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弱的可怕的英語渣渣
又開始報名四六級了,這次終于擺脫了四級,可以弄一張六級準考證了。回想八月二十二,想想還是有點興奮和緊張。
那天睡到大中午醒過來的我被各種四六級分數刷屏,噢,可以查分了,但是我不敢,因為我已經大三下期,第四次考。糾結了一小會兒,起床收拾好,磨磨蹭蹭弄了好久,還是決定登錄學信網,然后就看到了低分飄過的自己。我沒睡醒?!網站錯誤!?還是登錯成績!?我不敢相信,我居然過了,甚至第二天我再次登錄查成績。截了很多很多張圖,確定沒錯之后有點想哭。
我英語超級不好,怎么形容呢?從接觸英語開始就沒及格過,高考考了英語史最高分89。最討厭的學科是英語,最討厭的老師是英語,連英劇美劇我都通通拒絕,覺得好煩,反正我又不需要和外國人交流,也聽不懂鳥語,當時我沒有想過,就算上了大學,也是要學英語還要考四六級。
大一一年,學校不讓考四六級,我就借故放飛自我,把英語拋諸腦后,一混到了大二,要準備考試了,然后就開始我長達兩年的渣渣奮斗史!
2.從跟著別人到找到自己的方式
作為一只要開始努力奮斗的渣渣,最先做的肯定是找學霸取經,看各種攻略,買各種單詞書真題,信心滿滿要一次過四級。
跟著學霸的模式,每天花十分鐘記一單元單詞,做真題聽聽力,天天去自修室看書,雖說基本上也玩手機,手機沒電了就回寢室,但還是給我一種我在努力我很努力的錯覺。就這樣堅持到了考試,考完了就再也沒碰過英語,直到知道成績只有三百多分,直到開學重新報名。
第二次考試報名前,我給自己認真分析了以下情況:
一,自控力不如學霸,只要手機在身邊都會忍不住。
二,對英語興趣不大,只是為了考試而學。
三,最重要的,和學霸的英語程度不一樣,我應該從頭學起。
認清自己的狀態以后,我就選擇了報網課,每天都守著聽課,課下也在認真的記單詞,只有四百一十幾,挺難過,因為我覺得我基本上用盡了我所有對英語的興趣,討厭試卷卻還是每天都看,討厭英語但還是每天都聽,可是就是考不過啊,傷心又生氣。
第三次的時候,我就開始有點自暴自棄,也就是去年十月份開始,我再也沒有做過一套真題,再也沒有系統的聽過真題聽力。
其實也蠻幸運的,這個時候我遇見了扇貝單詞這個軟件。當時是看有一個廣告,四級保險,十塊錢的保險,只要完成每天的任務,要是沒考過就可以賠錢。我當時覺得很有趣,想著既然明顯考不過,那還不如買個保險試試,反正不虧!
就這樣開始了我的打卡生活,每天記二百單詞,每天五篇新聞,聽五十句聽力。前幾天還是覺得有點枯燥,記單詞還好,新聞完全看不懂,基本上要看別人的翻譯,看的速度超級慢。幾天之后,我發現扇貝有徽章,不斷卡還有貝殼獎勵,還可以參加各種計劃。憑著這些好奇,一直都在堅持。第三次成績還是只有三百多分,但是我那時候已經不在乎英語成績了。
說到為什么,大概是突然看到一個不知名的貝友說,“學習英語不是為了一張拿得出手的成績單而是為了了解更大的世界,去看各種原文書,而不是譯者加了一些自己理解因素的書籍。”
3.愛上英語,不枉此生
記得有一句話是,希望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夢想!對于我來說,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而是每天扇貝新聞七點鐘的更新。
這一年時間,從看新聞需要看別人翻譯來逐字逐句的理解,到現在自己可以不看翻譯讀懂大意。
從一開始聽扇貝四級聽力很艱難,到現在聽扇貝六級聽力的不那么難。
從一開始要提醒打卡到現在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打卡,從來沒有斷卡。
雖然每次都在報名考試,但大三一年基本上沒有做過真題,還是想著可能不過吧。萬萬沒想到啊,只要你堅持,哪怕一點點的慢慢的向前磨,生活真的會給你驚喜的。八月底查成績居然過了,差不多也算是給我這一年堅持打卡,愛上英語的一種肯定吧!
有時候自己樂呵樂呵的想著,四級考了四次,六級怕是要考六次噢,雖然那時候已經畢業啦,不過學習英語一直在路上,我還要慢慢翻譯扇貝上的新聞,慢慢看懂原文書,慢慢看懂無字幕電影,慢慢能夠可以自由的和外國人交流,路漫漫其修遠兮,繼續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