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看,《霍亂時期的愛情》第二部分,因為昨天晚上睡的比較晚,今天,感覺一直沒有精神,本來決定早早的把今天要看的一部分看完,但是卻由于工作的原因一直折騰到晚上才有時間,匆匆的打開電子書,準備完成今天的寫作任務。
第一部分內容看得我摸不著頭腦,于是今天帶著好奇開始閱讀,想要一探究竟,果然沒讓我失望的是,故事越來越有趣。今天看了P60--P91(進度這么慢,什么時候才能看完啊?),寫的是烏爾比諾醫生和他的鸚鵡,以及烏爾比諾和他的妻子--小說的女主人公菲爾米娜,非常有意思的日常生活。
首先是烏爾比諾和他的一只鸚鵡。
那只會多種語言,但是卻折騰得家里不得安寧的鸚鵡,這一段非常有趣,故意和人唱反調的鸚鵡,到底給烏爾比諾帶來了怎樣的命運?提前聽到些許劇透說是烏爾比諾醫生會因這只鸚鵡而死,難道這就是常說的樂極生悲嘛?
烏爾比諾的妻子菲爾米娜
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描寫介紹菲爾米娜的這段文字:
費爾米納穿了一件齊臀的又寬又松的絲綢襯衣,戴了一條長長的繞了大小六圈的真珍珠項鏈,穿著一雙只是在非常莊重的場合才穿的高跟緞子鞋,年齡已不允許她經常打扮了。對一個可敬的老太太來說,時髦的華麗服飾已不太合乎時宜,但穿在她身上還是挺合適的。她的身材修長而挺拔,一雙富有彈性的手還沒有一塊老年斑,粗硬的頭發閃出藍鋼般的光芒,在面頰兩側對襯地剪得整整齊齊。跟她的結婚照片相比,此時唯一留下的是那雙明亮清澈的杏仁眼和民族的自豪感,不過在她身上,由于年齡而減少的東西卻在性格上得到了補償,而勤奮使她贏得的東西,更超過了年齡使她失去的東西。這身衣服使她感到很舒適。她既沒有偷偷地束胸,也沒有束腰,更沒有人為地用布將臀部墊高。她的身體各個部位都是自由自在的,呼吸也是舒暢的。總之,她身體的輪廓顯現的是自己的本來面目。這就是七十二歲的費爾米納·達薩。
看到這一段,我突然明白了為什么作為女主人公的菲爾米娜被男主人公愛了五十多年,因為一個人的魅力,并不局限于他的年齡和外表、容貌,一個七十歲的女人,也許她的容顏蒼老,不能打扮了,但是她也不允許自己身材變形面容枯槁,依然保持著自己獨特動人的美麗和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氣質,并且有著良好的心態,這些都是非常不容易的。看到這一段也讓我自己對我以后老年的生活,產生了一定的聯想,我在想,我老了之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呢?是垂垂老矣,白發蒼蒼,還是會像女主人公一樣心態年輕依然美麗?我當然希望是后者,所以我要一直保持健康快樂的態度生活下去,也要一直跑步鍛煉下去。
烏爾比諾和菲爾米娜的婚姻日常
這一段看得我異常感動:
費爾米納一向根據氣候和場合給丈夫挑選衣服,頭天晚上就把它整整齊齊疊好放在椅子上,以便他從浴室出來時就能穿上。她不記得從什么時候開始,先是幫他穿衣服,后來就干脆替他穿衣服。她記得這樣做,最初是由于愛他,但是自從五年前開始,她就非這樣做不可了,因為他自己已經不能穿衣服了。他們剛剛慶祝過金婚。他們相依為命,誰也離不了誰,誰也不能不顧誰,否則他們一刻也活不下去。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這種感情越來越不理解。無論是他還是她,都說不清這種互相依賴是建立在愛情還是舒適的基礎上。
婚姻中日常的一件小事,已經變成習慣,卻可以從中看到菲爾米娜對烏爾比諾先生的愛。還有其他很多細節的描寫,仔細看會發現,費爾米納給烏爾比諾打領帶的時候,給他準備衣服的時候,給他洗澡的時候,都是非常的小心翼翼,體貼入微。不僅把它當做一種習慣和責任,更多的是發自內心的的愛,這種愛,是把對方當做一個小孩子一樣去精心的呵護。
在讀到烏爾比諾和菲爾米娜冷戰一段的時候,我覺得又好笑又有趣,一對年老的夫妻,他們還會為一件小事情而賭氣,像兩個孩子一樣,冷戰,你不跟我說話,我也不跟你說話,即使是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在同一個桌子上吃飯,也賭氣不說話,冷戰長達幾個月之久。結束冷戰重歸于好的方式夜也特別好笑,當他們結束這場冷戰之后,會因此而思考,去避免繼續發生這樣的問題,一切都因為他們互相還是非常愛對方的,這種愛,也是我非常向往的,面對婚姻瑣碎的日常,平淡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柴米油鹽的生活,他們還能這樣有趣的去愛對方,即使互相也有不如意和小缺點,但都是能夠包容和理解的,婚姻不就是這樣嘛!一輩子的相互扶持,相互理解,相濡以沫。
我爺爺和我奶奶的故事
我想起我的爺爺奶奶,他們在一起一輩子,60年的時間里,相濡以沫。在我爺爺生命的最后一年,不幸地得了老年癡呆,我奶奶也是無比細心體貼的照顧爺爺,每天給他做飯,給他洗衣服,給他泡茶,招呼他睡覺,攙扶著他上廁所。當時我并沒有多在意,因為我感覺,他們一輩子都是這么度過來的,我奶奶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女性,在他們那個年代,女人是沒有地位的,沒有讀過書,也沒有話語權,他跟我爺爺只見過兩次面,就此定下終生。這一輩子當中,奶奶從來沒有忤逆過爺爺,因為爺爺是一個特別大男子主義的人,奶奶默默地操持家務,每次爺爺生氣發火,奶奶都是忍氣吞聲,逆來順受,默默的做著自己的事情,不回話,也不爭論,幾十年來形成了一種習慣,習慣了順從,習慣了照顧爺爺,因為覺得那是她的本分,可是直到后來才發現,一切都是源于愛。那是爺爺去世入棺的那一天,我的奶奶哭得暈了過去,醒來之后淚水更是止不住得流,一邊哭一邊一件件的數著他們當年那些往事,一起經歷的生活瑣事,我們都勸不住奶奶,只能任由她哭泣,我也在旁邊跟著一起哭,也許那才是隱忍不善言語的奶奶對爺爺愛的表達。至此,我才開始回想爺爺奶奶之間的一幕幕日常。
生前,爺爺老年癡呆得連誰都不認識,他的兒子女兒孫子孫女,他都不大記得,卻唯獨記得我奶奶的名字,是啊,那是他的妻子啊,陪他一輩子走過來的人啊!有時候,他還會拉著奶奶的手散步,即使老年癡呆的爺爺,也沒有忘記他對奶奶的愛。其實特別羨慕爺爺奶奶之間的愛情,因為在那個年代,在他們的世界里,根本沒有背叛,沒有離婚這一概念,一輩子就這么過來了,一旦認定對方,無論怎樣,我們都知道,我們會是互相扶持過一輩子的人,我們不會分開,于是,大大小小的缺點,我都會忍受,也會互相為對方而改變,但是反觀當今社會,人人都在強調個性,卻很少會有為了對方而改變自己的人,所以,因為性格合不來,生活習慣不同,生活當中瑣碎的日常和爭吵,離婚已經讓人見怪不怪,甚至習以為常,閃婚、離婚頻頻出現。但是我以為,追求自己的個性固然重要,但是習慣,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也同樣重要,我們不是苛責離婚的弊病,而是說,也許我們可以因為有愛,而互相妥協,都各自退一步,如果兩個人都沿著愛的初衷,相濡以沫的走下去,走完一輩子,其實也是一件很偉大很幸福的事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