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穩定的工作嗎?

追求穩定是人類的本能,這是被深刻刻進我們DNA里了。道理其實也很簡單,因為人類攀上食物鏈頂端的歷史也才幾萬年,而在更漫長的食物鏈中層歷史中,人類需要在各個方面都做到最大限度的穩穩當當。因此,那些極具冒險精神,以及渴望刺激生活的人類基因,是很難傳遞下去的。即使有,那比例也是極少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對穩定,有著某種本能的渴望。

這不,我們聽到過太多這樣的話語,“我們也不希望你太有出息,只要你過的安穩就好了。”父母認為子女在工作上的最佳選擇,肯定是公務員、事業單位等等。原因也很簡單,這種地方不會出現企業倒閉、不會出現被辭退,工作壓力還不會很大,人生如此,不就足夠了么!

真的是這樣么!我們先說穩定,其實穩定這個詞來源于內心的感受,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安全感,而這只是一種心理感受。在任何一個強大的組織面前,個人都是極其渺小的,這時候的安全感,更多的是一種依附感。這種安全感誕生于組織本身,因此它就有著天生的脆弱性。為何上世紀90年代國企職工下崗時,很多人無法接受,但最后卻也只能無可奈何。

我們再來引申下,什么人對養老保險或退休金是最看重的?肯定是那種鐵飯碗的嘛,這是他們未來生活的唯一保障。反過來,我知道很多創業者根本就不在乎保險,他們的理念里,如果老了還需要靠養老金生活,那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在這里,不同的人用行動表達了自己對穩定的理解,一種人認為穩定是靜態的,人的一生需要謹慎,謹慎捧好飯碗,不要出大錯,這輩子穩穩當當;另一種人認為穩定是動態的,我必須做到最好的自己,才能保障這輩子精精彩彩。

我有個公務員同學,他一直想離開體制,因為現在的生活一眼能看到頭,但家人都是反對的,自己也有所猶豫,道理很簡單,穩定已經被當成一個價值來衡量時,到底價值多少呢?沒有人心里有譜的。另外,如果出來后,混的不如狗,那機會成本似乎是無限大的。但現實情況是什么?就拿央視主持人來說,那些離開央視的,一個個更加自由,發揮空間更大,很少有比以前差的。甚至還有很多人公開調侃,說自己挺不好意思承認自己在央視干過。這話雖有點暗諷那些不敢離開央視的人,但也從反面證明,穩定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會懼怕任何組織的封殺。

現在的穩定有了更為廣度的內涵,穩定不是在一家公司有飯吃,而是到哪家都會有飯吃;穩定是時間越長,價值必須越大;穩定是可以擺脫任何單一組織,而在協作中找到自己的價值。而傳統的穩定,有太多的一成不變,一成不變的工作內容、一成不變的工資標準、一成不變的工作環境。這種穩定會讓我們的心松弛下來,看著其他人忙忙碌碌,或者收入頗豐時,我們內心不會,或者不敢有太多波瀾,只能用一句“我比較穩定”的話來聊以自慰。但現實情況是,做著所謂穩定工作的人,生活中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好,他們始終有一個組織在壓迫內心,始終有各種敢怒不敢言的場合,銀行卡的余額始終不能以讓自己安心,始終有失業的擔憂,一直需要謹言慎行,這樣的穩定真的是我們需要的么!

這個世界哪有純粹的穩定工作呢!唯有負重前行后,留下的那一絲恬靜生活而已。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本文是我讀《內向不善社交的人,如何擴大社交圈》這篇文章后的總結文章作者阮琦:網名“魔鬼咨詢師”,畢業于北京大學心理...
    逍遙朵朵閱讀 353評論 0 2
  • 受一位自己很尊重的老師的影響啟發,決定重拾寫日記的習慣。 正如她所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而...
    杰燃不同閱讀 231評論 0 0
  • 前言 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各地又掀起打假風潮,目的在于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當外國人來你店里買買買...
    外教先生閱讀 803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