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雖然是歷史小說,但卻更多是一部浪漫主義小說。男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夢,男人就該只手擎天,一刀一槍博出一片天。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橫槊賦詩、群英會,前半部三國濃如烈酒,處處都是沖著男人的燃點來的。
所以有人說后三國不好看,那后半部三國差在哪里?
情懷!情懷雖然要3000人名幣,但是沒有情懷是不行的。以歷史而言,高平陵事變對中國歷史的意義,是要遠超過前三國任何一段歷史的。但是冷冰冰的陰謀怎么有熱血男兒的搏殺來得快意,世家的攻訐怎么有一人獨立長坂橋頭面對八十萬大軍浪漫。
三國厲害就厲害在,它不僅寫了一個英雄時代,還寫了一個英雄時代的毀滅。英雄們以他們的英雄創造了一個世界,然后發現世界并不是他們想的那個樣子。曹操曾想建立一個唯才是舉的世界,然而他最終孤獨的看著自己的繼承人被世家所影響而無能為力,劉備很幸運,他沒有來得及看到蜀中群小的表演就走了,而孫權很不幸,他要一茬一茬的收割自己的戰友,而那些世家大族們,他們帶著謙卑的笑容,緩慢而從容不迫的包圍著舊時代的英雄們,直至將他們淹沒。
前三國的時代,英雄們是要靠自己才華和謀略,才能橫空出世。而后三國,只需要繼承就可以了,英雄的后代們最終跟英雄們要反對的人把酒言歡。
所以,英雄們很早就累了。曹操討伐張魯,說“既得隴復望蜀焉”,就這樣吧,即便統一天下又能怎樣呢?天下已經不是那個天下了,我老了,無所謂了,天命在我,我就安安靜靜的做周文王吧。
反正已經沒有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