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黑客》作者:范冰,北京樂游星空合伙人,二次元動漫項目產品總監,曾任職盛大創新院,擔任“WiFi萬能鑰匙”產品經理,中國最早的個人站長及共享軟件開發者,科技博客“同步控”創始人,資深自媒體及專欄撰稿人,網絡營銷機構顧問,業余是自由設計師與開發者。
增長黑客的含義:增長黑客是介于技術和市場之間的新型團隊角色,主要依靠技術和數據的力量來達成各種營銷目標,簡單來說,就是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地用“技術”來讓產品獲得有效增長。
1、增長黑客的崛起
在風起云涌的互聯網大眾創業熱潮中,中小企業 的平均壽命只有3.7年,很多產品 問世伊始便已經 宣告夭折,預期中的用戶井噴并沒有發生,緩慢的增長曲線讓人垂頭喪氣……
案例:電子郵件提供商 Hotmail 僅依靠一行文字完成了用戶爆發式增長,成為了互聯網發展早期的一起教科書式的網絡營銷事件,后被人歸納整理,成為一套低成本驅動初創公司產品增長的有效方法,即增長黑客。
增長目標拆分“AARRR”轉化漏斗模型:Acquisition(獲取用戶)、Activation(激發活躍)、Retention(提高留存)、Revenue(增加收入)、Referral(傳播推薦)
2、創造正確的產品
案例:Instagram重生記,照片分享功能原本隸屬復雜產品中的一個功能子集,單獨拿出來以其簡單的概念和聚焦的特性贏得了用戶的青睞,最終成長為日后大紅大紫的照片分享社區——Instagram。
PMF:探尋產品與市場的完美契合(Product/Market Fit,簡稱PMF),在如今這個技術井噴的時代,一樣東西“能不能造出來”早已不是問題,該冷靜追問的是這樣東西究竟“該不該造出來”,創業團隊早期的首要任務就是找到產品與市場的契合點。
拒絕昂貴的失敗
案例:叮咚小區,缺乏成熟產品做依托,再強力的推廣也無濟于事
需求:催生產品的第一原動力
需求是真實存在的還是偽需求
案例:QQ郵箱附件功能新特性,看似錦上添花 ,實則需求本身并不存在
判別需求是否屬于剛需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位于需求金字塔底層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代表的正是人類對食物、水、住房、安全的需要,也就是剛需
而在互聯網世界,最基本的需求可歸納為對信息的收集、對生產生活資料的獲取以及與他人的溝通交流 —— 即現在的BAT
研究需求量是否夠大,市場是否夠肥
估計目標用戶的基數、消費能力、意愿預算,再把這些數字通過相乘等方式得出一個大概的數字并與該行業或近似行業的公開報告進行比對驗證
評估打算進入的市場,原本具有多少產值,而你的產品通過提供更低的價格、更長的使用周期等,能提升多少效率、節省多少成本,從而折算出相對于原產值的全新規模
衡量需求的變現能力
用最小化可行產品驗證需求
最小化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簡稱MVP)
將產品原型用最簡潔的實現方式開發出來,過濾掉冗余雜音和高級特性,快速投放市場讓目標用戶上手使用,然后通過不斷地聽取反饋掌握有價值的信息,由此對產品原型迭代優化,盡早達到PMF狀態
用戶反饋:指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從產品的最終用戶那里獲得針對該產品的意見
快速迭代:盡早發布,并針對用戶提出的反饋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調整,融合到新版本中
案例:同步云存儲服務Dropbox靠一段3分鐘的視頻吸引了幾萬人的用戶排隊等候產品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開發的MVP優勢:開發成本低,無須適配,分發方便,便于收集反饋,數據得以沉淀。
案例:悠泊 VIP 停車服務,通過微信的快速驗證,后開發成了原生的 iPhone 原生應用
MVP 的三大必備模塊
反饋渠道:盡可能為你的MVP 用戶提供產品內部的反饋機制
官方公告:包括群體公告和針對單個用戶的定向消息通道
自動升級:網站的優勢是隨時部署,用戶打開瀏覽器看到的永遠是最新的內容
3、獲取用戶
篩選你的種子用戶
“冷啟動”指在產品之初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態體系并能提供足夠多可消費內容的情況下,從零開始導入第一批用戶和制造內容的過程
“種子用戶”(Seed Users):這批人數量少,獲取不易;他們進入產品的階段較早;種子用戶如同種子一樣孕育著希望,具有成長為參天大樹的可能性。
案例:Facebook 上線之初僅對常青藤大學的學生開放,在初期積累了大量的高質量種子用戶;知乎早期采用了嚴格的邀請和審核機制,從根源上奠定了知乎的調性;小米的做法是從競品的網站精心篩選并主動邀請來一批人,并將他們留在自家的論壇里。
從最笨的事情做起
案例:聚美優品創始人戴雨森在人人網上寫了一篇關于女性化妝品的軟文獲得了幾十萬次閱讀,通過文末推廣鏈接為他們帶來了幾十萬的銷售額;Airbnb 通過幫房東拍照,將房屋舊照片更換成漂亮的新照片,使網站的營收立刻從200 美元上漲到了400 美元。
社交紅利:蘊藏在開放平臺下的流量礦藏
案例:生命周期長達五年半的開心農場為開心網獲得了爆發式增長;主打圖片+聲音的移動應用:啪啪,通過現成的第三方社交網絡賬號登錄獲取了大量用戶。
用數據抓取“借雞下蛋”
內容營銷:打造持續輸出的傳播引擎
內容營銷是一種通過生產發布有價值的、與目標人群有關聯的、持續性的內容來吸引目標人群,改變或強化目標人群的行為,以產生商業轉化為目的的營銷方式
在“內容為王”的眼球經濟時代,爭奪用戶有限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持續輸出內容,依靠內容來滲透和維系,從而獲得潛在用戶的認可關注
內容營銷的作用:吸引流量,培養潛在用戶,勸誘轉化
消費者行為學的經典認知模型AIDMA: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引起興趣),Desire(喚起欲望),Memory(留下記憶),Action(購買行為)
內容營銷注意事項:知道你的目標受眾是誰;打造一臺內容持續輸出的引擎;撰寫聳動的標題;保證文章長度;鼓勵受眾參與互動;選擇合適的發布渠道
長文案的“滑梯理論”:優秀的文案,應當讓閱讀者有種乘坐滑梯的感覺,即順著你預先鋪設的軌道一路順暢地滑下去,走完全程,到達終點
常用的地面推廣策略:派發傳單;投放線下廣告;設置攤位搞有獎活動
4、激發活躍
職場社交巨頭的用戶激活秘訣
案例:LinkedIn 運用“重建關系流”、“雙重病毒循環”累積了1300萬的注冊用戶
A/B測試,網站活躍率提升的法寶
A/B 測試(A/B Testing):針對想調研的問題提供兩種不同的備選解決方案(比如兩個下單頁面),然后讓一部分用戶使用方案A,另一部分用戶使用方案B,最終通過數據觀察對比確定最優方案
另辟蹊徑,降低用戶活躍門檻
案例:Wi-Fi 萬能鑰匙通過另辟蹊徑成功繞過 IOS 限制,贏得了用戶的好評和較高的活躍度
曠日持久的補貼大戰
案例:打車軟件補貼、天貓合體紅包
游戲改變世界
案例:星巴卡的會員卡星成就、社交軟件的積分排名、QQ會員、
機器人——腳本自動化運營
案例:豌豆莢打造“貼吧神獸”
5、提高留存
造成用戶留存率低的原因:存在程序漏洞、性能瓶頸;用戶被頻繁騷擾;話題產品的熱度減退;有更好的替代品;其他如游戲通關、設備遺失、需求不再存在、產品生命周期終結
留存率的衡量
次日留存率:第一時間發現產品新版本的品質變動和渠道優劣;
7 日留存:反映出用戶完成一個完整體驗周期后的去留狀況;
30 日留存,反映一次版本迭代后的穩定性,輔助判斷產品的演進方向是否合理。
優化產品性能
案例:Facebook 的增長黑客奔赴非洲,親身體驗當地的產品使用情況,尋求優化的方向
有損服務——放下不必要的堅持
發生問題時,優先保證核心功能的運轉,非核心功能不可以影響核心功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犧牲的特性越少越好。
引導新用戶快速上手
案例:Twitter 主動引導用戶關注可能感興趣的對象、導入自己的手機或社交網絡聯系人,以此來豐富關注名單,增加使用樂趣,延長生命周期
社交維系與社交解綁
案例:“全民飛機大戰”合體設計
設計喚醒機制
電子郵件喚醒:EDM(Email Direct Marketing)喚醒用戶的策略:提供獎勵;告知進展;個性化推薦;用戶社交互動提示
消息推送通知:推送授權;徽章通知;本地通知;地理圍欄通知;圖片推送通知;表情文字
移動網頁喚醒應用:知乎移動網頁頂部按鈕可以直接喚起應用
6、增加收入
免費的世界
互聯網極大地降低了信息的傳播成本,這是免費模式的基石所在
產品通過互聯網面向全球的海量用戶,這進一步攤薄了邊際成本,即使付費轉化率較低,最終也總能憑借整體用戶量與付費率的相乘得到一個還不錯的付費用戶總量
“免費”天然地對人們有著難以抗拒的魅力
在國內免費的策略似乎擁有比國外更肥沃的商業土壤
常見的免費策略
基本功能免費,高級功能收費的 Freemium 策略;交叉補貼;三方市場的流量變現;開源代碼的盈利可能;公司上市,或被收購
二八法則:產品中有一小部分對價格不敏感的高端用戶,愿意支付額外費用來換取全部的高級功能,而這部分費用成為服務提供商的大部分收入來源,憑借這塊收入負擔起那些免費用戶的服務成本
重定向廣告,尋找消費者的熱追蹤彈
針對已經瀏覽過網站的人群進行再次營銷的廣告方式
用互聯網思維在微信里賣月餅
案例:羅輯思維“真愛特供”月餅
變懲為獎,堵不如疏
案例:QQ會員技術漏洞,用感性的方式號召用戶升級為會員
“變懲為獎”的三大原則:絕不責備用戶;給予合理補償;提供轉化便利
7、病毒傳播
衡量病毒傳播的兩大核心指標:K 因子;病毒循環周期
K 因子=感染率X 轉化率,感染率是指某個用戶向其他人傳播產品的程度
壞事傳千里——Bug營銷
案例:百度云網盤的 Bug 營銷
借勢營銷,乘勢而上
案例:各大網站搭車“去啊”的營銷傳播、獵豹瀏覽器春節搶票插件 、“光棍節程序員闖關秀”
構建產品體外的病毒循環
案例:交友應用“追TA”的朋友圈小游戲“圍住神經貓”
產品體外病毒循環的三大考驗:創意來源;生命周期;產品契合度
產品內置的傳播因子
案例:百度魔圖的“誰是真正明星臉”活動
病毒傳播中的用戶心理把握:喜愛;逐利;互惠;求助;炫耀;稀缺;害怕失去或錯過;懶惰
用郵件提醒增強傳播效率
案例:SpringSled 的分享進度提示郵件
病毒傳播的策劃與打磨
案例:云諾網盤“和U 盤分手,和云諾約會”活動
8、完整案例集
Airbnb;Tinder;Github;美麗說;外賣庫
附錄:增長黑客應當關注的常用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