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還有什么地方
是讓我忘不了還想去的
除了西藏 應該就是烏鎮了
她與其他的古鎮不一樣
她恬靜、溫柔如水
她是真的大家閨秀
她屈居在大城市里
卻活成了自己的樣子
春夏秋冬
任何一個季節
她都美得不可方物
如果你問我
想要獨處去哪里
我會回答去烏鎮
如果你問我
想要浪漫去哪里
我會回答去烏鎮
心的烏鎮
不是來過未曾離開
而是不想離開
烏鎮地處桐鄉市北端,京杭大運河西側,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吳江縣,為兩省三市交界之處。
烏鎮之名的由來,相傳和唐代時一位名叫烏贊的將軍有關,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據稱王,舉兵叛亂。朝廷命烏贊將軍同副將吳起率兵討伐,一路打得叛軍節節敗退,退至烏鎮的北柵時,烏贊將軍不幸中了叛臣的詭計,陷入埋伏,被叛軍亂箭射死。他的部將吳起,把烏將軍和他的戰馬青龍駒葬在車溪河西畔,并按民間的風俗,在墳邊種了一棵銀杏樹。從此,這株象征著精忠報國的銀杏樹在烏鎮根深葉茂地茁壯成長,后人為了紀念烏將軍和他的戰馬,就將此地取名為烏鎮。
烏鎮給我的印象特別好,第二次來,還是很好,這似乎有情結了。如果非要我選擇一座城市終老,無疑我會選擇烏鎮。她真的很適合放空自我,不論是憑欄遠眺,還是行走在青石板路鋪就的小巷,亦或是穿梭在年代久遠的木屋,她會不自覺讓你慢下來,很慢很慢……
很多人因為《似水年華》而知道烏鎮,以前一直以為是部電影,后來網上一搜,居然是部電視劇。奶茶劉若英也因為這部電視劇成為了烏鎮的代言人。
我很喜歡奶茶為烏鎮拍的宣傳片的味道,特別是門票上那一張,隨意的趴在欄桿上,深情的凝視著這片水鄉古鎮,自然、相得益彰,不做作,不媚俗,你能從她的眼睛里看到她對烏鎮的愛。
第一次來烏鎮的時候是4月的某個下午,沒有提前找攻略,訂了景區外的客棧,夜幕降臨匆匆去西柵溜達了一圈,無法感知她的靜謐。
去了才知道原來西柵的酒店和民宿都是統一管理,只能通過烏鎮官網或者現場才可以預定。雖然貴是貴了一些,但是你住過才知道物超所值。我覺得這是我去過的所有景區中最愿意心甘情愿花錢的地方。
首先給我印象深刻的是服務
咨詢、門票、入住一站式服務,入住的客人可以享受東西柵聯票優惠,然后你可以把行李給到前臺,會直接給你運到民宿或酒店的房間里,這樣你就可以輕松逛逛逛啦,如果想直接去住的地方,酒店專用通道加專車送過去。不僅方便游客,景區管理也更加井然有序。不然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上拖著行李的感覺你試試!
民宿的老板和阿姨也很好,她們是以家庭為單位來管理民宿的,彼此之間還有服務上的競爭,民宿裝修各有特色,干凈整潔的程度不亞于星級酒店,窗外還有潑墨般的風景,只不過如果住青旅不提供洗漱用品。
最贊的是早餐,你什么時候下去什么時候給你做,可供選擇的樣式和口味也很多,早餐精致、心思細膩、服務周到,很是有種溫馨的賓至如歸的感覺。
其次是環境
干凈自是不必說,連廁所都是星級的。我最喜歡的一點是商業氛圍沒有那么濃,所有東西都是明碼標價(不過好像門票漲了),不會貴得離譜。你不會看到整個古鎮都是吆五喝六的賣東西,說實話現在所有古鎮賣的東西都差不多,但是將文化與特色相結合,通過你細細去了解了它的文化之后產生的東西才是值得買的,比如醬園,絲綢莊,鐵鍋鋪等等。而且它每一塊區域都有劃分,賣小玩意兒的,賣吃的或者酒吧,每走到一處都有不同的體驗,都有不同的感官。
西柵的水也很干凈,碧綠碧綠的,水里的魚兒清晰可見,丟一點魚食,一會兒就是一大堆,晚上在臨河的石階上,一群一群的,似乎篤定沒有人抓他們,攪動池水都趕不走。
還有安保
可以說每走幾步你就能看到一個穿著制服卻又不高調引起你注意的人,默默的站在某個木門下,沒有專門的崗亭,卻能適時的給予你幫助和指引。就算在大晚上空曠的比如龍型田? 那一帶,也有人在巡邏保衛,就算你一個人在晚上瞎轉悠,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況且,這里還保持著打更的傳統,這舊時樓閣加上舊時風俗,真讓人懷疑是不是生錯了年代。
烏鎮景區一般指東柵和西柵,兩者相比更多游客傾向去的是西柵,還有南柵和北柵基本很少有游客提及和游覽因為這兩個不算景區范圍。
不過我這一次是先從東柵開始游的。之前來去匆匆,聽說東柵沒有西柵好玩,也就沒去。結果我在網上看入住可以免費帶入東柵,因為飛機是晚上的,大巴到烏鎮,老板直接帶進景區,第二天一看門票居然要110,而我住宿只花了77,該夸自己聰明還是誤打誤撞呢?
東柵和西柵的風景其實沒區別,該有的都有,唯一的區別在于管理,西柵是旅游公司統一管理,東柵可能不是同一家,除了水比較渾濁,每個小景點還要檢票,所以我這沒買票的心虛的人,一個景點也沒進得去。
客棧環境也差了西柵一大截,雖說同屬烏鎮,都是臨水的江南美景,管理和服務上差別卻是很大。因為它的原住民比較多,客棧均為自營,條件參差不齊,也很少有包括早餐的,所以游客相對較少,如果先去了西柵,可能東柵就沒有什么吸引力了。
唯一的好處就是睡醒了推開窗,看著游客坐著搖櫓船自窗前而過,或者趁著人少,去空橋或空街拍拍照片。不過就算你漫無目的跟著的逛,東柵也就兩個小時的光景就逛完了,而且不知什么原因矛盾故居還不開。
循著古道來到了晴耕雨讀,《似水年華》里就出現過這個片段,問是什么意思,其實就是“晴天耕種,雨天讀書”的意思。看來我在這雨天是應該選個角落讀書的。烏鎮人杰地靈,明清之際,鎮上曾經出過64位進士,161位舉人,近代更是出現了蜚聲中外的文學巨匠茅盾先生,這一切都與此地熱愛讀書的社會風氣分不開。我也愛讀書,哈哈,只是現在作為似水年華的一個拍攝地點保存著。
在東柵用了個早餐,20元的白粥套餐,有油條、咸菜、花生米、饅頭和雞蛋,也足夠讓你撐得不行了,受不了門口東坡肉的誘惑來了一塊,肥而不膩,卻也不能多吃…
悻悻然離開東柵乘免費巴士到西柵,互聯網峰會的余溫還未消除,各國彩旗還飄揚在廣場上,作為引領科技前沿的杭州來說,互聯網帶來的改變無處不在,支付寶在杭州的使用頻率也是非常高,除了日常消費,坐公交也可以直接在支付寶領取公交卡。不過沒有深圳的微信小程序那么方便
回民宿休憩等到入夜,又再次去探索西柵的夜了。因為錯開周末,人比較少,河兩邊的木房子都亮起昏黃柔和的燈光,倒影進水里,引來無數人的驚嘆和欣喜。
此時此景,愛情是最容易發生的,我所理解的愛情,就應該像沈從文寫給張兆和情書中的那樣:“我行過許多的橋(比如此時烏鎮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云,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年齡的人。”
而那個正當年齡的人,陪著你行過一座座的橋,為你留下這巧笑倩兮的瞬間;或者陪你穿過發著慘淡燈光的長巷,手里卻提著一只自己做的燈籠,(就像前面那對我來回碰到3次的小情侶一樣;)又或者走進驀然回首的酒吧,聽一首富有情懷的民謠歌曲,點一杯暖心的雞尾酒。
離開喧鬧的酒吧漫步,深夜時分的烏鎮最安靜,這一亭一閣,一樓一橋,最是能讓你沉下心來。
烏鎮的露天電影院,只要不下雨,總會放一些懷舊的黑白電影,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那些搬著小板凳看電影的日子一去不復返,烏鎮竟還保留著這樣的場景,讓大家在寒冷的冬夜擁抱溫暖的回憶。
我喜歡這樣的景,卻討厭這樣的夜,著實有點冷,所以,找個借口下次再來一次。夜宿西柵,枕水而眠,終于圓了上次的遺憾!
烏鎮的夜真是特別的安靜,一覺醒來,欣喜的發現居然下雨了,下雨必定能看到煙雨江南的朦朧美景。
我一股腦的爬起來,欣喜的沖進雨里,路上未遇到一個行人,這也是烏鎮的可愛之處,九點以前,這里是遠離喧囂的,就是單單純純的小鎮清晨,那橋,那樓,那塔,那樹那花,任你NG多少次都可以重來,不用擔心有人闖入你的鏡頭。
吃完民宿阿姨做的早餐,又繼續睡了個回籠覺,終于開啟了白日的閑逛。
漫步到水劇場,欣賞古樸雅致的明清老建筑群。水中的斷橋不知是有意為之還是因什么緣故而斷,找個座位隨意坐下,想象中這里會發生些什么故事,反正不會有表演,上面寫了,哈哈!
信步石板小徑,走過沈家橋,一路來到靜立于西柵景區西南角的益大絲號。蠶絲大被都知道蓋起來舒服,可是這要經過多少道工序,你參觀完就知道了。
草木本色染坊的曬布場聽說是超級“網紅”的拍照圣地。每篇游記都是出境率最高的,東柵也有,真是相逢不如偶遇的心情。素樸清新的藍印花布,屬于烏鎮特有的印記,難怪看到臨街老奶奶都賣這藍布印花的紀念品,好想買一塊回去做桌布。游人們穿梭其中,拍下一張張極具文藝氣息的照片,要是配上民國風格的裙子就更好了。
不知不覺走到西柵的月老廟,晚上完全不會走到此地。聽說很是靈驗,也是情人們到烏鎮時的必游之地,相愛的人在這里向月老求一支姻緣簽,在祈福牌上寫下彼此的名字,月老廟外,柵欄、粉墻和樹枝上都密密麻麻的掛著人們對愛情的期待,一個一個讀過去,情侶占多數,求姻緣者也甚多。我發信息問一位朋友要不要幫忙求,然后走進月老廟,看見正中間的月老抱著兩節藕,百思不得其解然后問了管理員,管理員說佳偶天成,于是我將這話贈送給了朋友,這姻緣還是要天注定急不得的。
生活不只是詩和遠方。
更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你早起釀的醬,
是這世間最美好的味道。
聞著香味到了敘昌醬園,敘昌醬園已有150多年歷史,清咸豐九年(1859)的時候,是烏鎮商人陶敘昌以自己的名字為號創立的醬園,也是烏鎮鎮志記載中最早成立的醬園。這么美好的味道不容錯過,吃飯來點醬,巴適!斗笠蓋著的醬料缸子也是一個不錯的拍照點。
然后莫名其妙走到婚慶館,有興趣的可以穿衣服體驗一下拍拍照片。大戶人家的三媒六聘禮儀真是繁雜得要命,聘書寫得那叫一個工整,一應物什要寫得仔仔細細,不過我對那離婚書比較感興趣,想來那些年代離婚或被休都頗有些意思,畢竟不太光彩,還要打破傳統的封建思想,能走這條路的都難能可貴。
最后轉了好幾圈來到木心美術館,宣傳說這個美術館由一個個方形“盒子”錯落拼接而成的美術館本體,如佳人,宛在水中央。我卻覺得與烏鎮的風格格格不入,雖然因為要單獨買門票我沒有進去,但是卻對木心這個人做了一些了解。烏鎮之于木心,木心之于烏鎮,有太多的故事。很多人知道木心,是從他這首詩開始:《愛情是棵樹》
? ? ? ? 我是
鋸子
上行
你是
鋸子
下行
合把那樹鋸斷
兩邊都可
見年輪
一堆清香的屑
鋸斷了才知
愛情是棵樹
樹已很大了。
木心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老一輩的愛情真的讓人很羨慕。
烏鎮還為木心先生的詞舉辦了音樂會《從前慢》,真的很羨慕從前的慢,現在能讓人慢下來的地方真的不多了,也真的羨慕的愛情,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也真的羨慕烏鎮,充滿了靈氣,活出了自己的樣子,一景一物,一磚一瓦,無不讓人歡喜,無不讓人愛,來過,便不想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