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茶札記(5)烏龍茶
烏龍茶也稱青茶,屬于半發酵茶,是我國的特種茶,主產于臺灣、福建、廣東等地。性溫涼,適合各季節飲用。清香型,含葉綠素、維生素C、少量茶堿、咖啡堿。
烏龍茶的功能效用:
具有溶解脂肪的減肥效果。因為茶中的主成分——單寧酸,與脂肪的代謝有密切的關系。烏龍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烏龍茶同紅茶及綠茶相比,除了能夠刺激胰臟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減少糖類和脂肪類食物被吸收以外,還能夠加速身體的產熱量增加,促進脂肪燃燒,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
藥療價值:
烏龍茶作為中國特種名茶,除了與一般茶葉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勞、生津利尿、解熱防暑、殺菌消炎、祛寒解酒、解毒防病、消食去膩、減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還突出表現在防癌癥、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品質特征:
外形肥壯、緊實,滋味醇厚回甘,湯色金黃或橙黃、清澈明亮,葉底綠葉鑲紅邊。
制作工序:曬青—做青—殺青—造型—烘干。
分類:臺灣烏龍茶(凍頂烏龍)、閩北烏龍茶(大紅袍)、閩南烏龍(鐵觀音)、廣東烏龍(鳳凰單樅)
烏龍名品
1.臺灣烏龍茶
具有天然熟果香,芳香宜人。主要有臺灣紅烏龍和臺灣包種茶兩種。包種茶是臺灣的特產,是烏龍茶中發酵最輕的茶與紅烏龍正好相反。主要代表條形的文山包種和半球型凍頂烏龍。凍頂烏龍被稱為臺灣茶中之圣。色澤墨綠鮮艷,帶有青蛙皮般的灰白點,緊實彎曲。干茶有強烈芳香。沖泡后湯色柳橙黃色,香味近似桂花香,湯醇厚甘潤,回甘強。葉底邊緣有紅邊。紅烏龍是烏龍茶中發酵程度最重的一種,與紅茶相近似,優質紅烏龍茶芽肥壯,白毫顯露,湯橙紅色,葉底芽葉連枝,被譽為“東方美人”。
2.閩北烏龍茶
以武夷巖茶最佳。如大紅袍、水仙、肉桂。武夷巖茶外形條索彎曲,呈鮮明的綠褐色,俗稱為“寶色”,湯色一般呈深橙色,內質具有“巖谷花香”。
大紅袍
閩北烏龍茶代表,“巖韻”(所謂巖韻指樹吸收礦物質,湯里有骨在里頭,硬少綠茶的柔。)極顯,滋味醇厚回甘。現存大紅袍母樹有3株,在武夷山景區受特殊保護。青培火的大紅袍可保存三年,顏色帶青頭,有花香,湯色黃亮,重焙火的可保存多年,顏色褐色,有光澤,潤。湯有熟香,醇厚,色橙紅。
閩北水仙茶
品質別具一格。質美而味厚,條索結實,葉端扭曲,色澤綠褐間蜜黃潤,具有蘭花清香。湯鮮爽回甘。葉底厚軟黃亮。
武夷肉桂
由于它的香氣滋味與桂皮香相似,所以在習慣上稱其為“肉桂”。外形條索勻整卷曲,色澤褐綠,油潤有光。茶湯特具奶油、花果、桂皮般的香氣。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齒頰留香。茶湯橙黃清澈,葉底勻亮。
3.閩南烏龍茶
安溪鐵觀音
產自福建安溪縣,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發明于1725年,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 ?其品質特征是:茶條卷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 沖泡后湯色金黃濃艷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鐵觀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余香”。
最好是秋茶,寒露左右開采,其香氣高揚,口感醇滑,回味甘甜持久。
4.廣東烏龍茶
鳳凰水仙
是產于廣東潮安鳳凰鄉的條形烏龍茶,分單叢、浪菜、水仙三個級別。有天然花香,蜜韻,滋味濃、醇、爽、甘,耐沖泡。主銷廣東、港澳地區,外銷日本、東南亞、美國。鳳凰水仙享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之譽。茶條肥大,色澤呈鱔魚皮色,油潤有光。茶湯澄黃清澈,味醇爽口回甘,香味持久,耐泡。
儲存方法:
鐵觀音:低溫冷藏,密封真空,保質期:18個月。
其他烏龍茶:密封真空,陰涼防潮,保質期:2—3年。
烏龍茶的沖泡
一、茶具。要想領略烏龍茶的真香和妙韻,器具的選擇很講究,
選配一:白色瓷質蓋碗、茶杯(適用于清香型烏龍茶)
選配二:瓷壺、茶杯(適用于韻香型烏龍茶)
選配三:紫砂壺、聞香杯、茶杯(適用于濃香型烏龍茶)
二、水溫
100度沸水
三、投茶量。蓋碗7—8克。巖茶更多些,碗的三分之二。
三、沖泡
1溫杯燙盞。燙蓋碗—燙茶盅—燙茶杯。烏龍茶要求水、器雙高,才能發揮烏龍茶的真香本色。在開泡前要先用開水燙杯,提高器皿溫度。
2.投茶,搖杯聞香。右手輕舉蓋碗茶輕搖三下,打開,雙手捧杯,由左到右聞茶的原香。
3.洗茶洗杯。懸壺高沖,刮茶沫,倒掉。刮沫,右手提壺,左手拿杯蓋由外向內輕輕撥去表面的泡沫,再用壺里的水燙洗附在蓋內側的泡沫。
4.再次注水泡茶。懸壺高沖,茶水撞擊香氣,充分放香,時間二十幾秒,出湯。
出湯時先將蓋碗杯底殘余的水吸干,然后輕靠茶盅壓低手腕快速倒入,提高蓋碗并壓低,等待斷流時輕點三下。把碗內殘余的茶湯全部倒入茶盅。
5.分茶。先將茶盅底的殘余水吸干后依次分入各品茗杯,七分滿即可。觀湯青培火茶偏黃色,重焙火湯偏紅。
6.正常沖8道左右,頭三道聞香,第五道之后加湯沖水,時間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