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原理——集中發散有人說:思維導圖是一種右腦發散思維。這種看法是值得斟酌的!我們認為:導圖思維是大腦的綜合運用,不僅僅是右腦或左腦。思維導圖就是把我們大腦所思所想的內容呈現出來的一種工具。而思維的方式有很多種,本節重點理解支撐思維導圖影響力的集散原理;同時介紹集中思維、發散思維、過程思維方法,以及對“正能量”進行了新的演繹說明。思維導圖在托尼.巴贊先生發明的過程里面,參閱了大腦的腦科學、心理學,以及大量的前人筆記而整合抽象出來的創新思維工具。這個工具之所以能風靡世界,其背后一定蘊含了某種法則原理。托尼巴贊把其歸納為:放射性原理。
1、思維導圖原理
大道至簡,在通過第一節宇宙的集散現象,第二節左右腦分工思維;第三節的集中發散各層面的理解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的思維導圖應用過程的認識,同時也在托尼.巴贊的發射性思維原理基礎上,我把思維導圖原理歸納為:集中與發散,簡稱——集散原理。
我們的思維不僅僅需要發散,也需要集中。集中思維與發散思維是一種辨證關系,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既對立又統一。沒有集中思維的認真整理,精心加工,發散思維的結果再多,也不能形成有意義的創新結果,也就做了無用功。反過來,沒有發散思維的天馬行空,多方搜索,集中思維就沒有了加工對象,就無從進行;只有兩者協同動作,交替運用,一個創新過程才能圓滿完成。整個宇宙的產生,文明的產生,生命的產生,無不是集中與發散的例子。我們不能神秘化思維導圖,導圖只是工具而已,它的力量在于符合了集中與發散的原理。當我們使用思維導圖時,就自動的運用分合之道,讓復雜的事情變得簡單,簡單的事情梳理的更流暢更形象。集中是為了聚集能量,發散是為了展示能量,學習的過程就是先吸收,再運用的過程,光學不練,即使學富五車,也不過一書櫥而已?,F在自稱大師的人越來越少了,誰的知識會比互聯網更強大呢?當然,今天我們不缺少知識,而是缺少對知識的整合與運用。隨著互聯網的智能化,人類將在整合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集散思維來不斷創新,帶來更高的文明程度。
2、集中性思維
集中思維的直觀表現:聚焦、縱向、歸納、輸入、目標、計劃、準備,圍繞目標達成集中思維。
集中思維也稱為“收斂思維”“目標思維”“求同思維”“聚合思維”等,是指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盡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把眾多的信息和解題的可能性逐步引導到條理化的邏輯序列中去,最終得出一個合乎邏輯規范的結論。撥開云霧見本質,集中思維,可以訓練我們從紛繁的個性里面,找出事物背后的本質與規律。在邏輯里面,我們經常用的歸納法、綜合法就是這種思維模式。 集中思維能力較強的人,其思維觀察結構嚴謹細密,在占有相同的信息量的情況下,對信息的提取率比較高。同樣是活動過程,他就能捕捉更多的信息,這種大腦思維的內在差異使他比別人發現更多的問題。
集中思維的特點是以某個思考對象為中心,盡可能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將各種信息重新進行組織,從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將思維集中指向這個中心點,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集中思維就是將思考方向與內容聚焦于思維目標,使思維始終集中于同一方向,將思維顯得更條理化、簡明化、邏輯化、規律化。集中思維是由"多到一"的方法。發散思維則是由“一到多”的過程。集中思維與發散思維,如同“一個錢幣的兩面”,是對立的統一,具有互補性,不可偏廢。
3、發散性思維
發散思維的直觀體現是:釋放、演繹、輸出、階段、步驟,圍繞中心發散思維,尋求答案,釋放能力,分析原因。
發散思維,又稱非線性思維、放射思維、輻射思維、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式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如“一題多解”、“一物多用”等方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不少心理學家認為,發散思維是創造性的最主要的特點,是測定創造力的主要標志之一。
通常來說,發散式思維是非線性思維,但本文的發散式思維,不完全是非線性思維,這里把演繹也歸納到發散式思維里面,是因為,一個一般的結論,需要多個特點的觀點支持,通過給出的前提條件,推導出結論,這也可視為是一種思維的發散。發散式思維的總的特征,就是從中心,向外部延伸,無論是線性的延伸或非線性的延伸,我們都可以簡化視為是“發散式思維”。
發散性思維強能使我們隨機應變,即使在突如其來的新問題面前也能應付自如,從而很好地把握全局。
發散思維所產生的眾多設想或方案,一般來說多數都是不成熟的,也是不實際的,我們也不應對發散思維做這樣的要求。對發散思維的結果,必須進行篩選,集中思維就可以起這種篩選作用。被選擇出來的設想或方案是按照實用的標準來決定的,應當是切實可行的。每個職場人士要不斷培養個人的創造性思維,既有良好的發散性思維又有良好的集中性思維,不斷的集中精力專注于其事業,思維張弛有道,集散自如,想盡千方百計實現個人生活、學習、工作目標。
本文內容來源自:蔡勁松《小學思維導圖應用魔方》《思維導圖應用魔方——商務問題終結者》