無奈的使用呢還是徹底疏通后開開心心的洗刷刷呢?
整理,是讓自己可以做想做的事情、開始充實生活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第二個問題,我們應該怎樣整理?
首先要理清思路
比如:你和家人都是怎樣的生活習慣?不是按照生活習慣的整理都是浪費時間;
你和家人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用喜歡的東西增加情趣和幸福感;什么能讓你更放松舒適?有些人喜歡讀書、有些人喜歡養花,你喜歡什么?
整理這一方面,你的短板在哪里?不擅長的重點學習;
家里的格局是什么樣子?做到胸中有數,不要“胸大無腦”。
其次,就是這本書的葵花寶典“收納七步法“
step1 全部拿出來
這里的注意點是從哪個房間先開始,還要做好時間安排。
這里的全部拿出來和《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略有差別,近藤麻理惠主張按類別整理,鈴木尚子主張按房間整理。整理的時候那種理念適合自己就用那種好了。
step2 選擇
構筑舒適生活,最重要的是只選擇對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合適的東西,并不是強迫的斷舍離,而是通過選擇改變自己的生活。
對于選擇困難和不會選擇的,鈴木尚子貼心的分享了“選擇矩陣圖”
step3 分類
按照性質和類型分類
按照配套使用的組合分類
不想再次混亂要做好分類標簽
step4 臨時放置
選擇臨時放置的理由:
1、選擇物品時,很難同時考慮最佳的收納方法
2、通過臨時放置可以發現迄今為止沒有注意到的想法
3、要在所有物品都臨時放置妥之后,再購買收納用品
做法就一句話:降分門別類的物品分別放入空箱子貼好標簽,然后針對性的思考收納方法、放置位置、采購收納用品。
step5 決定位置
各家各戶格局不同、習慣不同,所以首先要符合自己的生活習慣,大的原則是“常用的東西要易于取放”,放置的東西越靠近使用之處,用起來就會越方便。
【兩個小貼士】
眼手所及:
1、常用物品——站立時,從腰部到平視的位置
2、使用頻率低的輕便物品——伸手可及的地方
3、使用頻率低的重物——需要稍微蹲下才能碰到的地方
特等席:
給平時隨手放的小東西一個特等席,比如鑰匙
step6 決定收納的方法
簡單的三種收納方法:柜子、抽屜、吊掛
個人認為以上三種可以組合出無數種無敵的收納方式,根本就不需要再去學什么新鮮花招,就算學了八成也就是這三個基本組合出來的衍生品。
柜子小貼士:
1、買柜子要注意用活動隔板,這樣就可以達到上面所說的“眼手所及”
2、柜子的最佳CP是抽屜型的盒子或籃子
3、書立、筆筒等可以有效收納小物件,另外,書立、筆筒等不僅僅可以收納書記和筆哦,發揮想象力吧,比如,把書立用在廚房里……
抽屜小貼士:
1、開合順暢、深度合適
2、抽屜從外到里的深度以此放置最常用、用得到、不常用的物品
吊掛小貼士:
一般和其他收納家具組合使用,比如柜子里裝上伸縮桿、墻上的掛鉤等等。
吊掛+抽屜+柜子是非常完美的收納方式哦
其他小貼士:
1、收納家具顏色要統一,配上收納的有顏色的物品才不會顯得眼花繚亂
2、收納家具要購買以后還可以重復買得到的,這樣就不會因為加買一個或者換掉一個因為買不到同款而不得不換掉所有的
3、有的時候僅僅把買回來的商品上的標簽處理干凈就會讓整體空間看的整齊劃一
step7 維持
好不容易整理好的家要維持才會一直舒適整潔,只要每天做到將拿出去的東西放回原處就能輕松維持整潔的狀態。
更加精進的做法是:
1、控制入口:沒有用的東西不拿回家;不要為了贈品而買東西;不要為了打折促銷而囤貨;任何想要買的東西做到三思而后買,一思真的有用嗎?二思有收納的地方嗎?三思家里有替代品嗎?別人贈送的東西如果用不到就立即處理。
2、放回原位:拿出來的東西用完立即放回原位;新買回家的東西立即給它找到固定的位置。
3、精益求精:在收納整理好以后,慢慢去雕琢細小的環節,讓整個家變成自己的一部分。
4、階段審視:不同的生活階段有不同的生活要求,比如單身貴族、二人世界和三口之家對收納的要求就有了很大的變化,所以在變化來臨之時就要仔細重新審視,再次打造適合新生活的收納結構,輕松過度到人生新階段。
-3-
本書最后一章節鈴木尚子按照不同區域展示自己的家來展示自己的價值觀,就不多說了。
很多人可能想當然的覺得:如果我有那么大的房子經濟條件優渥,我也可以整理成那樣。
我只想說:寶寶你想多了,如果你是個邋遢大王就是給你一棟別墅,也只能弄成一個垃圾場。
生活態度決定生活質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